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頂上國粹”秦腔盔帽 滿載戲臺錦繡雍容

頭頂珠翠盈盈環繞,在黑髮間閃爍粼粼銀光;珍珠微晃,顫巍巍一步三搖;流蘇絲線墜圓珠,垂于臉龐兩側如水滴流瀉腰間,隨身逸動、風韻婀娜……隨意一頂鳳冠,足以讓人驚艷。

每每看過秦腔戲臺幕前生旦凈醜的手、眼、身、法、步,待轉到忙亂的後臺,藏在衣箱裏的各色行頭的眼花繚亂程度絲毫不遜色于戲臺之上。而在一眾蟒袍、官衣、坎肩、斗篷、雲肩、箭衣、大靠、大鎧、鸞帶、絲絳、厚底靴、雲履、福字履之間,盔帽(頭戴冠冕統稱)的傳統製作工藝流程最為繁瑣複雜,蘊含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因而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鳳冠明珠掩藏于都城隍廟老街巷

許多外國遊客會從一眾皮影、剪紙、馬勺堆裏發現精美絕倫的秦腔服飾和盔帽,秒變“洋戲迷”,急不可待就要披掛起來體驗正宗中國文化。即便是金髮碧眼未曾裝扮,但頭頂有盔帽身上有戲袍,只要擺出端莊儀態,頓時便有了秦腔范兒,略見花旦、小生的風采。往往這時,妙不可言的中國風景總會成為最轟動最吸睛的一幕。第一次頭頂這種造型複雜、富麗堂皇的帽子,外國遊客在爭相拍照的同時會連連誇讚:“連頭頂的道具都如此華美,中國歌劇真是世界巔峰!”

20多年前,電影《大話西遊》熱映,趙季平為影片創作的插曲常常在影片的緊要關頭或轉場時炸裂般地冒出來,傾耳一聽,嗩吶、板胡奏出的激越音符皆源自秦腔片段。趙季平説:“當年我聽了導演闡述感覺墜入雲裏霧裏,不知如何是好,索性就用秦腔元素對應香港電影。”文化訴求相互之間的差異化所産生的化學反應是驚人的,片中紫霞仙子著鳳冠霞帔的形象令一代中國觀眾至今記憶猶新。她頂上的鳳冠和至尊寶的相公帽都來源於秦腔,更出自西安戲劇盔帽製作技藝傳承人韓小利之手。

沿西大街都城隍廟深處的窄巷裏轉三道彎,轉進一排上世紀八十年代常見的筒子樓,一間15平方米的簡陋工作室是韓小利平日裏做工的地方。描花、過稿、雕版、燙殼、彈絲、繃紗、淋粉、貼金、剪翠、串珠子、挂絳子……30多道繁複的工序就在屋內一張老舊的、不足一平方米的小矮桌上完成。工作室裏的光線暗淡、空間狹窄,天氣晴朗時韓小利會將小矮桌搬到室外的過道裏做活。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裡誕生的秦腔盔帽不計其數,也不知多少頂象徵秦腔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盔帽出現在易俗社、三意社、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甚至甘肅、寧夏、新疆的戲臺上。它們除了生動地與角色融為一體,在戲臺上光鮮示人,彰顯著秦腔的雍容之美、俏麗之美、威武之美、莊重之美外,還有一些走進了中國秦腔博物館,與硅像秦腔人物一同婀娜爭艷,成為靜默于博物館裏、精美絕倫的“頂上”風情。

“守藝人”續寫秦腔盔帽情緣

韓小利16歲起跟隨父親學做秦腔盔帽,一直信奉老輩人“慢工出細活”的老話,一做就是一輩子。戲曲服飾道具製作大同小異,按地域分為南北兩派,韓小利這一葉支脈向上追溯已有近兩百年曆史。

西大街上的都城隍廟近百年間一直是西安古老且陣勢龐大的小商品貿易集散地之一,針頭線腦、五金雜貨、服飾道具應有盡有,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拆遷改造,昔日都城隍廟熙熙攘攘人流如織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西安盔帽製作技藝第一代傳人白老先生手藝精湛,清末年間在都城隍廟街道上創辦了“福興白劇裝社”,秦腔所用樂器、服飾、道具、化粧油彩等等應有盡有,如有外地劇團到西安置辦戲箱,在這裡“一站式”便能辦理齊全。因為當年南方一代的師傅們裁剪戲服的技藝更高超,所以劇裝社的服裝大多從南方進貨。白老先生出身於掌握盔帽製作技藝的世家,因技藝出眾開門收徒,韓小利的父親韓炳傑14歲起便在劇裝社做學徒,學成後在都城隍廟後街上開辦了一家“建興劇裝社”,1950年公私合營併入琉璃刺繡廠(劇組社),後調入國營西安劇裝廠。16歲起,韓小利也子承父業學習盔帽製作手藝。後來,父子兩代人“關中帽子韓”的名號遠近聞名。改革開放後,韓小利租下15平方米的筒子樓辦起了工作室,時光長河一轉就是40年,這門手藝也漸漸傳給了侄子,秦腔盔帽製作也有了下一代繼任者。

老輩手藝人的匠心內化在對後輩手把手的教導傳承上,外化在賞心悅目的精美細節上。韓小利常“檢討”做活不如老父親那一代,“自愧”越做越粗放,遠不及父輩手工那般精細,紋樣也畫得粗糙。他拿出一頂父親在很多年前製作的從未佩戴過的盔帽向記者展示,但見八角結構堅固如昔,面上一層鮮妍鈷藍色的“剪翠”褪去只留下些斑駁痕跡,零星色澤如克孜爾千佛洞古龜茲國畫師筆下的壁畫。

記者掂在手裏,感覺這頂帽子沉甸甸的分量比現代帽子重一倍。韓小利説;“現在和過去用料不同了,當年的演員們更能吃苦,所以我父親只管用料更結實,一頂帽子甚至能供兩輩演員使用。”再仔細分辨,這頂帽子上的暗紋花樣線條比現代盔帽複雜多樣,連接處的網眼細微到甚至僅有一毫米,由此可見百年前製作工藝何等精湛超群。韓小利感慨道:“這頂帽子如今拿出來再用,起碼還能用30年。”

頂上風情如此精妙,也是秦腔劇種獨特韻味的一個切面,凝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於美術、雕塑、篆刻、造型、設計方面的審美哲學,其中包羅萬象的紛繁設計與精巧構造,讓人驚嘆于過去秦腔手藝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據了解,一頂盔帽要經歷雕、刻、挖、嵌、堆、塑、染、繡、扎、貼、膠、漆等30多道工序,視工藝複雜程度,最快兩三天、最慢七八天才能完成全部製作工序。

韓小利攤開一桌子的老式花樣零件給記者演示複雜的製作環節,其中不少老紋樣都是清代中期的樣稿圖案,一直反覆刻印到今天也從未走樣過。40多年來,他按照父親傳授的技巧畫圖,先將皮紙、麻紙打成的糨糊,連糊六層,製成紙板,然後在紙板上雕出想要的圖樣,俗稱“刻活”,圖樣包括龍鳳、蝙蝠、花鳥,還有纏枝紋、雲紋、龍紋等等,圖樣描畫到位,就開始在六層厚的紙板上刻製成鏤空形狀,這既考驗刀功更考驗繪畫功力。若非技藝爐火純青,刻出的圖樣線條就不流暢沒力度,龍鳳缺氣勢、花鳥少靈氣。

紋樣零件做好了,還要加一層鐵紗,俗稱加紗。不僅僅能將花樣零件拼合起來,而且鐵紗半透,網格細密,影影綽綽中透出一種刺繡效果。紙板零件連接完畢之後開始用烙鐵進行燙殼,經過這一步,就徹底將平面的紙板塑造成三維立體的帽子。這項工序沒有任何模具,靠的全是製作者多年的經驗和技巧。帽殼燙好能夠立得住,在邊緣卡上包一層油紙的鐵絲固定結實,緊接著將整塊絲綢均勻地繃在殼上,進入最複雜的淋粉環節。韓小利通常將皮膠熬化,用籠布擠壓過濾後加入曬乾的熟土快速攪拌,裝入淋粉包內通過梢子堆塑在帽子上,再用一雙巧手塑造成立體花紋。有些王侯將相的帽子,還需貼上金、銀箔令帽子看上去金碧輝煌。盔帽最高難度的傳統工藝為點翠——選擇翠鳥後頸羽毛中最美麗的鈷藍色,有層次有技巧的裁製成細密花紋,並置於盔帽紋樣內,這對於手藝人的手法要求極為精準。如今,翠鳥受國家保護,這項傳承數百年的工藝改用綢緞來替代。根據人物身份不同,有些鳳冠需要大量點綴玻璃珍珠,有些鳳冠需要點綴製作好的絨球、珠花。珍珠可以買現成的,而絨球卻極費工夫,需要提前用真絲製作。

百人百帽百樣態的“身份標識”

每位秦腔人物服飾穿戴都有嚴格的程式規範,頭頂盔帽在不同戲份裏也各有各的主人,就像能夠一眼識別的“身份標識”系統。

劇情不同、身份不同,秦腔人物頂上盔帽形制各有所長,成為演員們俏臉上的點睛之筆。唐代崔令欽《教坊記》裏有關於當時梨園教坊中寶花冠、珠冠的文獻記錄。這冠在秦腔劇種裏便是硬質帽盔——鐵絲編骨架、外殼裱絲綢,有些瀝粉描金,有些插滿絨球,有些珠子盈光微顫,彩穗垂如柳條,其中包括夫子盔、七星額子、鳳冠、都督盔、硬羅帽、硬包巾、霸王盔、金相帽、王帽、大額子、帥盔、紗帽、武士盔、差女梁子、信子盔、八角盔、霸王盔、七星額子、二郎叉子、硬羅帽、紫金冠、紅英帽、黑相帽、綠夫子盔、金刁、黑蹬等累計百餘種。

以最簡單的紗帽為例,一般突出戴帽者的文官身份,帽翅形狀的不同,身份各有不同。比如《周仁回府》裏周仁一角,帽子兩側有方形帽翅,這種紗帽經演員磨煉,能耍出秦腔劇種裏最知名的絕活帽翅功。還有一種兩側有水準細條狀帽翅的紗帽,為《鍘美案》裏包拯所屬。

最為複雜的頭冠為鳳冠,通常屬於旦角裏的皇后,比如《五典坡》中《大登殿》一折裏王寶釧所戴頭冠便極盡繁複,滿頭珠翠微顫、珍珠流蘇擺蕩,華貴雍容至極,文字難以形容其精妙。宮女們頭戴冠冕叫作差女梁子,綴有絨球、穗子。盔帽既體現了人物所處的階級地位,又將傳統工藝的精湛淋漓盡致地展現于戲臺,王寶釧這一形象從頭面到大鳳冠的變化,包含人物身份年齡的一系列變化,暗合著從《飄彩》《別窯》《探窯》再到《大登殿》之間18年曲折離奇的故事。

七星額子則為女將必備,頭頂有兩層大絨球,每層 7個,呈折扇般的半圓形,通常用來彰顯類似《楊門女將》裏女將穆桂英的颯爽英姿。夫子盔一般為男將所戴盔頭,比如趙雲就頭戴白夫子盔。呂布也為主將,但這一角色頭戴紫金冠,也叫太子盔。分前後兩扇,前扇為額子,飾以絨球皮珠,正中為篆壽字牌,後扇圓頂之上也以絨球皮珠裝飾,左右為遊龍形垂耳、下挂大穗,尾碼小穗一排。紫金冠頂可插兩根兩米長的翎子,在《呂布戲貂蟬》裏就有一齣極為驚艷的翎子功片段,耍起來如走筆遊龍、金蛇飛舞,每一個瞬間都令人難忘。這是秦腔盔帽作為特殊道具,為劇情人物專門設計的絕活。

山西廣勝寺內元代戲劇壁畫“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作場”復原了一幅民間元曲上演的場景,演員們全副裝扮,不僅頭戴紗帽、盔頭,還包括文生巾、僧帽等式樣為軟質巾帽,從側面表明元曲行當之豐富。軟帽大多以布褶為胎,外裱彩緞、平絨等布料,繡花、平巾裝飾,綴少量珠花、絨球、彩穗等,或無裝飾,多為帝王官吏所著便服及平民百姓戴用,如學士帽、五角巾、相公帽、鴨尾帽、軟羅帽、將巾、羌人帽、軟扎巾、草帽圈等。

以盔帽為代表之一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細微之處所彰顯的工匠精神,是一代一代手藝人們在完善技藝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印鑒與復刻,對“中國製造”卓越品質的追求。慢工出細活的手藝人歷經時光淬煉,早已在歲月年輪中成為“守藝人”。因此,不管是在絲路國際藝術節上、在哈薩克文藝交流演出上,還是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的“文化陜西”旅遊推介會上,這些“中國製造”總會驚艷全場,成為外國友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記者 職茵

來源:西安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頂上國粹”秦腔盔帽 滿載戲臺錦繡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