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台灣大頭蝦裏的“川渝味道”

仲夏時節,位於川渝交界處的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方洞鎮薛灣村生機勃勃。在這片山清水秀的濕潤環境裏,台灣大頭蝦(學名“羅氏沼蝦”)每天在水池裏吃飽喝足,充分運動,進入快速生長期。再過些日子,這些蝦苗就會長大成熟,個頭足有手掌那麼長。

負責經營這片養殖基地的臺商劉華耀雖已年過花甲,但每天神采奕奕,勁頭十足。“你看,蝦苗們就生活在這裡,我來看看它們有沒有吃飽。”只見劉華耀蹲在池塘邊,用長桿子挑起水面下的一個圓形網兜,網兜裏蝦苗正在蹦蹦跳跳,好不歡實。劉華耀湊上去看了看,指著蝦苗背上的“紫線”告訴記者,這條線清晰可見,説明蝦的營養不錯;檢查完後,他將一塊碾碎的螺放入網兜,給蝦苗加餐。

20多年前剛來大陸時,劉華耀主要在東南沿海經商,為何會選擇來到川渝交界的小山村工作生活?“好山好水!”劉華耀快言快語,“養殖基地所在的薛灣村擁有獨特的深丘地貌,區內降水充足,又緊鄰瀨溪河,水質優良,適合發展水産業。”

不過,在內陸地區的農村養殖台灣大頭蝦並非易事。台灣大頭蝦在蝦苗階段需要使用海水培育,長到3至5釐米時才轉入淡水養殖。為解決沒有海水的問題,劉華耀每年要批發50噸海鹽,按照比例撒入水池,以此模擬海水環境。此外,溫度也是養殖台灣大頭蝦需要重點克服的問題。劉華耀表示,台灣大頭蝦只有氣溫在22℃以上才會進食,但川渝地區緯度比台灣高,保暖防寒很重要。

為了支援台灣大頭蝦養殖,當地政府通過多項舉措幫劉華耀消除後顧之憂:企業落戶瀘縣後,瀘縣臺辦為他爭取到了5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擴大養殖規模、規範養殖池建設;通過修建專用水管,7公里外的山泉水直接引入養殖場,讓蝦苗盡情享受甘泉的滋味;當地政府幫助修建的保溫大棚,讓劉華耀可以在相對寒冷的二三月份下苗,也可以在深秋後獲得豐收……

如今,劉華耀的養殖場每年産蝦10萬公斤。個頭大、肉質好、營養豐富,台灣大頭蝦在周邊地區成功打開銷路。“現在市場的售價大概在60多元一斤,但大頭蝦基本上還沒出水就被老客戶一搶而空,有時候想留一點用來招待朋友都沒‘余糧’。”劉華耀笑道。

為擴大産量,劉華耀正在推廣“稻蝦養殖”模式,即在稻田四週挖出一條3米寬、1.2米深的水溝,放入已經適應淡水生活的大頭蝦,以“稻蝦共生”的方式實現雙豐收。通過售賣蝦苗、向當地農民傳授“稻蝦養殖”技術,劉華耀幫助當地農民走上了致富。據統計,每畝稻田平均每季能産出100余斤的台灣大頭蝦,出售並刨去成本後能産生約5000元的收入,這樣的收成大大增強了農民參與養殖的積極性。

“要是到了8月,薛灣村的養殖場一下子就變成了臺式‘釣蝦場’,不少遊客專程從成都、重慶趕來釣台灣大頭蝦,好不熱鬧。周邊村民借助蝦場的人氣,通過開辦農家樂等形式獲得了更多收益。”劉華耀又在瀘州多地採取“企業+村集體+專合社+農戶”的合作模式,打造“水稻+台灣大頭蝦”種養複合基地項目,著力發展集田園觀光、休閒垂釣、互動體驗為一體的農文旅基地。

近年來,川臺農業合作發展態勢良好,“農林22條”“川臺70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給在川台資農企帶來實實在在的支援。2022年4月,四川首個“川臺鄉村振興合作試驗園”在瀘州揭牌,試驗園已吸引10家台資企業落戶發展,通過採用多方合力的合作模式,形成了台資企業健康發展、村集體增收、農戶獲益的共贏格局。這些都堅定了劉華耀創業的信心。

“川渝地區和台灣一樣,都是美食豐富、喜歡烹飪的地方。”劉華耀説,台灣大頭蝦在島內有數十種料理方式,如今引入大陸的西南地區,大家也根據當地飲食特點做出了川渝風味的大頭蝦,如豆瓣蝦、水煮蝦等。這樣的結合,不也是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體現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台灣大頭蝦裏的“川渝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