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精心守護33座風雨廊橋

風雨廊橋,是交通要道上逢水架設的交通設施,供過往行人歇腳、避風、躲雨。湖南益陽安化縣現存的33座風雨廊橋,分佈在17個鄉鎮。河道上一座座秀美的風雨廊橋,構成獨特的風景線。

6月下旬,安化縣遭遇連續強降雨天氣,溪流水位大幅上漲。面對汛情,安化縣及時採取措施,33座風雨廊橋得以平穩度過這輪強降雨。

未雨綢繆提前修繕

順著資江支流麻溪,來到江南鎮,眼前出現的廊橋,就是永錫橋。永錫橋至今已有146年曆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安化縣歷史最悠久、體量和形制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風雨廊橋。

“橋身為長廊式通道,全部採用榫卯結構,不用一顆鐵釘,橋面用木板鋪成,兩旁有雙邊木凳供行人休息,橋身兩側都是豎式木欄杆,一些橋旁還會設立記事碑。”安化縣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譚寒暉介紹。

7月1日,江南鎮12小時內降雨量超過330毫米,永錫橋下麻溪水位暴漲。譚寒暉向記者展示當時拍的視頻,渾濁的洪水滾滾向前。令人欣慰的是,永錫橋此次有驚無險,安然無恙。

提前預防,注重橋梁日常養護是關鍵。汛期來臨前,安化縣就對33座風雨廊橋定期開展巡查,建立臺賬、立行立改。進入汛期,安化縣文物部門組建文物防汛抗洪隊伍,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及時共用資訊。

“此次風雨廊橋安全度汛,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安化縣提前申請了修護資金,對橋梁進行了大量修繕工作,未雨綢繆。”安化縣網信辦主任李永紅説。

“國保單位7座、省保單位10座、縣保單位16座。”説起安化縣的33座風雨廊橋,湖南城市學院梅山文化研究所所長李翔如數家珍,“風雨廊橋是橋梁與房屋的有機融合,是地標建築,也是傳播文化的長廊。安化縣為風雨廊橋分批次建立‘四有’檔案(有保護範圍、有標誌説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為國保、省保風雨廊橋聘請看護員,24小時看護。”

村民自願守橋護橋

“大家仔細一些,一定要清理乾淨。”經歷暴雨和洪水後,江南鎮錫潭村近日組織村民對永錫橋周邊進行清淤打掃。一大早,錫潭村村民陶建平就開著自己的拖拉機,帶著大鐵鍬來清掃,共清運了10多車淤泥和垃圾。

錫潭村村支書陳水芝説,當地有一支志願服務隊,專門守護風雨廊橋。自6月21日以來,200多名村民和村幹部自發參與守橋護橋,並對永錫橋和上游河段進行巡護。

“雨水多時,上游衝來樹枝等雜物,衝擊力大,必須想辦法清除,並將橫在橋墩的雜物打直,減輕其對橋墩的衝擊力。”陳水芝説。

“風雨廊橋的守橋人是從村民中推選出來的,公正誠實,有責任心。”陳水芝説。安化縣盛産黑茶,自古以來,當地茶商雲集,風雨廊橋橋頭設有橋亭,有專人向過路人免費提供茶水並看護橋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守橋的傳統。

陶社群是永錫橋的志願守橋人,祖上三輩都是守橋人。從1997年開始守橋,陶社群每天都會來橋上打掃衛生、來回巡橋。

“洪水來的時候,永錫橋的大半個橋墩一度被淹沒了。”陶社群説,儘管如此,自己還是和丈夫冒著大雨堅持來到橋邊,緊盯水位,隨時報備,並和志願者一起清理淤泥。

另一名守橋志願者陶群妹從事電商工作,經常穿過風雨廊橋去送貨。“小時候上學總經過風雨廊橋,晚上在橋上玩捉迷藏,月光灑在橋面上的場景,到現在都記憶深刻。家鄉的橋能留下來很珍貴,我願意為保護廊橋出一份力。”陶群妹説。

實時監測及時清理

從永錫橋出發,順著清澈的槎溪行進,約1小時車程,便來到另一座風雨廊橋東坪鎮馬渡橋。

馬渡橋建於1917年。本輪強降雨期間,東坪鎮政府在馬渡橋兩側拉起警戒線,安排專人輪班值守,實時監測沿河汛情。

“雨下得越大,護橋就越緊迫。我們在橋邊設立了8個攝像頭,能在手機上進行監測,一有緊急情況,就會隨時報告。”馬渡村駐村幹部張權説,汛情期間,由村支書、駐村幹部和聯村幹部組成3人小組,8小時一輪班,對大橋進行輪巡。

90後駐村幹部張勁夫和盧嘉俊,是3人小組的另外兩名成員,汛情期間就堅守在這裡,週末也不回家。張勁夫回憶,7月1日,當地下起大雨,他們用鐵鍬和長桿清理河道中堵塞的雜物和淤泥,便於河道排洪,減輕橋梁的壓力。“看到大橋安然無恙,心裏覺得很踏實。”盧嘉俊説。

馬渡村因橋得名,村支書廖建毅説,村裏計劃將馬渡橋橋頭的百年祠堂改建成關於風雨廊橋的展覽館。“守護風雨廊橋,也是守護鄉愁和文化根脈。”廖建毅説。

當前,防汛仍然處於關鍵期,益陽市文物部門嚴陣以待。今年以來,益陽市從汛前強排查、汛期強值守、汛後強保護3個方面開展工作,發佈全市文旅領域防汛抗災工作日報,對文物建築因強降雨出現漏雨等安全隱患的,召集文物專家制訂搶險加固方案。經市縣兩級文物部門共同努力,目前益陽市不可移動文物未發生因降雨造成損毀、垮塌的安全事故。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精心守護33座風雨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