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歷久彌新古老鹽田

夏季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藍天白雲,處處蔥翠,去往白扎鹽場的路上處處美景,高山、草原、田地、村落……翻過一個埡口後,就能看到坐落在達納河畔的鹽場,陽光照在鹽田上,泛起點點光亮,晶瑩美麗。

6月26日,記者來到鹽場,整整齊齊形似水田的鹽畦盡收眼底。沿著小路向山上走,大小不一的鹽田順著山勢鋪開,宛如梯田一般。有的剛注入滷水,陽光溫暖地鋪撒在上面;有的水分已經蒸發,露出大片亮白的結晶;有的還未注入滷水,裸露著棕紅色的泥漿。

囊謙縣地處我國“三江成礦帶”,由於特殊的地質結構,滷水鹽儲量豐富。白扎鹽場是囊謙縣建場時間最早、泉鹵品質較高、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為古老的鹽場之一,其歷史悠久,有著千年開採制鹽的經驗,傳承至今難能可貴。

每年春秋季,鹽場的村民將滷水引入事先修整好的鹽畦,讓其充分沉澱、自然蒸發,再將濃縮的滷水加以暴曬,然後將生成的結晶顆粒鹽收集起來。在經歷儲鹵、運鹵、注鹵、曬鹽、收鹽、鹽畦修整等多個環節後,囊謙“鹽”的價值最終得以發揮。

據了解,如今,鹽場的制鹽技術依然保持著傳統工藝,所製作的鹽小部分滿足本地需要,大部分銷往玉樹州以及與之接壤的西藏自治區、四川省等省區。

一粒粒鹽不僅是村民們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謀生的手段。從古至今,這份“寶藏”讓當地人得以生存,也讓地處偏僻的囊謙逐漸成為“茶馬古道”重要的商貿中心之一,積澱出深厚的囊謙鹽文化。

藏語中,白扎鹽場叫作“白扎擦卡”,譯為“猴子的鹽場”。當地人相傳,在很久以前,白扎村周圍森林密布,生存在這裡的猴子經常聚集一處,飲用鹽泉水,人們嘗過後發現泉水有鹹味,兌食物食用味道鮮美,便發現了此處有鹽資源。

雖是傳説,但也有據可循。按照地質學和古地理學的解釋,青藏高原在遠古時期是一片大海,在地質運動中,海水中所含的豐富鹽水隨著板塊不斷擠壓和碰撞形成鹽礦,如地段的地質層薄弱,鹽泉就會裸露出來。

村民丁巴江才家離白扎鹽場很近,他告訴記者,每年2月份他們開始平整鹽畦,3月份注入滷水開始制鹽,一年裏主要在春秋兩季産鹽。在他的記憶裏,家裏世世代代以鹽為生,祖輩們在鹽場裏制鹽,他的父輩也是靠鹽生存,現在到了他這一代,依然舍不下鹽,去年家裏光靠鹽就收入了2萬多元。

“小時候我就聽老人們説,那時候他們帶著製成的鹽,行走在通往川藏的路上售賣,還會到周邊牧區、農區和鹽區的村莊,用食鹽交換青稞、牛羊、皮毛等物資,鹽一直是重要的經濟來源。而且,在牲畜飼草料中加入鹽場産的鹽,牲畜吃了肉質更鮮嫩,不油膩,味道十分醇香。” 丁巴江才説。

“除了在本地銷售,我們的鹽還暢銷西藏10多個縣,全年經濟收入達一百萬元以上。近幾年,在縣委縣政府支援下,成立了囊謙縣鹽業公司,讓本地有能力的人承包經營鹽場,嘗試研發高端食用鹽和日化用鹽,並建設鹽業博物館,對鹽場進行旅遊開發,不僅能讓遊客體驗囊謙古老的鹽文化,還能幫助村民增收致富。”白扎村黨支部書記布扎西介紹説,囊謙制鹽技藝歷史悠長,因為早期囊謙鹽畦以紅色黏土墊底,曬鹽過程中常有較多黏土混入,曬出的鹽略帶紅色,被人們稱為紅鹽。

為進一步打造囊謙鹽文化品牌,完善囊謙文旅精品路線,囊謙縣委縣政府在白扎村修建“紅鹽驛站”,這是囊謙精品旅遊路線中唯一的鹽場驛站,也是必經打卡點,為遠道而來的遊人提供週到服務。通過開發特色紅鹽産品,遊客可近距離體驗古法採鹽工藝、欣賞草原美景,同時,品嘗紅鹽牦牛肉、體驗紅鹽足浴。

在囊謙紅鹽産業基地辦公室,展櫃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産品,這些産品都是以紅鹽為原材料開發的新産品。“作為土生土長的白扎村人,我從小對家鄉的鹽文化耳濡目染,大學畢業後毅然選擇回鄉打拼,就是想讓更多人感受到家鄉的傳統文化和産品。”囊謙青南紅鹽現代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代青旺扎説。

這幾年,隨著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囊謙紅鹽越來越受到省內外遊客和消費者青睞,尤其是紅鹽工藝品、紅鹽泡腳包等新産品。目前,囊謙縣委縣政府正在積極推進“鹽産品+鹽文化+鹽旅遊+”産業路子,做大鹽文章,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參觀、走訪,探尋高原一粒鹽的“前世今生”。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歷久彌新古老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