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去國博,品建盞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近日在國博開幕。展覽精選135件古代文物和298件當代建窯工藝品,通過“古韻悠長”“啜英咀華”“星河流轉”“匠心獨運”“薪火相傳”5個單元,系統全面地展示建窯建盞的發展歷史、文化內涵和工藝創造。

建窯位於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以生産黑釉瓷器著稱。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時期,興盛于兩宋,産品以碗類居多,文獻稱之為“甌”或“盞”,統稱為“建盞”。兩宋時期,鬥茶之風盛行,建盞造型簡約,其黑色釉面最適宜襯托茶沫的白色,故被認為是最佳的鬥茶用具,備受追捧。周邊地區窯場紛紛倣燒建盞,形成龐大的窯業集群。建盞還廣銷海外,促進了中國古代制瓷技術的發展和傳播,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博策展人顧志洋説,建盞被稱為“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藝術品”,窯工在燒制建盞的過程中,燒到一定溫度就要開始降溫,讓釉液在自然狀態下流淌,形成釉面上的獨特斑紋,如兔毫釉、油滴釉、鷓鴣斑、曜變等珍稀品種。兔毫釉似兔毛纖細柔長,油滴釉如繁星點點閃爍,鷓鴣斑似鷓鴣鳥紋,曜變如日月星河璀璨奪目。據16世紀出版的日本文獻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千年窯火,匠心不輟。當代建盞傳承人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創造出種類繁多的釉面和器型,極大地豐富了建窯建盞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讓千年瓷窯煥發新彩。此次展覽中,通過古今藝術品的對照,觀眾可以深入感受建窯建盞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去國博,品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