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iluchina.com.cn/templates/siluchina/china/images/china-logo.png)
“望見長城,就到了家”,人民日報聚焦甘肅嘉峪關村
甘肅嘉峪關關城下,立關城而環顧,關外野曠天低,關內田疇翠綠,村民寬敞的磚房和小樓,整齊地排列在柏油路兩側。
生於關城下,長在長城邊,藺晶打小就聽父輩們反覆講,“望見長城,就到了家。”村裏人説,自明朝建起關城後,就有了村。又説,村因長城而生,人靠長城而活。
小時候,他見長輩們農事再忙,也要無比上心地巡護。長大成人後,南下幾千里,做了廚師長,在別人口中,他還是“長城下來的人”。
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藺晶遇到過一位華僑。當對方得知他來自嘉峪關時,一下來了興致,關城有多高、長城是啥樣……問題一個接一個。藺晶不無感慨,出門在外,自己不再是自己,而是“嘉峪關”。
那年年底,藺晶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村子。看到高聳的城樓下,城墻的缺口撫平了、裂痕彌合了,這還是當年的“土墻”嗎?這是兒時對萬里長城的想像呀!
父親告訴藺晶,他外出後沒多久,政府又啟動了一輪長城保護維修。村裏的老少爺們積極參與,牽著毛驢拉土、擔著桶子挑水,幹了兩年多,修“活”了先人們建起的長城。現在,每天都有外地人前來參觀,汽車多到數不過來。
藺晶決定返鄉,開辦起了全村第一家農家樂,家、店一體。在外的經歷,開闊了藺晶的眼界,起手就是“餐飲+住宿”,8間客房乾淨亮堂。他丈量過,出家門左拐,走700余步,再右拐,走100余步,就到了關城。
2013年後,藺晶的農家樂就成了“網紅店”,客人不絕。他將家裏的民宿改造升級,增加床位、安裝空調、提高檔次。“去年4月到10月,40間客房沒有一間房是空的。”説話間,藺晶的電話響了,遊客預訂了3間客房、一桌飯,中午1點左右到。
長城雄姿再現,遊客越來越多,嘉峪關村80%的勞動力聚在了旅遊等産業,現有農家樂18家、農家旅館10家。2023年,嘉峪關村每人平均收入較2019年提高了8000多元,達到了2.8萬元。
漫遊在嘉峪關村,一步走過600年。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內城、外城、甕城,城樓、垛墻、甬道,長城凝固了時間,藺晶也有了新身份——長城沿線三鎮的旅遊協會會長。
5月20日,他趕了個時髦,牽著妻子的手從馬道上關城,兒子緊隨其後。藺晶説,妻子第一次來嘉峪關,他們就是這樣登上的關城。
藺晶一邊走,一邊對兒子不停地説,説的是父輩們當年對他講的老“話”:村因長城而生,人靠長城而活……講到激動處,揮舞的雙手像在指揮一場交響樂。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望見長城,就到了家”,人民日報聚焦甘肅嘉峪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