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過端午,爭看奮楫碧波渡(遼闊的大地 多彩的非遺)

“嗶——”一聲哨響,㵲陽河的沉寂被打破,一時間,鑼鼓聲、加油聲四起,一艘艘龍舟如離弦之箭衝出起點,槳板拍打水面,激起陣陣浪花。

6月10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一年一度的賽龍舟活動如期而至。穿城而過的㵲陽河兩岸遊人如織,熱鬧非凡。激烈的龍舟比賽、精彩的文化活動和豐富的非遺展演,讓各地遊客享受一場文化盛宴。

龍舟賽越辦越熱鬧

今年,鎮遠縣的賽龍舟活動持續3天,而對於造船師傅李啟發來説,他的“龍舟賽”在正月就開始了。作為縣級龍舟製作非遺傳承人,此次活動中傳統龍舟賽社區組的12條龍舟都出自李啟發之手。

“12個社區龍舟的龍頭各不相同,做完這些龍頭需要大半年時間。”一年前的秋天,李啟發便上山尋找適合做船的杉木,鋸好後妥善保存。“杉木不能春天砍,否則潮濕易長蟲;要選山腰上的,木頭更加結實。”李啟發説。

龍舟下水前,要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鎮遠縣較為完整地保存了相關傳統及儀式活動。”鎮遠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陶鐘麟介紹,“明代以前,這裡楚風盛行,很早就有賽龍舟活動。”2011年,鎮遠賽龍舟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鎮遠縣的龍舟賽越辦越熱鬧,有陸上巡遊、水上游江。“㵲陽河成為水上舞臺。”陶鐘麟説。

生活與龍舟密不可分

每到龍舟賽,許多在外工作的鎮遠人便會提前回到家鄉,為比賽做準備。

開賽前一星期,㵲陽鎮盤龍社區拉齊了隊伍,開始下水訓練。“各隊注意,插槳。”20多支船槳齊刷刷立起來。43歲的鄧木松是盤龍社區龍舟隊的教練,受父輩影響,他從小就與龍舟相伴。

在鄧木松的記憶裏,小時候,大人在水上劃龍舟,他和小夥伴就在岸邊跟著船跑,“等大人劃累了,龍舟就‘歸’我們了。”鄧木松笑著回憶。如今,當時的孩童們都已成長為龍舟隊的中堅力量,他們的生活與龍舟密不可分。

1997年,鄧木鬆開始參加各種比賽。他發現,如果隊伍裏的人不掌握技術要領,一個人劃得再好也沒用。經過慎重考慮,鄧木松決心做教練。“劃龍舟是一個集體項目,做教練可以將技術教給更多人,讓我們的隊伍更強大,龍舟賽也會更好看。”

傳統的鎮遠龍舟賽更強調“表演”,通過各式各樣的動作增強觀賞性。隨著隊伍的擴充、交流的增多,鎮遠龍舟賽也開始注重“競賽”部分。2015年起,鎮遠龍舟賽分為傳統組和競技組,競技組在上游更寬闊的水域進行,傳統組依然在古城內兩座橋間的水域比賽。“沿河兩岸景色優美,民居獨具特色,我們祖祖輩輩就在這裡划船,保留這裡的航道,不僅僅是為了比賽,也是為了再現過去的文化景象。”陶鐘麟説。

精彩活動豐富遊客體驗

過去,每逢龍舟賽,當地都會迎來眾多遊客,曾留下“觀者如堵”的記載。如今,端午假期就是鎮遠縣遊客最多的時候。“我家的賓館一早就被訓練的隊伍訂滿了,端午假期全城的賓館都處於滿房狀態。”除了當教練,鄧木松還經營著一家賓館,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是賓館生意最好的時候。

“龍舟賽是全縣的大事,人們踴躍參與,活動很多。”鎮遠縣文化館館長陳金國介紹,龍舟賽期間的系列活動已經成為展現鎮遠縣文化特色的重要平臺。

龍舟賽期間,陸上的節日巡遊活動精彩紛呈。長長的隊伍裏,各族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土家族吹嗩吶、苗族踩鼓、侗族踩笙,看得人眼花繚亂。“念大學時我就到過鎮遠縣,當時只覺得風光秀麗,這次端午節的活動很有特色,體驗感和參與感很好,讓我更了解這裡的文化了。”來自湖南的遊客肖悅從隊伍中接過一個福袋,滿心歡喜。

此次端午龍舟賽期間,鎮遠還設置了非遺活態展演和文藝專場秀,黔東南州各市縣也借此機會展現當地的民族歌舞和服飾工藝等。“借助這些活動,讓遊客的體驗更加豐富,也讓我們的文化被更多人了解。”陳金國説。文旅深度融合,鎮遠縣現已成為貴州旅遊東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2023年,鎮遠縣接待遊客820.0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1.81億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過端午,爭看奮楫碧波渡(遼闊的大地 多彩的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