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萬千氣象看西北:稅惠春風 助力西北文旅産業一路繁花

説起“西北”,你會想到什麼呢?是王維詩裏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還是《敕勒歌》裏的“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似乎是,也似乎不全是。

從西安大唐不夜城到天水麻辣燙,從寧夏沙坡頭到青海茶卡鹽湖,再到新疆的阿勒泰,展現給遊客們的是人潮涌動的雄美壯麗,是極致濃郁的翠色慾滴,是曠野之上的自由靈魂。近年來,西北文旅熱度爆表,在文旅綜合發展新路徑的持續探索中,産業體量不斷擴大、景點日趨多元,文旅新業態、新場景、新IP不斷涌現,西北五省(區)稅務部門主動聚焦文旅企業需求,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升稅費服務質效,有效激活文旅發展後勁,助力文旅産業繁花似錦。

看陜西:“春風”得意馬蹄疾 文旅融合在長安

青磚黛瓦,市井長巷,一半是歷史,一半是故事;人間驚鴻,大唐盛世,一帶山水盛宴,一路華夏奇觀……西安,以厚重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文旅産業釋放強大“西”引力的背後,有稅務部門的傾情助力。各項支援文旅産業發展的稅惠政策和服務舉措精準落地,推動文旅企業發展壯大、文旅業態推陳出新,助力文旅行業創新發展,持續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稅惠到坊”添彩大唐不夜城“新畫卷”

文脈悠悠真國色,常來長安長相思。燈火輝煌、霓虹閃爍的大唐不夜城以恢弘氣勢融匯古今文脈,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前來遊玩,從絢麗多彩的歌舞演繹、到充滿古風雅韻的建築無一不具象化地展示了大唐盛世的華美景象,為遊客提供了一條夢回大唐的時光隧道,綻放出千年古都獨特魅力。

640.webp

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觀看表演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

為更好支援和服務文旅産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西安曲江新區稅務局積極開展“稅惠到坊—稅費服務進企業”活動,“稅惠到坊”服務團隊走進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與企業工作人員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生産經營狀況、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及下一步發展規劃,為企業全面梳理可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並現場解答企業工作人員提出的涉稅疑難問題,全力提升納稅服務,幫助企業抓住即將迎來的暑期旅遊黃金季,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及時送達,稅惠紅利應享盡享,為文旅産業一路繁花注入源源不斷的“稅動力”。

“長期以來,西安曲江新區稅務局非常支援景區的發展,為我們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及時送來各項稅惠‘禮包’,極大減輕了運營負擔,我們企業發展更有底氣和信心了,為‘稅惠到坊’團隊點讚!”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説道。

“稅務管家”擦亮文化旅遊“新名片”

周秦璀璨,漢唐興盛,在“國潮”風起的今天,西安唐時良辰文化旅遊發展公司打造出了以唐文化為主題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借助人工智慧、數字科技融合文化創意等元素,營造原汁原味的全唐市井生活體驗空間、雅俗共賞的唐風主題互娛休閒空間。市民遊客在這裡身著漢服、梳起雲鬢、點上花鈿,一秒入唐,盡享唐風唐韻。

640.webp (1)

稅務幹部在大唐不夜城街區走訪服務文旅企業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

為加快文旅産業發展腳步,西安曲江新區稅務局“稅務管家”團隊主動走訪西安唐時良辰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了解企業近期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涉稅難題,結合企業發展現狀,積極主動為企業送上量身定制的政策禮包,圍繞各類退稅減稅降費政策諮詢和審批等業務,“手把手”教操作,“面對面”講政策,提供“貼身式”的輔導服務。在西安曲江新區稅務局的助力下,今年以來轄區文旅企業享受增值稅加計抵減、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等稅費優惠政策紅利271萬元。

精細服務助推漢服産業“新國潮”

從大唐不夜城等熱門旅遊景點到地鐵街巷等生活場景,漢服成為西安隨處可見的“新國潮”,漢服粧造體驗已成為當下西安文化旅遊必打卡項目之一。“服飾+粧造+場景拍攝”一站式服務,讓遊客沉浸式感受長安魅力。

640.webp (2)

稅務幹部走進漢服文化街區送政策解難題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

漢服的流行,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西安現存漢服相關企業超1400家,位居全國第一。由此,西北首個漢服交易中心應運而生,為漢服産業提供了一個集中的展銷平臺,充分連結漢服相關産品生産加工、銷售服務上下游,極大地方便了生産和銷售企業,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

今年端午假期,西安入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174%,位列國內遊熱門目的地前十,是“新中式”旅行打卡目的地的首選。陜西省稅務部門通過“稅務管家”服務,建立“點對點”聯絡機制,開展政策宣傳、業務輔導、納稅申報節點提醒等服務,並建立“稅費服務驛站”、投放自助辦稅終端,方便商戶直接在“家門口”辦稅,助力漢服産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看甘肅:文旅發展“東風”起 稅惠“春風”順勢行

絲綢之路,長城邊關,河西四郡,大漠孤煙……在充滿傳奇色彩與浪漫神韻的絲綢古道上,在遼闊的中國西北腹地——甘肅,傳承著黃河上游八千年的文化和文明,絲綢之路兩千年的輝煌與夢想。近年來,甘肅以發展文化旅遊為突破口,整合文化旅遊資源,著力提升文旅競爭力,擦亮文旅發展“特色招牌”。在甘肅文旅火熱“出圈”過程中,稅務部門做精做細稅收宣傳與服務,持續為文旅産業“添柴加薪”,助力文旅産業釋放活力。

一“列”專列 開闢稅助發展新軌道

一馬奔騰超龍雀,矯影傳神青銅凝。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銅奔馬不僅承載著甘肅千年的文明,也承載著五涼古都——武威的發展夢想。夏日的涼州,風光如畫。一座現代化的高鐵站映入眼簾,站房頂部,“武威東站”格外醒目。走進高鐵站,站前廣場平整開闊,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昂首挺立。為了讓更多遊客了解涼州,高鐵成為近代武威人的夢想。而今,夢想的實現近在眼前。

武威東站綜合客運樞紐及停車場項目是蘭張三四線鐵路武威段的重要交通綜合樞紐工程,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國家稅務總局武威市涼州區稅務局心繫全市人民群眾的“高鐵夢”,主動開闢“綠色專列”,對接高鐵建設相關企業,精準跟蹤服務指導,及時解決涉稅難題,有效疏通“痛點堵點”,幫助項目建設“爬坡過坎”,積極助力武威駛向“高鐵時代”。

640.webp (3)

稅務幹部在武威東站為項目部財務人員做納稅輔導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

“武威東站綜合客運樞紐及停車場項目于2023年2月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6月份通車,時間緊、任務重,很多涉稅費問題都來不及捋清楚。幸虧稅務部門第一時間主動到府服務,對項目涉及的稅收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和輔導,解決了我們的疑惑難題,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甘肅武威鑫城投融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喜説道。

一“面”之緣  開啟稅助産業新篇章

牛美不止一面,大味更多不同!作為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蘭州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黃河母親”的雕像,還有那一碗飽含鄉愁的牛肉麵。“一二細、一韭葉,面大些、辣子多些……”晨曦微露之際,牛肉拉麵館堂倌的招呼聲打破了蘭州清晨的沉寂。據統計,作為蘭州城市名片之一的蘭州牛肉拉麵,已遍佈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麵館數量超過5萬家,蘭州牛肉拉麵也成功入選國家非遺項目的麵食手工製作技藝。

為進一步促進蘭州牛肉拉麵産業高品質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蘭州市稅務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結合牛肉拉麵餐飲企業規模小、涉及稅種多的特點,在提高政策找人的“準度”上下功夫。採取“網格化”服務,通過電話輔導、視頻答疑、召開專題座談會和“一對一”精準輔導等服務方式,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全面提升納稅服務能力和水準。打造一流稅收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640.webp (4)

稅務幹部走進牛肉麵店宣傳稅費政策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

“牛肉拉麵産業能夠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既得益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得益於稅務部門在稅收政策輔導和便捷辦稅服務等方面給予的關心和支援。特別是近年接連出臺的稅費支援政策,對牛肉拉麵産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全國人大代表、蘭州金鼎飲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蘭州牛肉拉麵協會會長馬利民興奮地表示。

一“花”迎客 奏響稅助文旅新樂曲

牡丹隨處有,勝絕是河州。因為一朵牡丹花,臨夏,這個曾經落後的小城市煥發了發展新動能。被改造後的臨夏市八坊十三巷,現已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因其多民族聚居的獨特風情吸引著八方來客。2024年河州牡丹文化嘉年華期間,八坊十三巷實景文旅劇《花開臨夏五千年》,以一場夢回千年、精彩紛呈的演出串聯起河州的前世今生,以第一視角帶遊客“走進”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重鎮的歷史場景,零距離感受茶馬互市的繁華過往。

借著牡丹文化嘉年華契機,國家稅務總局臨夏市稅務局立足稅收職能,將便民服務窗口前移,組織稅務青年志願服務隊來到八坊十三巷進行到府服務,針對商戶“小、散、多”的特點,稅務幹部逐戶走訪問需景區內各類個體工商戶,為納稅人詳細梳理最新出臺的稅收政策,逐一解答納稅人在涉稅操作上的痛點、堵點和難點,輔導納稅人應享盡享文旅企業稅費支援政策,以優質服務為文旅企業發展賦能添力。

640.webp (5)

稅務幹部在八坊十三巷景區為過往遊客宣講政策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

“這幾年我們景區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從白天到夜晚遊人如織,變成了臨夏旅遊必打卡的人氣景點。臨夏市稅務局一直以來大力支援我們旅遊業的發展,經常來店裏詢問我們的經營狀況,發放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圖冊,輔導我們第一時間享受這些政策。遇到涉稅問題時,我也能通過電話和微信群及時聯繫到稅務人員,他們都會耐心地幫我解決。”臨夏市八坊十三巷葫蘆雕刻手工藝人馬文兵説道。

看寧夏:長河落日孤煙直 文旅熱潮走西夏

觀黃河奔流而下,賞大漠長河落日,品人間煙火美食。寧夏既有塞外邊陲的雄渾壯麗,又有江南水鄉的靈秀旖旎,黃河、大漠、星空在此邂逅,吸引了大批遊客度假,也拉動了當地文旅産業的快速發展。寧夏稅務部門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做優做實稅費服務,做精做細政策優惠,為文旅項目高品質建設和全域旅遊發展保駕護航。

政策紅利添活力 夜間旅遊最撫人心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隨著夏季氣溫升高,避暑遊、夜間遊備受遊客青睞。在寧夏銀川“漫葡·看見賀蘭”演繹小鎮,遊客看演繹、吃美食、逛非遺、遊小店、泡溫泉,感受夜經濟與歷史文化巧妙融合的旅遊新體驗;在寧夏最大的網紅夜市“懷遠觀光夜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流連于煙火繚繞中,接受各種美食的誘惑。舌尖上的消費,點燃了銀川市的夜經濟。

640.webp (5)

遊客在寧夏懷遠觀光夜市品味地方特色美食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

為進一步推動“夜間旅遊”持續升溫,銀川稅務部門圍繞“稅惠助旅遊”的管理思路,梳理稅收政策,通過到府輔導申報、遠端線上答疑等服務,將稅收優惠政策紅利送到企業手中。銀川市馬麗工作室還深入“懷遠觀光夜市”開展稅法宣傳志願服務活動,將“普法小攤”搬進熱鬧的環形天橋上,通過零距離提供稅法知識諮詢與服務,讓納稅人切實感受到稅法在身邊。

銀川君美盛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整個懷遠觀光夜市的經營管理工作。該公司負責人蘭飛介紹説:“由於我們管理的商戶以個體經營為主,絕大多數業主沒有接觸過稅收及財務相關知識,對於稅務領域非常陌生。好在稅務部門及時組建了稅宣服務團隊,定期來夜市進行各類稅收政策的宣傳輔導,幫助商戶了解、掌握、用好納稅申報和稅收優惠政策相關知識,為商戶節省了很大一筆成本。”

今年以來,“普法小攤”已為懷遠夜市425位店主進行政策講解互動196人次,發放各類宣傳冊1300余冊。飽含暖意的服務舉措和“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助燃了城市的煙火氣。

問計問需優服務 文化旅遊春滿人間

沙坡頭、金沙島、大漠星河、星星酒店、大漠宿集、北長灘等眾多名勝風景猶如一顆顆明珠串聯起中衛這座旅遊城市的文化記憶。為助力文旅産業發展,中衛稅務部門主動開展走訪調研,成立“青年助企服務隊”走進文旅企業,開展稅費輔導和政策宣傳,以稅費優惠政策為牽引力,鼓勵支援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産業發展。同時,對文旅企業精準實施“一企一策”,確保惠企利企政策直達快享,不斷激活中衛文旅融合發展的“一池春水”。

640.webp (7)

稅務幹部針對文旅産業開展政策宣傳輔導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

今年端午節,中衛市接待遊客同比增長10.23%,遊客旅遊花費同比增長10.76%。沙坡頭景區最是火爆熱鬧,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接踵而至感受大漠孤煙的雄渾壯闊。

“從去年開始旅遊業重新火爆,公司發展規模在逐步擴大。稅務部門非常關注我們的發展,主動到府輔導稅費優惠政策,鼓勵我們融合創新,開發旅遊新業態。今年,我們共計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43.5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我們全部用來開發更具吸引力的旅遊項目,相信公司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在沙坡頭景區負責景區開發建設及旅遊住宿服務的寧夏宸宇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靜説。

看青海:高原風光別樣美 生態旅遊勢頭勁

青海是三江源頭,是“中華水塔”,擁有獨一無二的地質風貌和豐富的旅遊資源,近年來已成為大量遊客心之嚮往的“旅遊聖地”,無論是“高原藍寶石”青海湖,還是“天空之境”茶卡鹽湖,甚至是網紅公路315國道,都已經成為了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青海的湖泊、雪山、草原和動植物給遊客們帶去了別樣的感受。為助力推動青海旅遊業向新向好發展,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針對文旅行業發展需求,開展多樣性政策輔導和多舉措便民服務,推動優惠政策更快落地見效,助推青海旅遊行業實現更好、更優、更快發展,為發揮青海藍天凈土碧水優勢,樹立生態旅遊凈地形象,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貢獻稅務力量。

“政策團隊”為文旅行業發展添動力

5月過後,茶卡鹽湖迎來了旅遊旺季,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天空之鏡”感受大美河山。針對茶卡鹽湖等大型文旅企業,海西州稅務部門通過建立“網格化”管理制度,全面篩選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推送,把稅費政策精準送到旅遊企業手中,努力做到讓“政策找準人”“政策送到府”。在景區,主管稅務機關及時組建“政策團隊”,為茶卡餐飲、住宿等行業提供“管家式”服務,幫助商戶解決發展中的涉稅難題。

青海茶卡鹽湖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海清學表示:“2023年以來,我們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達738萬餘元,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為景區更好發展增添了動力。”

640.webp (8)

烏蘭縣稅務局“稅費管家”在茶卡遊客集散中心為遊客、個體、小微企業等進行政策宣傳輔導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

為更優服務當地旅遊行業高品質發展,稅務部門通過細緻優質的服務舉措,推動旅遊行業健康平穩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海北州稅務局“稅費管家”團隊及時為轄區內文旅企業講解政策、解答疑難,針對景區納稅人的發票領用開具問題,“稅費管家”組織個體戶、企業財務人員集中進行輔導,提醒提示有關風險,督促他們依法依規經營。瞄準當地迅速發展的藏式特色住宿餐飲産業,國家稅務總局瑪多縣稅務局派出服務團隊與轄區酒店、餐飲行業納稅人進行溝通,了解稅費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輔導,幫助住宿餐飲業納稅人規避涉稅風險。

“精細服務”為特色文化發展添活力

青海不僅有大美風光,作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瑰麗的特色民俗文化和地域風俗也對遊客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據了解,青繡係土族盤繡、藏繡、皮繡、撒拉族刺繡、回族刺繡、河湟刺繡等的總稱,是青海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近年來,青海多地稅務部門深化與“青繡”文化龍頭企業協調溝通,聚焦非遺發展涉稅需求,圍繞發票開具、電子稅務局操作流程、個人所得稅申報等常見問題,進行精準輔導,推動稅費優惠政策落地。

青海貴南縣仁青藏文化藝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仁青加説:“稅務幹部會根據經營狀況推送稅收優惠政策,演示操作流程,去年以來,我們享受各類稅費減免約3萬多元。”

青海藏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唐卡巨作《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深深吸引眾多遊客。“今年前4個月,遊客同比增長51.21%,旅遊形勢喜人。”青海藏文化博物館財務負責人張雪芳説,“為支援我們發展,稅務部門做了很多工作。他們按照企業行業屬性特點,定期召開稅企座談會,及時了解我們的需求,解決我們的涉稅疑難問題,為文旅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青海牛肉拉麵,不僅是西北特色美食,更是一種煙火傳承。青海省拉麵協會財務負責人馬青雲介紹,經過40多年的發展,“拉麵經濟”已成為青海省的特色産業,進入國家關注、省市推進、市場主導的品牌提升和産業發展新階段。青海稅務部門積極與省拉麵産業行業協會聯繫,採取實地到府輔導、精準問需送策等方式走訪調研,了解協會近期狀況,解答個人所得稅申報、新辦企業登記等各類稅費疑點難點問題,聽取辦稅繳費訴求,推動拉麵産業更好地發展。

看新疆:稅惠“初心”助發展 非遺“匠心”煥新機

新疆作為古絲綢之路交通中心和東西方文化交流樞紐,自古以來多民族聚居,留下了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承載著新疆各族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新疆稅務部門針對非遺産業發展特點,開展個性化宣傳輔導,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讓稅惠春風化雨滋潤非遺文化土壤,使更多“手藝人”成為“受益人”,讓越來越多的非遺守護人在文化保護和傳承道路上篤志遠行。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吐魯番木卡姆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傳于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市。當地稅務部門組建“紅石榴木卡姆”服務專家團隊,向非遺項目經營主體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確保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

640.webp (9)

稅務幹部在土陶村學習土陶製作工藝,助力宣傳非遺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稅務局

“相比老一輩木卡姆藝人,如今民間藝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吐爾遜·司馬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民族樂器製作技藝傳承人之一,從小跟著父親從事民族樂器的製作和演奏,對於民間藝術發展有著很深的感觸。吐爾遜·司馬義説:“國家大力支援非遺文化發展,有很多政策上的支援,比如在稅務上,我們就減免了10萬多元,這些都是我擴大經營的底氣,現在跟著我幹的手藝人就有100多人。”

除了是歌舞之鄉,新疆的民間傳統手工藝,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新疆地區廣泛傳承和發展,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640.webp (10)

稅務幹部走訪英吉沙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阿卜杜熱合曼·買買提明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稅務局

在新疆塔裏木盆地西部邊緣的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是英吉沙小刀的發源地,2008年英吉沙小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我是聽著叮叮噹當的捶打聲長大的。”英吉沙小刀第八代傳承人、英吉沙縣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幹村村民胡普爾·熱合曼7歲起就跟著父親學習鍛造手工小刀,至今已50餘年。

“鍛刀重要的步驟是千萬次的捶打,比捶打更重要的是淬火。”胡普爾·熱合曼對前來走訪的稅務幹部説,“對傳承英吉沙小刀文化來説,政策支援是很大的助力,可以説是我們行業淬火的水。”

如今,在“小刀村”芒辛鎮喀拉巴什蘭幹村有72家小刀店舖,從事做刀的工匠達500余人。為了更好傳承和保護英吉沙小刀文化,非遺小鎮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刀王故居在該村建成。2023年,英吉沙縣生産了90多萬把小刀,産值達到1.5億元,實現直接就業1100余人。

正如胡普爾·熱合曼的感受,非遺文化的傳承,需要傳承人的堅守,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助力。

在新疆和田,當地群眾用木頭製作木器的歷史悠久,新疆鐘秀文化旅遊公司聯合核桃木傳統製作工藝傳承人,採取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定制的行銷模式,與20位手工藝人達成協定,銷售和田的木碗、木勺等20多種手工藝品,走出了一條“企業+農戶+線上線下銷售”的創業之路,産品遠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傳承和發揚。

“創新發展的路上,也感謝稅務部門一路相伴,涉稅問題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能得到幫助,非常方便。”新疆鐘秀文化旅遊公司負責人依爾夏提·依不拉音表示,黨和政府重視,與他們這些手藝人一起守護非遺文化,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640.webp (11)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刺繡”代表傳承人米代向稅務幹部介紹刺繡工藝 供圖 國家稅務總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稅務局

在新疆巴州,博斯騰湖景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館內來往遊客絡繹不絕,民族特色鮮明的蒙古刺繡工藝品吸引了遊客的目光。新疆博斯騰湖旅遊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建軍説:“籌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館,稅收優惠起到不少作用,今年以來我們公司就享受各項稅費優惠40余萬元。”

“蒙古刺繡文化不僅是促進旅遊發展的一個‘法寶’,也是增進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的一個載體。”張建軍説,“每次聽到各地遊客讚嘆刺繡工藝的精美絕倫,就讓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一步,西北五省(區)稅務部門將立足稅收職能,高效精準落實各項支援文旅産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持續完善稅費服務舉措,助力西北文旅産業一路繁花。(文 胡敏榮 華正菊 裴成斌 李顯元 孫福全 馬嘉玥)

來源:甘肅稅務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萬千氣象看西北:稅惠春風 助力西北文旅産業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