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黃埔寨村:守護文化寶藏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我們村有兩個文化寶藏,皇姑陵和千年紫藤樹,都與北宋抗遼名將皇姑趙月娥有關。”6月12日,銅川市宜君縣棋盤鎮黃埔寨村黨支部書記姜超恒向記者介紹。

走進黃埔寨村,記者看到,村里巷道乾淨整潔,房屋錯落有致,幾名村民在樹下乘涼;農家小院裏種著蔬菜、花卉,屋裏乾淨整潔。

黃埔寨村原名皇姑寨,得名于北宋抗遼名將皇姑趙月娥。相傳西元1024年,宋仁宗趙禎的姑姑趙月娥曾在此駐紮練兵二十余載,帶領將士開荒植樹,把軍營附近的荒山變為良田,從此便有了皇姑寨。趙月娥去世後,手下將士將其葬在此地。縣誌記載,村裏的千年紫藤樹,就是趙月娥親手所植。

在黃埔寨村,一株株古樹枝繁葉茂,護佑著一方水土。來到千年紫藤樹下,記者看到,紫藤樹被村民修建的紫藤古堡包圍著,鬱鬱蔥蔥,煥發著勃勃生機。

“前幾年,這棵紫藤樹葉片還有些發黃。村裏修建了紫藤古堡後,紫藤樹‘老有所依’,重新煥發生機,枝葉更茂盛了。5月初,紫藤樹還開出了紫藤花,引來許多遊客觀賞。”姜超恒介紹。

“十幾年前,有一位商人看中了這棵古樹,願意出10萬元購買,我們當時説什麼也不願意賣。”黃埔寨村村民馬保全告訴記者。

“這棵古樹見證了黃埔寨村的歷史,是我們的精神寄託,這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姜超恒説。

在黃埔寨村,上百年的古樹隨處可見。姜超恒指著一棵樹告訴記者:“這一棵槐樹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那邊的幾棵樹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很多人想買這些樹,我們全都拒絕了。這些樹是村裏的文化寶藏。”

記者沿著紫藤古堡旁的石階向上走,轉過幾條村道就來到了皇姑陵。皇姑陵的門前是村民修建的石柱,道路兩邊是村民種植的樹木,皇姑趙月娥的石像靜靜矗立在道路的盡頭。石像背後是趙月娥的陵墓。

“皇姑北宋名諱月娥,隨禦親徵護國為民,抵禦北遼進犯中原,乃為先鋒……”石像下的文字記錄著趙月娥的事跡。姜超恒介紹:“重修陵墓時,我們儘量保留它的原始痕跡。相傳有一位壯士16歲跟隨趙月娥作戰,在一次戰鬥中失去左臂。陵墓裏有的磚上還留存著這位壯士的右手印。”

黃埔寨村屬於典型的山區農業村。儘管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黃埔寨村還是一個破落村。記者在村委會留存的影像中看到,當時村裏的街道坑坑洼洼,路面上隨處擺放的玉米芯混雜著污水。近年來,黃埔寨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迴圈種雞養殖業、生物有機肥加工業,還建起了光伏發電站。村集體收入每年能達到100萬元左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村裏舖上了水泥路,裝上了新路燈,環境衛生也變好了。傍晚,村民們或圍坐在古樹下閒談,或在自家院子裏納涼,生活悠然閒適。

過去,村民的紅白喜事都是自己辦。後來,村裏用集體收入修建了多功能大廳,用於舉辦村上的大型活動及紅白喜事。“多功能大廳建成以後,一是剎住了大操大辦的攀比之風,二是讓紅白喜事正規化。村民們都很滿意。”黃埔寨村村民姜文峰説,村上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對隨禮、宴席規模等事項作了規定,倡導喜事新辦、厚養薄葬,有效避免了鋪張浪費,杜絕了不良風俗,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

多功能大廳也是村民的活動中心。農機培訓課、交通安全教育課、農業技術普及課都在這裡舉辦。姜超恒説:“今年端午節,我們請來了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大家一起吃粽子。每年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我們都會在這裡舉辦敬老活動。”

黃埔寨村的蛻變,讓村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新圖景。近年來,黃埔寨村獲得省級集體經濟示範村、省級文明村、市級美麗鄉村最美村等榮譽稱號。姜超恒表示:“未來,黃埔寨村將依託現有發展優勢,繼續壯大集體經濟,挖掘歷史文化,促進村民增收,打造産業興、人氣旺、村民富的美麗鄉村。”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黃埔寨村:守護文化寶藏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