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區

蘭州新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五部委發佈第三批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公示名單,蘭州新區成功入選。對此,蘭州新區圍繞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探索産融合作新模式新路徑確定了七方面試點舉措。

自開發建設以來,蘭州新區緊扣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産業集聚發展方面,蘭州新區大力發展生態産業,引進産業項目1080個、總投資5280億元,培育形成以先進裝備製造、綠色化工、新材料為主導,數據資訊、商貿物流、生物醫藥多元支撐,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新能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按照“産業園區化、園區專業化”發展思路和“園區管委會+公司”運作模式,高水準、高標準規劃建設化工園區、新材料産業園、城市礦産與表面處理産業園等專業化園區。以專業化園區承載産業項目落地,帶動關聯産業全鏈發展。同時,深入實施重點企業“三化”改造,數智賦能促進新技術成果和優秀産品不斷落地,培育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戶、國家級綠色工廠1個,其他創新平臺48個。

金融改革領域方面,圍繞系統規劃、財稅支援、産業獎勵、平臺搭建等,出臺30余項支援綠色金融發展的具體政策,安排10億財政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費用補貼、創新獎勵等措施,積極構建“財政+金融”模式,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産品和服務70余項,設立綠色專營機構(綠色事業部)16家,吸引金融資源向新區綠色産業加速集聚。聚焦新區“335+X”産業體系建設,率先制定蘭州新區綠色企業、綠色項目認證及評級辦法,持續擴大綠色項目庫規模,累計篩選入庫綠色企業11家、綠色項目218個,幫助企業獲得綠色信貸64.54億元。創新設立“1+3+7”限時服務機制(1個工作日內接單響應、3個工作日內主動服務、7個工作日內完成評估),上架金融産品224種,為3829家註冊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實現融資290.68億元,有效改善了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積極主動探索産融合作路徑方面,蘭州新區高度重視産融合作工作,緊扣功能定位和産業發展方向,積極構建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創金融、融資租賃四位一體融合發展格局,率先在全省搭建首家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綠金通”,致力於服務實體經濟,為新區企業提供“一站式”線上金融服務,于2019年11月獲批成為全國第九個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先後榮獲2022年度省長金融獎、納入全國“2023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優秀案例”、獲評“202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優秀城市”,“蘭州新區絲路碳票”創新案例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綠色金融動態》選編。

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是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五部門為貫徹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的以城市為載體探索産融合作新模式的試點工作,自2016年開展第一批試點以來,每四年開展一次,旨在進一步深化産融合作,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探索産融合作新模式新路徑,加強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各方面的金融要素保障。

蘭州新區將以入選第三批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為契機,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區位、産業、資源、生態優勢,圍繞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探索産融合作新模式新路徑,通過“強化財稅金融等政策與産業政策協同、大力發展科創金融與綠色金融、創新發展信貸産品及服務體系、積極推動工業和建築業綠色發展、暢通中小微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創新財政基金支援和引導方式、積極建設産融資訊對接服務平臺”等7個方面的試點舉措,促進創新鏈、産業鏈、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産業領域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配置,有效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産融發展新模式,強化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各方面的金融要素保障,促進蘭州新區産業提質增效和工業轉型升級。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蘭州新區入選第三批國家産融合作試點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