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中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 南海兩艘古代沉船遺址提取文物928件

國家文物局13日在海南瓊海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佈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考古最新成果。

據介紹,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使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獅子魚”號無人水下遙控潛水器,聯合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開展了三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探明瞭兩艘沉船的分佈範圍,獲取了沉船所在海域海底的地形地貌特徵,初步掌握了沉船遺址部分區域和重要位置的地層堆積和埋藏情況。

經考古調查發現,遺址保存相對完好,年代比較明確,不僅是中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

一號沉船遺址遺物包括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竹木器等,數量超10萬件,三個階段調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琺華等瓷器,以及醬釉陶器、銅錢等文物890件(套)。二號沉船遺址以排列整齊、堆疊有序的原木堆積為主,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蠑螺殼、鹿角等文物38件,另有少量陶瓷器、鉛錫器等。

“這兩處沉船遺址的發現,實證了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説。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標誌著中國水下考古從近海走向深遠海。據悉,國家文物局將加強與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協作,整體推進後續的考古、保護、研究闡釋和展示利用等工作,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利用貢獻中國案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國深海考古取得重大進展 南海兩艘古代沉船遺址提取文物92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