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

【前沿觀察】建設全場域教育體系 打造新型人才隊伍

摘要:市場需求決定資源價值。在當前的職場實踐中,技能的“含金量”愈發提高,越來越多大學生熱衷於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技術技能人才加持數字技能化身“數字工匠”“數字工程師”……

市場需求決定資源價值。在當前的職場實踐中,技能的“含金量”愈發提高,越來越多大學生熱衷於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技術技能人才加持數字技能化身“數字工匠”“數字工程師”……數字經濟賦予人才引領發展戰略新內涵並深刻重塑著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的發展體系。科技加速迭代,大幅縮減技能半衰期,學科交叉、技能升級、崗位融合共同推動,使得傳統人才隊伍類別的邊界日益模糊,教育體系進一步改革轉型勢在必行,全場域、無邊界的教育體系呼之欲出——理論教學、技能訓練與生産實踐將不斷趨於融合,需要打造長期教育與短期培訓銜接、互促的複合教育模式。

當前,我國正處在數字化轉型的高速發展階段,頂層制度和配套舉措持續優化,基礎設施和産業生態體系不斷完善。一方面,數字産業化具有增速快、滲透性強、投入充分的先天優勢,對高端人才吸納能力極強。另一方面,産業數字化成為數字經濟吸納就業的主體,數字技術與實體産業融合不斷加深,數字化轉型在眾多行業企業廣泛落地生根,既拉動消費升級,也創造大量就業崗位。與科技創新、産業升級相伴,人才與教育治理方式變革也正在加快推進。

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伴隨新科技而生,具有高活力、高技術、高附加值等特點。科技創新是數字時代産業變革的核心動力,其在帶來生産方式轉變、産業生態重構和組織變革的同時,推動了人才素質結構和教育範式的演進。數字經濟發展需要大量新型勞動者,其職業能力與傳統勞動者相比,突出知行兼具、複合跨界、創新創造、自主學習,更加強調與個體態度和行為相關的“軟技能”,如專注力、創新力、團隊合作、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知識遷移能力等。

面對技能變革新形勢,近年來,我國通過大力推動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對人才開發體系做出制度性調整,但人才供需兩端仍存在亟待破解的深層問題。一是人才培養滯後。傳統教育教學和評價標準的更新速度,滯後於科技進步和企業生産技術的迭代速度,産教人才供需兩側長期存在結構性錯位。二是定位偏差。職業教育體系的校企合作制度基礎和組織基礎較為薄弱,部分院校片面追求“學歷升格”而忽視“技能要素”,不利於保障教育資源有效供給和人才素質結構合理調整。三是銜接不暢。不同類型教育、培訓與學習經歷缺乏有效“等值互認”,特別是技能類與教育類資歷序列存在銜接障礙,技能價值尚未在勞動者的待遇提升和職業發展中得到充分落實,不利於激發勞動者創新創造積極性和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率。

建設無邊界的全場域教育體系,是社會、企業、院校三個主要“教育場”的結合,也是知識技能與勞動實踐的統一,應重點把握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主體融合,錨定人才需求,進一步推動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走向深入,集聚各類型院校、社會組織、企業、科研機構、社會資本等多元主體,共同投入優勢資源,打造兼具研發、教學、生産職能的育人載體。二是學用結合,賦予育人載體以理論課堂、研發中心、實訓基地、生産現場等多重“角色”,全方位融合用人、育人體系,讓個人在邊學、邊幹、邊思考的過程中成長成才。三是價值共用,全場域教育體系框架下,共用科研機構的先進技術和專家資源,在為企業提供技術和培訓服務的同時,共用院校的教學體系和企業的生産設施設備,集聚對接産科教資源創造市場價值,各方共擔人才教育成本。四是跨界融合,全場域教育體系以分類分層的方式,貫通培育新型人才所必備的各類軟、硬技能;以學科交叉、行業融合、區域協同的方式,彌補和調節傳統學科門類局限性、區域間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行業間人力資源結構不平衡。五是堅守人才成長基本規律,數智科技正在弱化或替代人類某些“低階”智力活動,特定工作場景對勞動者相應的能力要求逐步降低,要強調人類高層次智慧活動階次遞進的基本發展規律,聽説讀寫以及運算、記憶等基礎能力仍十分重要,數智時代對勞動者的要求不是更低而是更高了,應更加重視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建設。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前沿觀察】建設全場域教育體系 打造新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