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

中國郵輪經濟持續向好

郵輪産業發展情況如何?怎樣讓國際郵輪更好享受通關便利?還有哪些舉措推動郵輪經濟高品質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等部門有關負責人5月22日就這些問題作出回應。國家發展改革委産業發展司負責人霍福鵬表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國郵輪産業逐步恢復、持續向好。接下來,將從郵輪旅遊市場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制度環境,全産業鏈系統推進郵輪産業高品質發展。

郵輪旅遊市場迅速恢復

郵輪産業融合高端製造、現代服務、特色旅遊、跨境消費等多領域多業態,既是當前消費熱點,也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領域。霍福鵬介紹,聚焦郵輪産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完善産業發展政策體系,實施大型郵輪重大創新工程,打造郵輪運營服務品牌,優化郵輪客運港口佈局,推動國際郵輪航線加快復航,積極打造特色精品旅遊航線,促進郵輪産業自主創新發展,探索形成協同創新、開放合作的發展模式。

隨著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見效,郵輪産業呈現勃勃生機——

看設計建造,國産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已成功運營30多個航次,第二艘大型郵輪4月進入了下塢總裝階段,標誌著我國形成了大型郵輪自主建造能力。

看運營服務,華夏國際郵輪有限公司成立並落戶上海,有關企業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運營服務團隊。

看基礎設施建設,郵輪港口佈局逐步完善,由北向南、從大連到三亞規劃建設了13個郵輪始發港,接待國內外郵輪能力不斷增強。

看消費市場,郵輪旅遊市場迅速恢復,在內河、沿海、日韓等傳統航線基礎上,開發了東南亞等新航線。入境郵輪航線加快恢復,今年以來已有21艘國際郵輪在我國境內港口開展運營。據郵輪遊艇行業協會預測,今明兩年我國郵輪旅遊市場將全面恢復,進入産業發展新階段。

企業將更好享受通關便利

國際郵輪在港口停靠時間短,靠港補給的通關時效要求較高,如何讓其更好享受通關便利、降低經營成本?

今年4月,《國際郵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靠港補給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外發佈,自6月1日起施行。海關總署口岸監管司負責人劉洋表示,在郵輪靠港補給方面,前期已實現進出境船舶監管領域的無紙化作業,企業向海關提交電子數據就可以辦理郵輪進出境的申報以及物料添加等手續,便利郵輪進出境靠港補給作業。《規定》出臺後,海關主要從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幫助企業更好享受通關便利。對於以郵輪直供物資方式報關出口的供船物資,企業可以按照規定辦理出口退稅;國際郵輪靠港補給境外物資的,除國家另有規定的,不實行關稅配額、許可證管理,降低企業通關成本。

二是為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物資倉儲和配送提供便利。《規定》明確“國際郵輪靠港補給所需物資,可以依照海關有關規定集中存放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者保稅場所內”,海關將積極推動相關企業為物資的倉儲、分撥、轉運、配送、裝卸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

三是優化國際郵輪靠港補給物資供船的方式。《規定》明確“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國際郵輪靠港補給境外物資的,同一集裝箱可以在指定區域入境拆箱、換裝、分拆、集拼後出境”。海關將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有關具體管理規定,讓企業享受到更加便利的通關管理。

郵輪産業迎來發展機遇

當前,全球旅遊市場迅速恢復,中國郵輪産業發展迎來新的重要發展機遇。霍福鵬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在郵輪運營管理、裝備製造、配套建設、旅遊消費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打造一流服務體系。對標國際一流郵輪運營公司,大力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郵輪運營企業。加強航線規劃、船舶管理、品牌建設、風險防控等專業運營能力建設。加快郵輪運營人才培養,不斷完善服務保障體系,有序推進國際運營合作。

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通過國産大型郵輪、極地小型郵輪等實船建造驗證,帶動郵輪總體設計、總裝建造等系統突破,提升郵輪安全品質和綠色化智慧化水準。打造符合國際規則的配套産品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體系,完善標準體系,推動郵輪配套産業鏈供應鏈發展。

完善港口佈局建設。優化郵輪港口佈局,健全郵輪配套服務功能,完善港區及周邊交通基礎設施,推動沿海郵輪港口特色發展。提升郵輪物資採購資訊化智慧化水準,健全完善與國際配送業務相適應的查驗監管制度。

不斷激發市場潛能。鼓勵企業創新和豐富郵輪旅遊産品,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航線開發、旅遊服務中,增強對全球旅客吸引力。圍繞銀發經濟等特色消費市場,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更精準更便利的旅遊服務,提升郵輪服務水準,進一步擴大旅遊市場。

“隨著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郵輪旅遊市場和郵輪經濟會取得更快發展。”霍福鵬説。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中國郵輪經濟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