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陜西非遺“火”起來的N種方式

西安鼓樂亮相陜西省非遺年度盛典(資料照片)。

陜西省關中五市聯盟非遺展演展示暨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交流展示活動現場,華陰老腔精彩上演(資料照片)。

6月28日,西安市夏日廣場群眾文化活動現場,精彩的秦腔表演與觀眾見面。

6月28日,2024“讓心回家”渭南市非遺主題攝影大賽優秀作品線上展首期一經推出,就吸引眾多網友關注。富平柿餅晾曬現場、澄城堯頭窯陶瓷燒制過程、青柿染布技藝的代際傳承……直擊非遺現場的畫面讓更多人看到了非遺背後的辛勤付出。

7月5日,以寧強羌繡非遺傳承人王小琴和繡娘鄭娥為原型的電影《雲朵上的繡娘》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充滿質感的畫面,將寧強的美麗風光和陜西以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展示給全國觀眾。

近年來,陜西大力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持續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施一系列搶救性保護、整體性保護和生産性保護措施,將非遺保護傳承與公共文化服務、鄉村振興有機結合……N種方式讓全省4項人類非遺、91項國家級非遺、766項省級非遺“火”起來、“潮”起來,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走入場景

在沉浸式體驗中感知非遺

讓全國各地的遊客在華山之巔觀賞一場罕見的非遺競技,會是怎樣的場景?渭南首屆“華山論技”非遺進景區活動將這個設想付諸實施。

北峰頂上,隨著華陰老腔的精彩開唱,來自瀋陽、開封等地的非遺項目和華山戲法等同臺競技。165斤的純鐵“關公刀”被非遺大師舞得虎虎生風,源自華山道觀的“金鐘罩”近景戲法讓觀眾嘆為觀止……

“只要身臨其境地走入非遺場景,真切體驗到非遺的精髓和魅力,人人都會成為非遺傳播的‘小喇叭’、志願者。”6月27日,在談及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經驗時,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主任田建表示,只有將靜態的非遺展示陳列變成動態的參與互動,才能讓非遺融入日常生活,將非遺更好傳承下去。

由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打造的渭南市非遺展示傳習館,是推進非遺傳承保護的創新實踐地。

為探索非遺展示傳習館與教育、旅遊的融合發展,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和服務內容,渭南市非遺展示傳習館通過開展“讓心回家”非遺體驗尋根之旅活動,邀請群眾到館參觀體驗並通過自媒體平臺進行分享,吸引青少年和親子群體參加非遺題材繪畫、故事、攝影大賽,邀請非遺傳承人為觀眾進行現場技藝展演和傳習授藝活動,讓非遺展示傳習館成為新型文化旅遊目的地和研學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陜西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非遺保護傳承與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有機結合。全國首個戲曲主題非遺街區——易俗社文化街區,成為秦腔藝術與現代説唱、脫口秀表演融合演繹的全新平臺;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等,成為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的創新實踐空間;以陜西非遺為創作元素的舞臺劇《無界·長安》,成為許多遊客走進陜西、認識陜西的第一站……以盎然的生命力在三秦大地上蓬勃生發的非遺,已然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組成部分和世界了解陜西、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

聯合發展

變單打獨鬥為整體聯動

6月7日,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裏人聲鼎沸,熱鬧非凡。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西安市主會場活動熱鬧開場,聞訊趕來的群眾絡繹不絕。

舞臺上,西安鼓樂、陜西快板等精彩節目接連上演,向觀眾展示著非遺的魅力和意蘊。舞台下,30多個各具特色的非遺項目現場展示互動,讓觀眾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活動現場,由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五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共同發起的“陜西關中五地非遺保護中心聯盟”揭牌,為陜西非遺保護傳承再添合作交流的平臺。

“2024年陜西省關中五市聯盟非遺展演展示活動已在五市相繼舉辦,深受群眾喜愛。該系列活動深化了地域間非遺交流、資源共用,為關中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奠定了基礎。”6月28日,西安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白利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下一步,五市非遺保護中心將以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為核心,緊密合作,進一步挖掘和展示關中豐富的非遺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非遺,助力關中地區文旅行業高品質發展。

系統性保護傳承非遺需要創新方式方法,也需要打造更加符合當下非遺保護傳承的陣地和平臺。

近年來,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在全省範圍大力實施非遺保護傳承陣地建設工程,先後建成各類非遺陳列展館、特色街區(村鎮)、傳習所等1500余個,認定省級非遺工坊155家、省級鄉村工匠名師44名,命名省級非遺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29家。

西安回民街、永興坊等非遺美食街區,咸陽袁家村、韓城黨家村等非遺特色村鎮,陜北民歌博物館等非遺專題館,將非遺保護傳承與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統村落保護、文化旅遊發展有機融合,讓眾多獨特且珍貴的非遺得以集中展示,讓市民遊客遊一地便可窺全貌,感受陜西的文化底蘊和非遺魅力。

網路助力

非遺融入群眾生活

“今年4月以來,夏家刺繡幾乎參與了陜西省首屆非遺發展大會、‘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中的每一場展示銷售活動。我明顯感覺到,對非遺技藝、非遺産品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的産品銷路也越來越好了。”夏家刺繡非遺傳承人夏璐璐對非遺消費市場的變化有著很深的感受。

“以前僅靠門店銷售時,銷量好的大多是香囊、小工藝品等價格便宜的小物件。現在,隨著線上銷售的日益成熟,售價更高的‘國潮’類服飾、包包、原創手工藝品更受消費者歡迎。”夏璐璐説。

夏璐璐創立的“道囍奶奶”刺繡品牌,憑藉時尚創意與傳統手工技藝的“加持”,不僅擁有了固定客戶,還通過“網路銷售+線下鋪貨”的方式形成自己的銷售渠道,帶動周邊地區部分婦女和殘疾人就業。“近期,我正在嘗試網路直播。這契合當代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拓寬銷售渠道,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了解非遺産品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製作工藝,關注非遺産品的文化價值。”夏璐璐説。

隨著非遺消費在現代生活中的推廣與普及,傳統的行銷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電商平臺、直播平臺的加入,打破地域限制,為非遺的傳承保護、傳播銷售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場景。

如今,全省250余家非遺工坊中,155家省級非遺工坊已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累計帶動12.5萬人次就業增收43.6億元,每人平均年增收3.48萬元。其中,3家非遺工坊被文旅部評為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12家非遺工坊入選國家重點扶持序列。咸陽茯茶製作技藝更是形成完整産業鏈,年綜合産值達32億元,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取得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註冊商標。

網際網路給予非遺傳播的強大助力遠不止於此。

2024年春節期間,全國秧歌展演火爆出圈。來自全國9省區的35支隊伍在榆林連續表演12天,累計吸引70余萬市民和遊客觀看演出,網路點擊量突破13.5億次。

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之際,全省各地共開展1156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其中線下226場、線上930場。這些各具特色的非遺活動吸引3000余萬群眾參與其中,展現了非遺之美。

非遺,始於歷史,行於時代。傳統技藝在一次又一次重復中描摹著未來的模樣,網路助力非遺與人民生活建立起緊密的連接,越來越多的古老非遺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新時代的創新應用中“走進”生活、融入生活。(記者  柏樺文/圖)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非遺“火”起來的N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