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鳳縣:用科技之力守護野生動物多樣之美

你可曾見過黃喉貂排成“一”字趕夜路,野豬一家集體出動喝水覓食,紅腹錦雞十幾成群“開大會”,“傻狍子”、林麝在林間蹦蹦跳跳,羚牛、黑熊山野獨自覓食……在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些都被看得一清二楚。

“看,這是我們拍到的一隻林麝,它是只母麝,因為沒有獠牙。這是一隻黑熊,還有黃喉貂、紅腹錦雞,鬣羚我們都拍到過……”坐在監控中心的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強建偉如數家珍,一 一給記者展示著近幾年保護區拍攝到的各種國家級一、二級保護動物。

據了解,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鳳縣境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境內種子植物有1407種、野生脊椎動物達311余種。根據 2021 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國家 I 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12 種,國家 II 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 28 種。  

近年來,鳳縣從紅外相機、無人機、視頻監控、智慧掌上巡護設備等現代資訊技術那裏借來翅膀和眼睛,用科技加持野生動植物智慧保護體系守護野生動植物多樣之美。據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辦主任畢伍照介紹,“目前保護區內已布設紅外相機150余臺、自組網紅外相機24台,在林間24小時定點拍攝。這種數字手段效率更高,收集的資訊更詳細,準確,可在安全距離之外對野生動物進行非侵入性監測保護,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擾。”

不僅地面充滿科技范兒,空中的無人機也是保護區智慧野生動植物保護體系的一部分。無人機定期空中作業實現對保護區更大範圍野生動物追蹤、火情監測、應急處置,提升了保護區空中生態感知能力,也能夠及時發現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遏制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環境的擾動。

守護綠水青山中的萬物生靈,是一代代護林人的責任與使命。如今,通過科技賦能野生動植物保護,他們有了更多更好的數智護林“法寶”。這些“法寶”讓鮮少人見的“動物隱士”變為了大螢幕前的“常客”,讓我們更多地看到了動物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也為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織就一張“天羅地網”,給盜獵者以強大的威懾。

陜西紫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負責人喬衛國説道,“野生動物保護是一項長期且具有科學探索意義的工作,涉及的領域廣、範圍大,而且野外環境複雜多變,只有借助科技的力量,我們才能夠長期監測深山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有效提升野生動物監測保護工作效率,實現‘看得到動物,管得住人’。”(通訊員 孫文芳 白星利 郭政霖)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