> 要聞

植根中華文脈 書寫文化陜西新篇章

清晨,在西安城墻上感受千年帝都的氣魄,或在大雁塔回望歷史變遷;午後,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欣賞最早記載“中國”一詞的何尊,或在秦嶺腳下的藝術村莊體驗熱烈質樸的關中風情;傍晚,在大唐不夜城與“仕女”“才子”不期而遇,或在華清宮“打卡”聲名遠播的《長恨歌》……歷史賦予了陜西豐富的文化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時代給予了陜西創新的機遇和發展的空間。

近年來,陜西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生根開花、賡續發展、傳承昇華。如今的三秦大地,文化創新創造競相涌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日益繁榮,一個屬於新時代的多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以文傳脈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國內僅存兩件、唯一經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西周銅禁,年代最早的青銅護甲、編镈、編鐘,銘文最長的青銅簋……7月8日,“天下有道——周禮主題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展。142件來自寶雞的國寶級青銅重器薈萃一堂,向觀眾展示著發源於周原大地的周禮文化。

作為文物大省,陜西近5年推出文物出省交流展近200場次。文物外展成為陜西閃亮的“金名片”。這只是陜西文物工作的一小部分。據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以來,全省已完成6947個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文物點的復核工作,新發現文物點192個。

從震驚世界的秦始皇帝陵到揭示文明起源的石峁遺址,再到持續取得重大考古突破的寨溝遺址,這樣的考古發現,在這片土地上從未停止。

4.9萬餘處不可移動文物、774萬餘件可移動文物、354座備案博物館、76座各類革命紀念館,以及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秦嶺、華山等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歷經數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奇跡,也是中華民族自信的底氣。

佇立在中華文明的歲月星河,如何循著歷史的脈絡,繪就文化傳承發展的新畫卷?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在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與歷史研究、讓廣闊大地上的大遺址“活起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11項考古項目入選“百年百大考古發現”、30項考古項目入選“全國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以及50余項大遺址保護展示項目的實施,揭示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歷史。

建成開放的7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建設的25處陜西省文化遺址公園,讓文化遺産的社會教育功能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斷加強。

延安精神、照金精神、西遷精神等時代內涵的深入挖掘展示,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建設,為新時代強基鑄魂提供了重要精神力量。

2022年亮相的陜西考古博物館、西安國家版本館,2023年建成開放的石峁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汲取歷史智慧的高度自覺中,續寫著中華文明綿延賡續的時代篇章。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今,承載著中華文明密碼的“國寶”、參與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的文物工作者持續“走出去”,為陜西打開一扇對外交往、合作交流的新窗口,讓更多人在6000多年前的半坡遺址中、在4000多年前的石峁遺址中、在何尊銘文裏的“宅茲中國”中、在周秦漢唐等朝代的都城遺址中,領略泱泱中華的悠久歷史、博大文明,感知中華民族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以文興業

讓文化産業融合發展跑出“加速度”

今年2月,龍年春晚西安分會場《山河詩長安》帶動陜西文旅“全線飄紅”。

4月,陜西省首屆非遺發展大會全方位展示陜西非遺保護傳承有力有序、帶動12.5萬人次就業增收的豐碩成果。

7月5日,陜西省“十四五”重大文旅項目《大秦》演藝首次帶觀眾綵排。波瀾壯闊的大秦故事、令人驚艷的特技特效和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勾畫出陜西旅遊演藝的下一個熱點。

當文學藝術走下高臺、走進日常生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活力倣若春潮,在三秦大地奔涌。

文學陜軍、西部影視、長安畫派、陜西戲劇、陜北民歌等文化品牌,作為文化陜西的“金字招牌”,在跨界融合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長安十二時辰”“延安紅街”等一大批文化陜西新品牌,生動詮釋了文化IP的影響力。《倣唐樂舞》《長恨歌》等70余臺極具文化內涵的旅遊演藝,成為留住遊客、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

延安革命紀念館、照金小鎮等紅色旅遊景區景點“變身”為傳承革命精神、凝心鑄魂的流動課堂,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校、大課堂。

118家公共圖書館、119家文化館、444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20613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面投用,陜西實現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

3個國家文旅科技創新研發項目立項,6個全省“5G+文旅”示範應用場景、2個智慧旅遊項目建成,陜西智慧旅遊服務不斷提升。西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西安出海産業園等架起陜西“文化出海”的橋梁。

2023年,陜西省文旅産業8條重點産業鏈營業收入達7729.86億元;接待省外遊客1.09億人次,同比增長271.94%。今年一季度,陜西接待國內遊客2.17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達1746.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1%、64.73%。

這些成績的背後,是陜西對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度挖掘,更是陜西文化資源的創新轉化。

逐夢新征程,陜西肩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用更具標誌性的文旅産品、更具標識度的文化品牌,不斷擦亮文化強國的陜西窗口。下一步,陜西將錨定萬億級文旅産業發展目標,以8條文旅産業鏈為抓手,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産品,將傳統工藝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産業,推動文化強省建設邁出新步伐、實現新發展。

以文立標

讓文化陜西品牌更具影響力

7月1日至7日,“2024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營”在陜西舉辦。來自台灣的55名師生與陜西大學生一起,從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城墻到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從西安易俗社到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以傳統文化為紐帶,開展了一場以舞蹈藝術聯結歷史與未來的文化之旅。

“我們在陜西看到了先秦流傳至今的歷史文物,體驗了生活氣息濃郁的藝術形式,真切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民族的自信源於文化的傳承。以後,我們會常來陜西,增強文化自信。”在實地體驗後,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教師周高進感慨萬千。

為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陜西緊抓共建“一帶一路”歷史機遇,高水準“走出去”、高品質“引進來”。以文化為支點,陜西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陜西先後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聯繫,與俄羅斯、哈薩克等41個國家的113個省、州、市建立友好關係,積極拓展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黃河流域省份的合作,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等搭建起國際化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國風·秦韻”“絲綢之路起點·兵馬俑的故鄉”等IP品牌不斷叫響。

十年間,270多批次團組赴境外近6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600余場次文旅交流活動,與7個國家的中國文化中心合作開展30余個“部省合作”項目。

積極參與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與8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14個研究機構建立考古合作關係,在一系列中亞古城遺址考古發掘中取得豐碩成果。

依託首屆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聯盟大會、第四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第14屆中美旅遊高層對話等平臺,做優做強絲路文旅新IP,推出一系列入境旅遊便利化措施……

主動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打開發展新天地。陜西發揮歷史文化重鎮和絲路起點的優勢,不斷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以更加開放、自信、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創新的中國風華正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三秦兒女滿懷信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道路上,不斷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步伐,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範注入強大文化力量。記者 柏樺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植根中華文脈 書寫文化陜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