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重慶彭水苗繡非遺傳承人李紹玉開辦工坊、創新産品 繡出家鄉美景 繪就美好生活

手指翻飛,絲絲縷縷,一幅苗繡便躍然眼前。在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記者見到了彭水苗繡非遺傳承人李紹玉。

“苗繡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單色繡素雅大方,彩色繡鮮艷活潑。它們各不相同,都美麗動人。”李紹玉説。

一次“一見鍾情”,李紹玉與苗繡結緣。“小時候在親戚家見過一幅苗繡作品,白底青線,特別漂亮。”李紹玉回憶,自那以後,她便開始學習苗繡。

2018年起,李紹玉牽頭創辦苗繡工坊,讓更多人加入非遺技藝的傳承中來。為了滿足現代生活需求,她的工坊生産香囊、胸針等實用小物件;為了更符合現代簡約審美,她摒棄了繡多繡滿的做法,在枕套、衣服上點綴些許圖案。不僅如此,她還繡彭水的山水,阿依河、九黎城、鞍子苗寨等景點成了可以捧在手中的苗繡裝飾畫,成品與照片一樣精細逼真。

除了開工坊,李紹玉還辦起苗繡培訓班。“之前我想開個廠專做苗繡,但缺人手,就想到開個班教些學生。”她説,“後來縣婦聯知道了,很支援,班就開起來了。”

來學習苗繡的,很多都是留守婦女,還有家庭困難的群眾和殘疾人。“學得不錯便可以留在工坊上班,補貼家用。”李紹玉説,大家都很積極,不少人都靠雙手“繡”出了一條致富之路。自成立以來,工坊先後開展苗繡技藝培訓20多期,培訓人員803人,解決居家就業200余人,實現年産值160余萬元。

李紹玉介紹,當地政府一直很支援她的培訓班,給學員提供生活、交通補貼,她還應許多鄉鎮的邀請前去教授苗繡。“越來越多人開始了解苗繡,學習苗繡。到目前為止,我已經教了2000多人了。”李紹玉説。

雖然李紹玉已經有了許多學生,苗繡工坊也頗具規模,但她仍不滿足。

“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小朋友,能參與到苗繡的傳承中來,從娃娃抓起,讓苗繡獲得更多關注。”李紹玉説。她還打算做電商,用苗繡描繪家鄉美景,用非遺幫助鄉親致富,讓彭水苗繡走得更遠。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重慶彭水苗繡非遺傳承人李紹玉開辦工坊、創新産品 繡出家鄉美景 繪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