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潤匠心 非遺煥新生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商洛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聚焦非遺項目傳承發展涉稅需求,借助“稅惠到坊”服務平臺,積極組建稅宣志願隊伍,到府宣講稅惠政策,落實落細稅惠政策,讓稅惠紅利直達非遺企業主體,助力非遺文化煥發新生。
柞水漁鼓:唱響稅宣“好聲音”
“漁鼓本是一根竹,長在終南山頂頭。張老駝斧來砍倒,李老拿鋸鋸兩頭。蔸子文王做了八卦,杪子太公做魚竿。中間裁了個3尺3,留了那個懷中竹做魚竿。3尺3寸又裁7寸,最後又做了陰陽板。還剩了2尺6,做成漁鼓訪賓朋……”這是《漁鼓源》中的一段唱詞。
一直以來,陜西境內都有“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柞水漁鼓”的説法,柞水漁鼓又叫柞水道情戲,是一種民間説唱藝術,傳承千年,歷史悠久,曲藝形式、聲腔派別獨樹一幟,是陜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柞水也被譽為中國漁鼓文化之鄉。
商洛市稅務部門依託柞水漁鼓這一表演形式,將稅費優惠政策、稅法宣傳等用“道情”的曲韻重新填詞改編,將專業的涉稅知識與活潑押韻的曲藝文化相融合,打造“漁鼓説稅”品牌,用傳統民俗説唱的形式唱響稅法宣傳“好聲音”,讓稅收政策在地方特色土壤中孕育發芽,進一步推動稅收法治建設,提升全社會稅法遵從度。
“作為非遺傳承人,很榮幸能夠參與到稅法宣傳中來。稅務部門在稅收政策上給予了我們大量支援,‘稅宣+漁鼓’不僅讓漁鼓煥發了新的活力,也讓稅法宣傳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雙贏的效果。”柞水漁鼓非遺傳承人葉正印表示。
杏坪皮紙:展現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進杏坪鎮皮紙作坊,非遺傳承人陳國忠正在向稅務幹部演示純手工古法造紙技藝。經過入池攪拌、蕩簾撈紙、上墻風乾等二十余道工序,一堆堆原材料逐漸顯露皮紙雛形。
杏坪皮紙,源遠流長,歷經百年傳承,“杏坪皮紙手工技藝”于2013年9月被列為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皮紙工藝複雜且勞動強度大,缺錢缺人一直是皮紙技藝傳承中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非遺技藝傳承,稅務部門定期組織稅務幹部到府宣傳稅惠政策,手把手輔導我們進行納稅申報、解答涉稅問題。”陳國忠説,“現在在家就能進行納稅申報,手機上就能開發票,真是省心又省力”。時下,堅持皮紙技藝村民有40多戶80多人,年産皮紙500萬張,戶均收入7至8萬元,製作皮紙已成為當地村民的重要謀生手段之一。杏坪皮紙産業的蓬勃發展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大家奔向美好生活的勁頭更足了。
盤龍七片:研發提質 向“新”而進
盤龍七藥酒技藝是商洛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其相伴相生的“盤龍七片”屬於“秦藥”中的優勢中成藥,産品遠銷海內外,在中成藥領域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陜西盤龍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盤龍七片”全國獨家專利,是一家集“種、研、産、供、銷”全産業鏈佈局的“國家重點中藥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陜西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年納稅額近7000萬元,是柞水地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當地稅務部門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通過“數據+政策”精準匹配企業需求,組建“稅務管家”團隊,提供“業務快辦專辦”的“陪伴式”服務,實現“政策找人”“應享盡享”,助力“規上”企業做大做強。針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重點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開展“一對一”精細化輔導,促進先進設備生産應用和更新改造,加速推動新質生産力,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2023年,企業共用受政策紅利1777.69萬元。
“在我們自主研發的路上,多虧了稅務部門高效、貼心的服務,瞄準企業發展堵點‘舒筋通絡’,減稅降費為我們吃下了‘定心丸’,企業向‘新’而進的發展信心更足了!”盤龍藥業負責人孟重表示。(通訊員 韓雪 崔濤)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