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服務“接地氣” 區域百姓“添福氣”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杭州市臨平區第五人民醫院)是一家集醫療、康復、科研、教學和社區衛生服務於一體的醫療衛生單位。醫院牽頭組建的醫共體由1個總院、3個分院(臨平分院、東湖分院、南苑分院)及2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組成。
近年來,醫院堅持走中西醫結合、差異化發展的道路,逐步創立了“身邊、溫度、信任”中醫藥服務新模式,即從“身邊”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項目,從“溫度”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路徑,從“信任”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評價,使醫療服務更貼近百姓需求,努力打造“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醫院”品牌。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組織開展“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研學之旅”深度體驗活動,小朋友們在醫院中藥房主任吳增艷的指導下,正在學習辨識中草藥。(通訊員 陸黎珍 本報記者 鄭純勝 攝影報道)
從“身邊”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項目
中醫養生操打卡點越來越“火”了
“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射大雕、調理脾胃單舉手……”5月31日7時,天空中飄著零星小雨,在杭州市臨平區南苑街道水景公園,伴隨著悠揚、舒緩的音樂,張福真老人身著練功服,帶著一群“90後”“00後”專心練習著八段錦,一招一式盡顯動靜相兼、神與形合。
“今天因為天氣原因,來鍛鍊的人相對少一些。要是平時天氣好,這個公園裏的小廣場上都是鍛鍊的人。”跟著張福真老人一起鍛鍊的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康復科醫生段道法告訴記者,張福真老人早年學過養生功法,近些年熱心投入公益活動,幫助更多的社區居民通過練習中醫養生操保持健康。
“作為臨平區中醫養生操傳習基地,杭州市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在臨平區的8個鎮(街)均建立了中醫養生操傳習打卡點,通過練功打卡、交流心得,讓更多的人對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臨平區衛生健康局黨委委員、醫院黨委書記王澤軍説,近年來,醫院十分重視中醫藥文化在社區的傳播和推廣,專門成立了“中醫傳統功法挖掘研究創新小組”,探索適合患者和社區居民的科學有序的鍛鍊方法,幫助他們緩解病痛、恢復健康。
在臨平區東湖街道汀洲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閣”,5名中醫師的排班表公示在入口處,非常醒目。“每天都有中醫師在此坐診服務。除中醫診室外,這邊還有針灸推拿室、中醫治療室等,社區居民對中醫藥服務還是比較信賴的。”正在坐診的中醫師時延朋説,他每週有3天時間在這裡服務,其他時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會安排其他中醫師來此坐診,確保每天都有1~2名中醫師,讓中醫藥服務不中斷。
2023年至今,臨平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醫共體共舉辦了120余場中醫藥健康講座“六進”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養老機構、進鄉村),受益群眾達4800余人次;舉辦公益愛心義診130余場,受益群眾達29850余人次。醫務人員還在義診現場提供耳穴壓豆、刮痧、穴位貼敷、養生操帶教等服務,深受社區居民的喜愛和追捧。
從“溫度”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路徑
中醫護理門診越來越“忙”了
“火龍罐、棍針、督脈灸……”在醫院中醫護理門診,每天前來診療的患者絡繹不絕,其中除了臨平本地患者,還有很多周邊區縣慕名前來的患者。5月30日15時,當記者來到醫院中醫護理門診治療室時,幾名護士正在忙著為患者做各種治療。
“我昨天剛從廣東省中醫院學習回來,這次又去學習了3個月。”中醫護理門診護士長林艷麗告訴記者,像棍針、火熨、李氏虎符銅砭刮痧等技術,都是他們從廣東、重慶等地學來的。醫院在10年前創建了區域內首個中醫護理特色門診,目前,醫院有中醫綜合治療室、中醫兒科護理門診、中醫婦科護理門診,同時院內護理骨幹定期參與門診出診工作,開展中醫護理技術項目23項。
“我們堅持以中醫護理服務為核心,促進中醫護理文化建設。醫院各病區開展養生操帶教活動;以護士節為契機,開展‘中醫經典古籍誦讀’、養生操比賽、中藥葉畫比賽、中藥種植體驗、中醫護理文創大賽等系列活動;其中,護理團隊開創的達摩易筋養生操獲得‘2023年杭州市護理傳統養生運動比賽一等獎’;2024年,推出的中醫護理文創作品‘楚河漢界上的草木-中藥象棋’受到廣泛好評。醫院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營造中醫護理文化氛圍,厚植中醫護理文化,促進中醫傳承。”王澤軍説,醫院十分注重中醫藥文化建設,不斷創新文化活動載體。
與此同時,醫院堅持醫共體深度融合發展理念,構建“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不斷深化延續性護理服務。醫院通過總院分院上下聯動,推進總院分院在中醫護理管理、中醫護理適宜技術、中醫護理品質方面的同質化,提升基層中醫護理專業服務能力。目前,醫共體3家分院均開設中醫護理門診,2023年,分院中醫適宜技術服務20萬餘人次。通過與社區聯動,醫院近5年舉辦中醫適宜技術科普、義診活動40余次。醫院還借助“網際網路﹢護理服務”平臺,積極開展線上及到府中醫護理服務,讓中醫藥護理服務走入尋常百姓家。
從“信任”角度設計中醫藥服務評價
中醫藥學習氛圍越來越“濃”了
“王書記,您怎麼也在這裡呢?”5月30日下午,記者在醫院的杭州市名中醫方宏圖工作室偶遇了王澤軍。只見他正與幾名年輕醫生坐在方宏圖身後,專心地學習。王澤軍告訴記者,他堅持“西學中”已經有10個年頭,跟師學習已經有兩年多時間。目前,全院學習中醫藥的氛圍很濃厚,他更要帶好頭。
當日18時,早已到了下班時間,但在醫院的大會議室裏,陸續有100多名年輕的醫務人員來到這裡,參加醫院組織的第三期“我與經典共成長,吾院英才共識營”學習活動。正在組織活動的醫院科教培訓科科長李維鄭介紹,“共識營”設置名師授課、醫案分享及討論、專家點評等環節,3期“共識營”共計有350人次參加。
近幾年,為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引導青年傳承中醫藥文化,在全院營造良好的“學中醫、讀經方、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醫院開展了“藕花泛舟經方讀書會”活動。在“藕花泛舟經方讀書會”微信群裏,記者看到,每日21時左右,醫院治未病科的袁榮金醫師都會推送一兩條經典條文,讓大家一起學習討論。截至目前,群成員已學習《傷寒論》條文98條、全國名師經方醫案60余例。
“前段時間,為展示新時代青年風采,引領當代青年繼續傳承弘揚‘五四精神’,引導青年傳承中醫藥文化,醫院還舉辦了‘中醫藥文化傳承’青年辯論賽活動。”李維鄭告訴記者,醫院根據青年醫生的特點,設計了他們喜聞樂見的學習交流活動,營造中醫藥學習氛圍,提升中醫藥服務技能。
近年來,醫院將中醫藥人才培養納入重要戰略規劃,每年發佈中醫英才培養計劃建議徵集令,通過發揮名醫傳承工作室的品牌效應,培養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1人、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1人、省級基層名中醫1人、浙江省中青年臨床名中醫培養人才1人、市級(基層)名中醫8人、區級名中醫6人、杭州市中醫跟師骨幹3人、杭州市新苗中醫跟師骨幹1人;現有在培杭州市中醫跟師骨幹2人、杭州市新苗中醫跟師骨幹1人、區中醫骨幹4人、經方班骨幹15人;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1項(姚派中醫內科)、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項(翁梅沈氏針灸、湖津塘徐氏中醫內科、清代陳蓮舫中醫內科)。
目前,醫院已成功創建省級中醫藥重點學科1個(中西醫結合慢病康複學),省級中醫藥重點專科1個(康復科),省級縣域優勢學科1個(中醫內分泌病學),杭州市中醫特色專科2個(治未病科、脾胃病科),杭州市基層中醫特色重點專科3個(骨傷科、皮膚科、南苑分院針灸科)。
今年開始,醫共體所有衛生技術人員都要參加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圍繞科研、教學、臨床、人文(經典)4個專題的學習培訓,助力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
來源:健康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醫藥服務“接地氣” 區域百姓“添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