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新論)
摘要:糧食産量再創新高,糧食單産達449.5公斤/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6.84%……2023年,山東糧食生産取得優異成績,讓“齊魯糧倉”更加充實、成色更足。
糧食産量再創新高,糧食單産達449.5公斤/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6.84%……2023年,山東糧食生産取得優異成績,讓“齊魯糧倉”更加充實、成色更足。
民以食為天。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千方百計促進糧食生産。山東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實現糧食增産提質,建設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面向未來,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通過加強科技攻關,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應用,以農業新質生産力賦能“齊魯糧倉”建設。
堅持“頂天立地”,擴大農業科技供給。以科技助力糧食增産提質,研發是基礎。推動建設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就要加快構建與山東糧食生産相適應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應以科技創新體系為支撐,在生物育種、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立體農業等領域開展跨地域、跨單位聯合攻關,加快培育和壯大農業新質生産力。同時堅持“四個面向”,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和工廠車間,增強農業科技創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研發新技術、增加科技供給,才能為藏糧于技提供有力支撐,為糧食生産注入創新動力。
打通“最後一公里”,提升農業科技推廣實效。技術推廣是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産力的關鍵環節。當前,農業科技推廣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人才力量薄弱、服務模式單一、社會化服務力量缺乏、科技服務有效供給不足等問題,導致一些實用技術被束之高閣。這就要求加快建立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到位、農民滿意的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既要著力構建“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産學研推用”橫向協同的機制,全方位提升農業科技推廣能力,也要不斷增強基層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各方協同發力,紮實推進,必將打通技術推廣的“最後一公里”,讓農業科技真正發揮實效。
鼓勵“科學種田”,提升分散經營農戶的技術應用水準。農業科技的研發和推廣,最終都是為了使先進技術被各類農業生産經營主體採納、消化和應用。鋻於分散經營的農戶是農業科技推廣的薄弱環節,應綜合施策,鼓勵和幫助農戶在生産實踐中使用先進技術。比如,通過手機APP、公眾號等及時推送農業技術資訊、市場動態,開通農業技術服務熱線和線上諮詢平臺,這些都有利於農民享受便捷的農業科技服務。在政策支援與激勵機制方面,可以提供農資補貼、技術推廣補貼和培訓補貼,降低農民採用新技術的成本。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消除技術壁壘和資訊不對稱,必將激勵更多農民接納新技術、用好新技術。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新征程上,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苦幹實幹、久久為功,包括“齊魯糧倉”在內的全國各主要糧食産區,必將進一步實現糧食增産提質,為端穩中國飯碗打牢基礎、增添底氣。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建設更高水準的“齊魯糧倉”(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