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為黃土“把脈”

——陜西科研團隊在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勇擔重任

“黃土結構疏鬆,具有濕陷性、振陷性、崩解性,易發生滑坡、塌陷、泥石流等重大災害。因此,必須解決黃土地區大型工程的防災減災問題。”5月1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王家鼎説。

多年來,王家鼎像“土”郎中一樣,帶領團隊為黃土地“把脈”,與災害搏鬥,與時間賽跑,為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近日,王家鼎率領團隊申報的“特殊岩土體小變形大風險智慧化監測防治技術及中外工程應用”研究成果獲得2023年度陜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而這,只是他投身地質工程研究數十年來取得的眾多成果之一。

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2004年,中國開始進入高速鐵路大規模建設時期。鄭西高鐵是我國在黃土地區建設的第一條高鐵線路。

在大面積濕陷性黃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為了解決高速鐵路機車振動引起的路基沉陷問題,原鐵道部公開招標這一重大科研項目。

有著多年黃土性能研究經驗的王家鼎,立即牽頭西北大學團隊提供標書,以論證清晰、數據嚴謹高分中標,獲得院士評委的一致好評。

“一位專家説,把項目交給西北大學團隊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他們在家門口研究黃土,真正把問題説透了。”王家鼎回憶。

項目緊急,任務艱巨。中標後,王家鼎帶領團隊成員奔赴工程建設一線。他們在從鄭州到西安的500多公里線路上,對每個重點路段進行勘探、採樣、測試。整整兩個月,王家鼎沿鄭西線跑了3趟,有時驅車,有時步行,取回的土樣堆滿了學校地質學系的後院。

沒有前人的經驗,沒有參考的數據,團隊日夜奮戰,對每一個重點路段的土質進行檢測論證,終於拿出了國內第一份濕陷性黃土地基的動力特性與設計參數報告。

“我把設計參數交上去的時候,手止不住地顫抖。我們要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我深知這份數據的分量!”王家鼎説。

實踐證明,王家鼎團隊為鄭西高鐵的設計和施工提供了精準可靠的技術支撐。

隨後若干年,大西高鐵、寶蘭高鐵、鄭太高鐵的設計,都有王家鼎團隊的身影。團隊還獨立承擔了黃土邊坡失穩(滑坡)研究、黃土路基振(震)陷研究、黃土濕陷研究等科研項目。

王家鼎在研究中創新了機車振動引起黃土路基振(震)陷理論,首創了深部黃土濕陷的岩橋(古土壤層)滯後塌陷理論,提出了柔性生態護坡工法及邊開挖邊防護理念等。

為攻克黃土振動促滲的定量測試難題,王家鼎率領團隊在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的資助下,自主研製了中國首臺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的振動促滲儀。利用該儀器進行大量試驗後,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振動和水聯合作用對黃土邊坡的促松、促裂、促滲和促滑機理,刷新了黃土滑坡成因理論,填補了該領域的研究空白。

“遊目騁懷莽隴原,鐵龍飛過不黃天!”有著詩人情懷的王家鼎在寶蘭高鐵通車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與黃土“較勁”的“土”專家

王家鼎出生在藍田縣。高中時期,他最喜歡聽堂兄講自己在青海地質隊的故事。堂兄口中的壯麗山河、奇妙經歷,化成了他對地質專業的無限憧憬。

1979年,王家鼎考入西安地質學院(現長安大學)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畢業後又考入中國科學院蘭州地震所,攻讀地震工程專業碩士。

工作後,王家鼎手拿地質錘,常年奔波在大西北,背包裏裝的是黃土,辦公室堆的是黃土,身上也沾滿了黃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成了同事們眼裏的“土”專家。

走過戈壁荒灘,攀過懸崖峭壁,王家鼎深入研究黃土的構造原理,為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與災害搏鬥、與時間賽跑是家常便飯。

在王家鼎28歲那年,有一次,他攀在懸崖壁上勘測採樣遭遇懸崖上方塌方,滑落的土石瞬間將他返回的路線淹埋……千鈞一髮之際,同事們緊緊拉住繩索,硬是將他從滾落的土石中拽了上來。回想起這次遇險經歷,同事們至今仍心有餘悸。

黃土高原的土質疏鬆,生態脆弱,暴雨常會引發土崖崩塌。每次看到這樣的自然災害給當地群眾造成生産、生活困難,王家鼎心裏就無比難過。他常常因此而自責,恨自己沒有拿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自責和責任,不斷鞭策著王家鼎。數十年裏,他與黃土“較勁”,與自然災害抗爭,不斷突破一項又一項科研難題。他在水-力耦合下黃土災害地震滑坡、振動促滲、濕剪促滑等關鍵理論和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後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究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10余項。

攻克黃土中的“疑難雜症”

鄭西高鐵、大西高鐵相繼順利通車後,王家鼎又率領團隊投身重載鐵路工程。“最重的重載機車如何行駛在最軟的地基上?”面對這一新難題,王家鼎選擇迎接挑戰。

我國第一條按照30噸軸重重載鐵路標準建設的瓦日鐵路2009年開工建設。該線路經過多處滑坡、溜塌、採空等不良地質發育區,建造隧道時易發生變形與塌方,難度很大。

基於多年對黃土地質結構的研究,王家鼎研製出一種特殊探頭。這種探頭可以識別和預報圍岩涌水塌方,能有效解決特殊地層隧道的災害感知技術難題。

當施工推進到呂梁山脈時,建設人員遇到了重大難題:鐵路邊上的一處滑坡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滑動面,若採取避繞處理,需增加13億元的鉅額投入。

王家鼎到現場反覆勘測後,將目光鎖定在一處山溝。為尋找“癥結”所在,王家鼎在腰間綁上安全繩,沿著陡峭的崖壁下到40多米深的谷底。憑著獨到的經驗,在刺骨的寒風中,他終於找到了滑動面。

“這就像是沒有明顯症狀的疑難雜症。要找到病根,只能憑藉醫生的經驗。”王家鼎説,“能為國家節省13個億,我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王家鼎解決過許多類似的問題。在建設單位眼裏,只要他到工程現場“出診”,就沒有治不好的“怪病”。

多年來,為了攻克黃土中隱藏的“疑難雜症”,王家鼎帶領團隊與國內外多家設計施工單位合作,形成了黃土災害預防的多項關鍵技術,不僅填補了行業空白,還服務了國家的重大需求。2020年,王家鼎團隊與中國鐵路設計集團、中鐵十七局和中鐵西北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重大工程黃土災害機理、感知識別及防控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王家鼎帶領團隊不斷貫通産學研用,將科研成果直接應用到大西高鐵、巴基斯坦輕軌、晉中南和蒙華重載鐵路等國內外20多條鐵路和機場的建設運營中,産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團隊獲得“菲迪克獎”“越南政府榮譽獎”“寮國政府榮譽獎”及“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等國內外工程大獎。

“所有的成果都是集體的功勞。”記者採訪時,王家鼎這樣説。他謙遜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作風令人敬佩。本報記者 呂揚 通訊員 郭曉燕 李琛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為黃土“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