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挖掘文化內涵 講述非遺故事

炎炎夏日,走進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學基地,鍋盔工坊旁圍著來自各地的研學者,探究鍋盔的製作工藝,品嘗剛出爐的鍋盔。

經過百年傳承,鍋盔的視覺樣態多姿多彩,製作手法也越發多樣,製作口味更加貼合百姓消費需求。

“通過線上線下數據採集分析,我們發現來自北上廣深等地的遊客都會購買鍋盔。”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學基地負責人吳存軍説,大家都是通過了解鍋盔的歷史由來,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嘉峪關的鍋盔製作技藝起源於古絲綢之路東西過往商旅休養調整、給養補充的需求,在文化交流和日常生活中,鍋盔製作技藝實現“藝術化”再造。

“把老祖宗千百年來凝練而成的精湛技藝,通過新的承載形式、表達途徑和講述方式,讓更多人知曉、研讀、萃取,這是非遺研學的可貴之處。”吳存軍表示。

吳存軍自2014年轉行踏入非遺領域。十年的深鑽和實踐讓他明白:要想把非遺研學做到家、做到遊客的心坎上,必須讓非遺技藝與地域文化緊密關聯,以文化産品的形式還原出來,供遊客觀賞和體驗。

“研學,沒有可觸可感、可聽可看的場景、實物,是勾不起遊客興趣、提不起遊客精神的。”吳存軍説,“研”就是研究一種文化現象,“學”就是學會一門製作技藝。

“研學非遺,其實就是在與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對話和交流。”吳存軍認為,這種對話和交流,應該附著在傳承至今的實物載體之上。

他説,把非遺內嵌的文化故事講給遊客聽,讓遊客在非遺傳承人的精心指導下體驗製作工藝,實現理論認知和實操演練的巧妙結合,研學才會“接地氣”,變得可觸可感。

去年以來,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學基地接待專業團隊2000多人,以體驗非遺、感知技藝形式開展文化聯誼活動的遊客達1000多人。

“從統計數字來看,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研學基地的火熱程度還遠遠不夠,但是依託獨具地域風情的文化元素實現非遺聲名遠播,嘉峪關潛力巨大。”吳存軍坦言,要想實現“流量滿滿”,嘉峪關必須拿出一些響噹噹的非遺項目來。

從課程打造、非遺傳承人的遴選,到非遺項目的擬定、場景氛圍的營造,再到研學工坊的布設和展陳,吳存軍細細揣摩,努力做到既貼合嘉峪關的風骨神韻,又彰顯嘉峪關的文化魅力。

目前,經過精心打磨和提煉,鍋盔、風雨雕石藝畫、銀雕、泥塑彩陶、嘉峪石硯、夜光杯、漢簡簡牘、嘉峪關古琴等非遺製作技藝項目已具雛形。

在銀雕館,致敬逆行者、飛天神韻、莫高窟唐代觀音菩薩、嘉峪關關城等栩栩如生的銀雕畫作整齊地擺放在展櫃上。

“像這樣的銀雕畫作,研學體驗者多長時間能完成?”“研學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篆刻專業知識、具備相應的專業功底嗎?”“研學者在規定的時間內能達到非遺傳承人的水準嗎?”遊客紛紛提問。

吳存軍介紹,非遺研學分為理論宣講和實操體驗兩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專業老師做文化源流的探源闡釋和製作技藝的精心輔導,努力讓研學者在非遺工坊獲得知識的啟迪、體驗地域文化的精彩、感悟製作技藝的精湛。

“我們希望研學者在製作技藝的點撥下,從內心深處感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吳存軍説。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吳存軍認為,文化因地域風貌和人文風情而不同,經千年流變後自然會生成獨具地方特色的風韻風情,但是文化直抵人心的感覺卻是共通的,這也是非遺研學備受追捧的緣由。

“對嘉峪關來説,我們打造非遺研學基地,初衷就是借助製作技藝的傳承和展示,向海內外賓朋講述發生在這片歷史富礦之地的精彩故事,把嘉峪關的文化播撒得更遠、更深、更久。”吳存軍頗有感觸地説。

“把非遺做大,這是每一個嘉峪關人的共同心聲;把非遺做強,這是每一個嘉峪關人的共同期待。”吳存軍説。(楊亮)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挖掘文化內涵 講述非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