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感染科三項成果亮相歐洲肝病年會
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年會(EASL2024)暨國際肝臟會議(The International Liver Congress™ 2024,ILC 2024)于6月5~8日義大利·米蘭隆重舉行。西安交大二附院感染科黨雙鎖教授課題組涵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真實世界抗病毒治療研究,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機制與治療以及肝細胞癌的風險因素與機制研究等三項臨床和基礎研究成果亮相大會。三項研究成果分別從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與肝細胞癌的關聯、以及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飲食干預等方面,為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循證學依據和研究方向,為臨床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
黨雙鎖教授、李亞萍副主任醫師開展的TMF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Poster:FRI-430)這項多中心真實世界臨床觀察研究旨在前瞻性評估TMF對初治和經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為TMF在臨床應用中提供循證醫學依據。研究共納入194名符合標準的受試者,將CHB患者分為初治組(TN)和經治組(TE)。在48周隨訪中,TMF在初治組和經治組均顯示出較高的HBV DNA轉陰率和ALT復常率,療效不劣于TDF,並在經治組中顯著改善了腎功能參數,證明了TMF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次黨雙鎖教授團隊入選EASL年會的研究,是“卓越工程”的又一成果,其結果與此前已經發表在“肝臟,2023,28(1):100-104”的24周研究結果類似,不過研究時間更長,入組隨訪的患者人數更多,也再次印證了TMF在初治以及經治慢B型肝炎人群中強效的抗病毒作用。
黨雙鎖教授、王怡愷博士採用孟德爾隨機化(MR)和生物資訊學方法,探討了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與肝細胞癌(HCC)之間的關係以及關鍵基因LGALS3和PRKCD在HCC進展中的作用。 PBC增加HCC風險,LGALS3和PRKCD過表達可能促進HCC的進展(Poster:WED-116)這項研究表明,PBC顯著增加HCC的發生風險,而LGALS3和PRKCD的過表達與HCC的不良預後、腫瘤分級、淋巴轉移及腫瘤免疫細胞浸潤密切相關。這些發現為HCC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生物標誌物。
黨雙鎖教授、石娟娟博士、鄧江博士對限時禁食通過PPAR信號通路改善MAFLD(Poster:THU-279)的這項研究通過構建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模型,給予限時進食(TRF)和卡路裏限制(CR)進行干預,其結果顯示MAFLD大鼠停止高脂飲食後,體重無明顯變化,但肝臟脂質含量明顯減少;TRF、CR及TRF+CR均可改善大鼠的體重、肝脂質含量及肝臟代謝組;通過脂質代謝組學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其作用機制涉及PPAR信號通路、AMPK信號通路等。結合PCR技術檢測PPAR信號通路相關基因的表達情況得以驗證,初步證實TRF和CR可能通過該通路發揮治療MAFLD的作用。該研究結果為TRF改善MAFLD的臨床轉化提供新的策略和依據。(西安交大二附院)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