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廣東發佈“人工智慧45條”

記者6月15日獲悉,《廣東省關於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近日正式公佈。《措施》從5方面提出45條措施,為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提質增效。

《措施》提出,到2025年,廣東全省算力規模超過4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慧産業底座進一步夯實,算力規模超過60EFLOPS,全國領先的演算法體系和算力網路體系基本形成;智慧終端産品供給豐富,在手機、電腦、家居、機器人等8大門類,打造100款以上大規模使用的智慧終端産品,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超過4400億元;聚焦製造、教育、養老等領域,打造500個以上應用場景,各行各業勞動生産率顯著提升。

《措施》提出,夯實人工智慧産業底座,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在加大人工智慧核心晶片器件供給方面,《措施》提出,建立人工智慧晶片生態體系、打造智慧感知産業體系。

在推進人工智慧軟體迭代升級方面,《措施》提出加強智慧軟體研發創新、拓寬智慧軟體應用廣度。鼓勵企業深挖製造、醫療、教育等重點行業需求,強化人工智慧框架軟體和硬體相互適配、性能優化和應用推廣,打造軟硬體一體化生態體系。到2027年,智慧軟體産業規模達到270億元。

另外,《措施》提出系統構建演算法産業矩陣,包括建設高品質中文數據集、加快演算法産品供給、建設大模型開源社區等,並提出多項行動目標。《措施》鼓勵企業建設面向行業的高品質中文語料數據庫,推動典型行業數據匯集、共用和使用。

《措施》進一步提出,加快智慧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出臺實施加快廣東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珠三角和粵東粵西粵北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並加快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建設,圍繞重點應用場景做強城市邊緣智算中心。到2027年,重點行業的智算覆蓋能力顯著提升。

《措施》還強調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先導區作用,加快推動國家(省)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廣東發佈“人工智慧4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