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我們與山海有個約定”

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有這樣兩位留學日本、回國創業的海歸:一位是畢業于高知大學的朱文榮,他熱愛海洋,破解了滸苔養殖技術難題;一位是畢業于多摩美術大學的韓正樹,他與山林作伴,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融于青山綠水。山海之間,記錄著他們的青春夢想。

把小滸苔做成大産業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滸苔采收的旺季,在象山縣黃避岙鄉,沿著海邊灘塗,朱文榮正在仔細查看滸苔長勢。岸旁,村民正在翻看晾曬整齊的一排排滸苔。看到朱文榮來了,倆人熱絡地嘮了起來。

“徐阿姨撈滸苔有些年頭了,每年光這一項能多六七萬元的收入。”朱文榮對記者説,附近村民像徐阿姨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增收致富。

十餘年間,朱文榮一頭“扎”進了象山港周邊的漁村裏。他的身影在灘塗泥濘地和工廠實驗室之間奔波。憑著一股不放棄的韌勁,朱文榮把原本不起眼的小滸苔做成了大産業。

與滸苔結緣,是因為當年的留學經歷。在高知大學學習時,朱文榮的專業是滸苔研究。在當時的日本,每公斤滸苔粉價格不菲,朱文榮在回國考察滸苔生長情況時發現,在象山,這些長在灘塗上的滸苔並不是啥寶貝,時常被蟹、貝養殖戶捨棄。這個青年人發現了商機。

2006年,帶著在日本打工攢下的10多萬元,朱文榮決定回國創業,從事海藻養殖、加工、出口及産品開發。由於認識不少日本滸苔經銷商,回國創業的第一年,朱文榮就打開了曬乾滸苔的銷路。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野生滸苔生長期只在每年的1月至5月,産量不夠怎麼辦?“滸苔養殖”的想法漸漸浮現。

經過反覆試驗,朱文榮帶領團隊慢慢掌握了使用海洋深層水進行海藻養殖的方式,讓本來只能在平面上進行的海藻養殖,能夠在立體空間中進行。

在朱文榮團隊的陸基化養殖基地裏,可以看到滸苔懸浮于水中,不需像在海裏時附著于灘塗或礁石。“利用孢子集塊化技術,可以在繁殖期間對滸苔進行處理,使根部與根部互相附著,從而實現懸浮生長。”朱文榮説。

青年設計師田園築夢

10年前,在象山縣新橋鎮廟前楊村,還在大學三年級的韓正樹就對老家閒置的房屋做了翻新改造。如今,這棟從小藏在他記憶深處的村中老宅煥然一新:白色的二層小樓、明亮的玻璃天井、原木色手作櫃子……韓正樹把這裡變成了設計團隊的工作室。清新雅致,是走入這間宅院時的第一印象。

1992年出生於象山的韓正樹,自幼便對藝術與設計情有獨鍾。大學期間,他將自己老家閒置的房間作為改造對象,進行了實驗性住宅改造設計。畢業後,韓正樹前往日本深造,研究生期間,他以“空間活化及地域再生設計”為課題,對家鄉象山進行了課題研究,深入調研了象山的地域環境和文化特色,並在研究生的畢業創作中以家鄉漁村的再生計劃為題做了設計提案。

2019年研究生畢業後,韓正樹回到家鄉,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設計師一起先後成立了兩間(寧波)文化有限公司和未命名建築設計事務所,致力於將設計理念與當地文化相結合,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作品。“我們團隊成員裏有四名都是留學回國的,我們都覺得建築的核心是人,團隊的核心也是人。談起創業,大家可以説是一拍即合。”韓正樹説。

幾年裏,韓正樹工作室的設計項目在社區、工廠、鄉村民宿都有體現,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案例,是對浙江台州一家鄉間民宿的改造。“得到業主的項目邀約後,我們就頻繁來往于工作室和項目地。”韓正樹説,為了更好地呈現項目的落地效果,項目啟動實施後,他與兩名創業夥伴背著睡袋就住進了村子。

“整個場地原本是村莊的一部分,天然景觀很美。我們當時就想到可以打造一個向內空間,民宿外部風貌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相融,向內則是不一樣的空間層次。”設計方案幾易其稿,幾個青年人最終用誠意滿滿的作品打動了業主,成功拿下了項目。

説起這家鄉間民宿,韓正樹掩飾不住興奮。極簡的風格、純粹的筆觸,山谷與村落間的一草一木成為天然點綴,工作室成員還收集了村中的瓦片、木材、陶罐等物品,讓它們以新的形式散落于四處,給整體環境更添鄉味野趣。韓正樹説,項目完成後,整個團隊對於設計又有了新的理解。“一個成功的鄉村項目需要考慮人們的實際需求和體驗,而不僅僅依賴於物理空間的設計。”他説。

在創業路上成長 

如今,朱文榮將目光投向了更寬廣的田野。如果説,最開始吸引朱文榮來到象山農村的是滸苔,最終讓他紮根於此的則是田園村落間的蓬勃生機。

依託土地流轉,朱文榮打造出了鄉村田園綜合體 “裏海荷塘”和民宿“安瀾別院”,很受遊客青睞。“我想讓前來遊玩的顧客在這裡有家的感覺。”朱文榮説。

近年來,朱文榮更加注重通過項目有效對接當地農業産業,把觀賞體驗與經濟增收有機結合,水稻田裏養起了魚、蝦、青蟹、大白鵝,既推出高品質農副産品,又提高了稻田綜合效益。

2023年2月28日,在黃避岙斑斕海岸線廣場,當地西滬港一年約2340.1噸碳匯量以每噸106元的價格成交。這是全國首次以拍賣形式進行的藍碳交易,現場拍賣的藍碳,來自西滬港“西滬三寶”,包括海帶、紫菜以及滸苔。

作為交易賣方之一,朱文榮創辦的公司出售了2022年滸苔碳匯量246.1噸。

“通過藍碳交易,可以更好實現生態産品價值的提升。”朱文榮説,成交的費用將繼續用於後續滸苔養殖和固碳機制研究,他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人關注當地的藍碳經濟、海洋經濟。

今年4月底,寧波創業創新風雲榜發佈,韓正樹榜上有名。當地這一大學生創業新秀評選自2008年開始,至今已連續舉辦16年,累計評選了159名大學生創業新秀。韓正樹説,入選這一榜單,對他和整個團隊來説都是一種鼓勵。

年初,韓正樹在原工作室附近又租了三棟閒置房子,計劃在6月進行集中改造。他説,希望自己的經歷能鼓舞更多想要返鄉創業的設計師,讓大家一起助力家鄉發展。“工作室成立幾年裏,我們的一些設計理念也在更新、調整。設計師與項目其實在‘教學相長’,其間記錄下來的正是創業者成長的足跡。”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我們與山海有個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