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

年內7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港股市場持續出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11日,年內有21家港股公司完成退市,其中7傢俬有化,1家主動撤回,13家被取消上市地位。

在業內看來,港股市場流動性承壓,不少中小型港股的估值偏低、融資受限,疊加需維持上市地位所需的成本,多重因素之下,部分公司萌生退意。

多家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近年來,港股私有化退市熱度不減。Wind數據統計,僅2021年至2023年期間,累計有51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今年以來,中智全球、錦州銀行、魏橋紡織、中國擎天軟體、松齡護老集團、永盛新材料、海通國際等7家港股公司已完成私有化退市。

此外,還有部分公司已在推進私有化退市進程。例如5月27日,華發股份公告,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以協議安排的方式對華發物業服務進行私有化,進一步加強業務協同。

4月2日,維達國際公告稱,亞太資源集團已經收到維達國際約90.98%已發行股份的有效要約接納。亞太資源集團預計將在今年8月份完成對維達國際的強制性收購,屆時維達國際將撤銷上市地位。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中國中藥、新秀麗、歐舒丹、華發物業服務、維達國際、中糧包裝、紛美包裝在內的7家港股公司在推進私有化退市。

流動性不足為主因

從私有化退市原因來看,主要包括股權融資能力有限,股票長期交易低迷且流動性不足,市值較公司資産凈值大幅折讓,節省維持上市地位相關成本、為股東提供以溢價出售退出的機會等。

例如,中國中藥在公告中提到,由於交易價格一直處於較低水準、交易量有限,制約公司融資能力,難以利用股權融資為業務發展提供可用資金來源,對公司的發展戰略提供支援。

從實踐來看,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的路徑通常包括全面要約收購和吸收合併等。例如,3月19日,魏橋紡織被山東魏橋紡織科技吸收合併,當日收盤後正式退市。

再比如,錦州銀行被遼寧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面要約收購,4月15日收盤後錦州銀行正式退市。“要約實施後,錦州銀行H股從聯交所退市,有利於節省與合規事務及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為可能進行的業務調整留出空間。錦州銀行亦能夠將原本用於與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資源重新分配至本行的業務運營。”公司公告稱。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高怡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H股上市公司選擇吸收合併方式私有化的優勢是可以實現100%私有化,確定性較高,但對於有特殊經營資質的公司一般不推薦吸收合併方式。全面要約收購可以保留公司主體資格,但需獲得90%以上獨立股東的接受方可申請退市,獲得有效接納的難度相對較高。”

從私有化退市的時長來看,通常在3個月到7個月之間。其中,要約價格是能否成功私有化的關鍵因素。要約方為爭奪收購,可能發起溢價收購。

“在可預見範圍內,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數量或呈穩定發展趨勢。其私有化後在其他市場重新上市,有機會重新獲得更高的估值。”高怡敏表示,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後,公司控制權相對集中,以退為進,可以更加靈活地佈局長期戰略,避免因作為上市公司而承受的市場預期壓力及股價波動風險,也可以就此輕裝上陣,通過資産重組、産業調整等舉措轉型升級,探索新的發展機遇。

劣質股加速除牌

目前,部分港股公司受到流動性緊缺、估值低、融資難等問題困擾。港交所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證券市場的平均日成交金額為1050億港元,同比下滑16%。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11日收盤,年內港股日均成交額為865.71億港元,同比下滑5%。

流動性趨緊的背景下,部分H股較A股出現大幅折價,也被認為是退市動機之一。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1日收盤,恒生AH股溢價指數為139.88。其中,AH股溢價率30%以上的有134隻。浙江世寶、弘業期貨、京城股份的AH股溢價率達到300%以上。

此外,港交所的強制除牌機制持續顯效,劣質股加速出清。港交所在2018年推出“快速除牌”機制,根據香港主機板《上市規則》第6.01A條和香港創業板(以下簡稱“GEM”)《上市規則》9.14A條,主機板上市公司若連續停牌超過18個月、GEM上市公司若連續停牌超過12個月,港交所將有權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今年以來,包括泰坦智華科技、無縫綠色、東正金融、百田石油、寶申控股等13家公司已被取消上市地位。從所屬恒生行業來看,涉及信貸、傢具、地産投資、樓宇建造、汽車零件等。

另據港交所官網顯示,截至5月末,今年港交所已對20家公司刊發除牌通知,其中包括17家主機板公司,3家GEM公司,預計後續仍有港股公司被取消上市地位。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年內7家港股公司完成私有化退市   本報記者 毛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