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新農人”續寫“田野傳奇”

在全國糧食主産省份之一的江西,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的父輩曾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一輩子以種糧為事業。這些年輕人沒有選擇城市的舒適生活,他們接過父輩的接力棒,紮根鄉村,或投身現代化種糧,或開展多元化農業經營,或拓展“線上”銷售農産品渠道,續寫著父輩們在田野的傳奇。

“海歸”留學生成種糧能手

在高安市,記者見到了“海歸”留學生種糧能手丁旦。2007年,丁旦的母親王秀萍和丈夫創辦了一家糧油公司,帶動周邊農民種植水稻、加工銷售大米。經過10多年打拼,公司已成長為稻米加工年産能8萬噸、産值超億元的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30多歲的丁旦,2015年從英國利物浦大學畢業後,家人希望他走出農村,到大城市安家立業。但他堅持自己的想法,返回老家高安市石腦鎮,創辦優質稻專業合作社,和家人一起經營糧油公司。

丁旦拉著記者來到盛發糧油公司一間精緻的展館,興奮地説:“這間大米博物館建成後,總算完成了我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盛發大米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文化展覽、大米技術展列、糧油産品展銷的綜合性展館,博物館內共有水稻大米的起源與發展、農機農具的技巧與智慧等六個展區,展現了稻文化的發展脈絡、大米從種子開始的生長和加工過程,讓參觀者了解大米的前世今生。

和父輩們傳統種糧不同,丁旦剛開始種糧時,就在當地探索一套種田組織管理模式,並取名叫“田管家”。合作社分區域委派“總管家”,“總管家”在區域內根據情況選拔村組“小管家”。“田管家”們既拿工資,又拿分紅,比自己種地要划算得多。

丁旦一直認為,現代農業必定是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的高效農業。2018年,他招聘9名年輕人組建了自己的農機團隊,探索全程機械化種糧;2019年,他在基地內建起玻璃大棚1000平方米、聯棟溫室大棚2300平方米,引進全自動化播種流水線,統一育秧、播種、機插……立志“要讓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3年,丁旦獲評“全國十佳農民”。當記者問及他的夢想時,他毫不猶豫地説,一粒米,大於天,他只想關注和做好這“一粒米、一碗飯”。

高端人才跨界種糧多元經營

廣袤的鄱陽湖産糧區,綠油油的水稻正茁壯生長。在余幹縣,記者見到了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江西鵬輝高科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衝,一位年輕的90後當家人。陳沖和妻子的父輩是當地知名企業家,産業涉及建築、水稻種植加工等多個領域,並創辦了當地最大的糧食加工企業。

在眾多發展領域中,陳衝毅然選擇了投身水稻種植、加工、銷售,立志成為一名“糧王”。他在鄱陽湖畔流轉了1萬畝稻田,拿出3000畝條件好的專門種植有機水稻,並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産模式,帶動農戶在水稻種植基地實現就業。2020年以來,他通過公司聯農帶農4400余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陳衝心裏非常清楚,受各種因素影響,傳統種糧方式效益面臨“天花板”,一畝地能賺七八百元就不錯了。要想增收,必須進行多元經營。陳衝説,公司目前採用稻蝦共作的模式進行前端生産,一般是兩茬蝦一季稻,一畝稻1000斤左右,一畝蝦200斤左右,蝦按20元一斤算,每畝純利潤可增加1500元左右。今年,陳衝用於進行稻蝦共作模式的稻田面積已達1000畝。

記者還發現,在陳衝的公司團隊裏,非農高端人才集中跨界種糧是一大亮點。陳衝告訴記者,公司中高級管理層人員70%以上為“85後”,研究生學歷佔40%,他自己也是一位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的“跨界”人才。

除了專注水稻種植、加工、銷售主業外,陳衝的團隊近年來還涉足畜禽養殖、果業、旅遊等多個領域。2023年秋季,公司與余幹縣助農媒體平臺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帶貨活動,在果業基地現場評選出了一個重達7斤多的馬家柚“柚王”,為公司的千畝馬家柚添上一彩。

現在,陳衝瞄準“線上”銷售機遇,著力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2024年1月,他打造的“余幹縣特色農産品電商運營中心”獲得縣政府授牌,運營中心整合了當地辣椒、芡實、大米、水産等多個具有“國家地理標誌”的農産品,通過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大力推廣余幹縣優質農産品,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及品牌影響力。

父子接力種糧賣糧成佳話

在豐城市,父子倆接力種糧賣糧的故事遠近皆知。“全國十佳農民”、豐城市種糧大戶雷應國,10多年專注水稻生産,從傳統小規模種糧發展到大規模機械化種糧、加工、銷售。2023年,雷應國自種水稻面積已達3000多畝、訂單面積已達41000多畝,並帶動周邊上千戶糧農合作種植優質稻,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糧王”。

大米種植、加工是雷應國的“拿手好戲”。他加工的富硒大米包裝上有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大米産地的氣候狀況、環境條件、土壤品質等資訊一目了然,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價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好幾倍。

然而,優質米銷售卻是雷應國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眼瞅著父親的事業越做越大,邁出大學校門不久的兒子雷袁帆也動了心,決定回鄉加入父親的行列。雷袁帆説:“以往大米只通過線下銷售,客戶群體覆蓋面很窄,大多銷往附近商超。”為此,父子倆開始琢磨通過直播帶貨拓寬大米銷路。

這兩年,雷袁帆多次到外省接觸電商平臺,為豐城優質富硒大米尋找網路達人帶貨,打開知名度,並帶領糧農在網上直播銷售優質米,引領大米銷售從“線下”向“線上”延伸。

“這是新産出的鴨稻米,我們運用‘鴨稻共作’的自然生態水稻種植技術……”雷應國把大米加工出來後,雷袁帆便每天在網路社交平臺上進行視頻推廣。

2023年5月,在一位“三農”主播的直播間,雷應國的大米迎來了直播首秀。雷袁帆介紹説,當晚人氣很高,一下子就賣了上千斤。此外,他不斷推出大米專場直播,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

現在,雷袁帆和夥伴們已組建了自己的直播團隊,他正忙著籌建農産品直播電商基地,準備聘請上海一家專業運營公司,打造自己的抖音號、視頻號,製作AI虛擬主播。“今後,我們還要把豐城的農副産品一起打包,通過電商直播銷往全國。”雷袁帆説。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新農人”續寫“田野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