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避暑養陽 健康入伏(二十四節氣裏的中醫養生之道)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西曆每年7月6日至8日,當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
今年7月6日是小暑,此時節,陽光熾烈,草木鬱蔥,清荷搖曳,瓜果飄香,蟬鳴蛙叫此起彼伏,世間萬物的熱烈與燦爛,此時展現得淋漓盡致。
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小暑,六月節。《説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一般在農曆六月,因此也叫“六月節”。六月初為小暑,六月中為大暑。古人認為小暑時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有達到極熱的程度,因此稱“小暑”。
實際上,小暑時節往往已是熱浪滾滾。究竟有多熱呢?唐代詩人韓愈説:“如坐深甑遭蒸炊。”甑(zèng)是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在詩人心中,炎炎夏日,人們猶如坐在飯鍋上的瓦盆裏遭受熱氣熏蒸,與今天人們常説的“桑拿天”有異曲同工之妙。
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擊。古人認為,春生夏長皆得益於風的溫厚,小暑時節天氣的溫熱達到了極致,所以此時已經難有涼風,一齣門,風起處皆如熱浪襲來;《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裡的“八月”即夏曆六月的小暑時節,由於天氣炎熱,蟋蟀離開田野,躲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小暑節氣,老鷹也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喜歡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敏感的動物們,都在暑熱時節尋找清涼的方法。
諺語有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究竟誰更熱?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宋英傑觀察發現,小暑大暑之間經常是沒大沒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熱得透,大暑涼悠悠”;還有一些年份是“小暑連大暑,有米懶得煮”。但總體而言,小暑和大暑熱度之強弱,只在毫釐之間,可以説“大暑很大,但小暑不小”。
“暑近濕如蒸,熱近燥如烘。”進入小暑,我國多數地區的氣溫會持續升高,有些地方逐步進入雨季,有些地方陸續遭遇伏旱,於是出現了“小暑一場,大水汪汪”“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等截然不同的農諺。小暑期間,華北、東北地區進入多雨季節,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是“一齣一入”,即出梅、入伏,梅雨季節逐漸結束,悶熱的三伏天即將到來。
“中醫認為,‘暑’是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之一,很容易引起疾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劉璐介紹,此時要順應自然節氣的變化,預防暑熱濕氣的侵擾,調節生活起居和飲食,保持陰陽平衡,注意健脾胃、助運化、祛濕邪,以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保持身心健康。
頭伏吃餃子,小暑曬伏忙
民諺説“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從夏至日起,數到的第三個“庚日”是7月15日,意味著這一天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舊時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在中國北方地區,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説法。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等食物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小暑時節,一些地方還有吃藕的習俗。藕與“偶”同音,因此人們食用藕來祝願婚姻美滿。同時,藕和蓮花一樣,都能在污泥中生長而不受污染,故而也被視為清廉高潔的象徵。劉璐介紹,藕味甘性寒,營養豐富,具有清熱涼血、健脾開胃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三伏天也是養生進補的重要時機。例如,魯南和蘇北地區有在小暑“吃暑羊”的習俗。在當地人看來,伏天吃羊肉、喝羊湯屬於“以熱制熱”,不僅可以散寒排汗、祛除濕氣,還能滋補身體。同時,“羊”與“陽”諧音,古人認為夏季陽氣喪失較多,喝羊湯能夠增加陽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從當地民謠中可見人們對吃暑羊的喜愛。
在古代,小暑節氣還有“食新”的習俗。這一天,農人會把新收的稻穀碾成米,將新米煮成香噴噴的米飯,家家戶戶都要吃新米、嘗新酒;還有些地方把新收割的小麥炒熟,磨成麵粉用開水衝後加糖拌著吃,叫作“炒麵”,人們用這些方式表達五穀豐登的喜悅和對大自然饋贈的感恩。
“濕氣較重的時節,濕邪易困脾胃,影響消化功能,因此需健脾胃、助運化、祛濕邪,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以防傷脾胃。”劉璐介紹,此時可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綠豆湯、冬瓜湯、蓮子湯等清熱解暑的湯水,保持體內水分平衡,防止暑熱傷津。同時,飲食要注意衛生、有所節制,避免過飽,以減輕腸胃負擔。
小暑期間,民間還有曬書畫、曬衣的習俗。民諺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農曆六月初六稱為“天貺(kuàng)節”,即“天賜之節”。由於濕熱易導致衣物、書籍、木質傢具霉變,尤其南方經過月余的梅雨季節,空氣長時間處於濕度較高的狀態,所以一到晴天,人們紛紛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物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霉防蛀。因此,有的地方稱之為“曬衣節”或“曬伏”。劉璐提醒,濕熱交蒸還易致濕疹、痱子等皮膚病,此時也要保持皮膚清潔,注意防暑祛濕。
隱伏避盛暑,心靜自然涼
俗話説“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也近在眼前。如何消暑、應對苦夏,從古至今,都是個大課題。
古人説:隱伏避盛暑。古人消暑能力有限,避暑的上策就是減少外出,正所謂“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有的到山林間、到溪流邊、到亭子裏躲避烈日,做一個濃蔭中的隱士,“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或是“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氣初剛”,穿著樸素的粗葛衣裳,啃甘甜多汁的西瓜消暑;或是約上二三好友一起喝茶寫詩,“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也有人“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雪白的嫩藕和冰鎮的桃子涼意襲人,用荷葉為杯盞,以柄為管吸飲,“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水”,舒爽愜意。
在古人花樣百齣的消暑方式中,白居易的方式可謂別具一格。他在《苦熱題恒寂師禪室》中説:“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在另一首《消暑》詩中,他説:“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在白居易看來,心靜則燥熱退,燥熱退則遍體生涼,這便是“心靜自然涼”最好的詮釋了,這樣的消暑之法至今仍被許多人推崇。
“中醫認為,夏季屬火,對應於心,夏季養生也以心靜為宜。”劉璐介紹,在中醫看來,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六腑氣血運作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所以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説。自古以來,平心靜氣都被視作養心的上乘方法。暑熱容易導致心神不寧,此時可以通過靜心養神的方法,如聽音樂、靜坐冥想等,保持心神寧靜,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每到入伏,各大中醫院裏貼三伏貼的人們都會排起長隊。“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劉璐介紹,“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發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將這些冬天好發的疾病于未發病而陽氣旺盛的夏季進行治療和調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醫認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大自然陽氣最為旺盛的時段。此時,人體的陽氣旺盛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運作也比較通暢,這時候進行三伏貼、三伏灸等治療,有利於藥物吸收、滲透,是驅除體內伏寒的最佳時機。
“不過,三伏貼不是‘萬能貼’。”劉璐提醒,它適用於冬天容易發作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阻肺、過敏性鼻炎以及其他一些中醫判斷屬於陽虛的人群,這類人群平時大多手腳冰涼、怕冷怕風,此時冬病夏治具有“起沉疴、復陽氣、通脈絡”的良好功效。
溫風緩吹,小暑已至,轉眼2024年已悄然過半。光陰似箭,切莫辜負,願你我精神飽滿地迎接下半年。記者 王美華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小暑:避暑養陽 健康入伏(二十四節氣裏的中醫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