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多年實踐經驗 融合專家集體智慧 中國敘事醫學專家共識發佈
日前,敘事醫學發展研討會暨中國敘事醫學專家共識(2023)(簡稱“共識”)發佈會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共識的編寫與發佈,標誌著我國敘事醫學發展進入新階段。”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等高校和醫院的專家和學者,就敘事醫學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與交流。本次研討會由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敘事醫學研究中心主辦。
“患者”變成“患方”
此次會議發佈的共識,分為“敘事醫學的概念和價值”“敘事醫學實踐”“敘事醫學研究”三部分內容,共21條推薦意見。
“這是敘事醫學在國內推廣、運用、實踐多年經驗的總結,是各位專家、廣大臨床工作者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敘事醫學中國化的重要標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二級巡視員徐長順説,“其發佈,對推動敘事醫學在臨床工作中的全方位運用、推動醫學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對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實現人民為中心的健康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表示,傳統認知中,醫學由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三大版塊組成,敘事醫學是最近十餘年在國內發展興起的新事業。“提出敘事醫學,並不是要發展另外一种醫學,而是要強調敘事在醫學中的重要性,醫者在工作中應該重視敘事。”他説。
敘事醫學2011年被正式引入中國後,不同專家基於各自的實踐經驗和理解,對敘事醫學的定義有不同的認識,並加以本土化修正。比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首席專家淩鋒認為,敘事醫學是跨越了文學、心理學、認識論、美學和各種後現代理論的交叉學科。還有許多人認為敘事醫學是人類重新認識身體和心靈、痛苦和疾病、生命和死亡的潛力巨大的工具。
對此,共識主編、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郭莉萍表示:“我們要有自己的本土化概念。敘事醫學的對象不僅僅是醫務工作者、醫院的管理者,還有患者,還有家屬。共識裏面我們很少講‘患者’,更多是在講‘患方’,因為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家庭是患者背後的重要支援力量。我們不管溝通什麼,都是在與一個家庭溝通。所以説,我們把敘事醫學的對象擴展了。”
實現醫患和諧
醫學的本質是防病治病,維護或恢復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天然具備人文屬性。人類文明最初的標誌就是“一段癒合的股骨”。然而,近年來,基於認識和教育的偏差,以及醫療技術主義的興起,醫學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這成為醫患失諧的重要原因。
“醫學人文需要具象化、可落地的方法,而敘事醫學就是那個方法。”郭莉萍認為,作為醫學人文落地的工具之一,敘事醫學借鑒了文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框架,研究和指導臨床醫患互動的過程、內容和方法,並強調醫患溝通的重要性——醫生通過了解患者的獨特故事,有利於把握患者的情緒變化、日常經歷、對未來的看法,提供更好的、更精準的醫療照護,從而提高治療的成功率。
因此,敘事醫學對醫患雙方都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説,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彌合醫患分歧、實現醫患和諧的任務。
“一方面,醫務人員要關心、關愛患者,幫助患者解決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並對患者開展疾病和死亡教育,讓患方客觀、理性地面對醫學的‘能與不能’,理解生命和人生的意義,並通過醫患共同決策得到最合適的診療。”共識的推薦意見5提出,“另一方面,患方的正性反饋是醫務人員的價值體現,能極大提升醫務人員的職業成就感,有利於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正如浙江省腫瘤醫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朱利明所説:“患者是我的老師。跟患者深入溝通後,我就在思考,如果我罹患了他/她那個疾病,我能夠像這些優秀的患者那樣勇敢、頑強、樂觀嗎?我能夠跟疾病進行積極的抗爭嗎?通過共情,我們就可以跟患者共同感悟人生,共同成長。”
直面行業“三問”
在北京,敘事醫學的實踐工作在22家市屬醫院得到了深入推進。
比如,2023年,北京市醫管中心舉辦了北京市屬醫院首屆平行病歷競賽——在全國尚屬首次。通過院內敘事醫學培訓、遴選等環節,22家市屬醫院近千名醫務人員紛紛撰寫平行病歷,100多篇優秀平行病歷脫穎而出。
“組織平行病歷比賽的過程,既是一個啟發和引領醫務人員自覺撰寫平行病歷的過程,也是一個深化醫院管理者思想認識的過程,為敘事醫學工作的進一步推廣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徐長順説。
“真正要發展好敘事醫學,僅有理論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實踐,運用敘事這種文學手段,去感應、理解患者的苦難與悲痛,為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受到醫學的溫度和醫者的關懷。這才是敘事醫學向前發展的最大動力。”韓啟德表示,未來,敘事醫學要在實踐中直面行業“三問”:一問能否使患者受益、減輕痛苦;二問能否使醫生共情、有獲得感;三問能否使學科蓬勃發展,成為有中國特色的敘事醫學學科。
此外,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數據對醫學越來越重要。韓啟德表示,人工智慧雖然不能取代人類,但可以成為我們應用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好人工智慧解讀患者故事、觸達患者情緒,讓大語言模型成為醫師的工具,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總結多年實踐經驗 融合專家集體智慧 中國敘事醫學專家共識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