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北山”答卷
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産業興旺。如何因地制宜把農村特色優勢資源轉化為農村特色産業?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北山鄉交出了這樣的答卷。
種薯切塊、旋耕松土、起壟播種……5月15日,在位於北山鄉德興村的德心種植專業合作社內,一派繁忙景象,隨著馬鈴薯播種機緩緩開過,一塊塊種薯被均勻播進土壤之中,經過播種的耕地整齊有序,形成的畦壟像彩帶一般平鋪開來。
“我們從4月24日開始使用機械種植馬鈴薯,目前已經完成33.3多公頃種植,預計在五月中旬可以完成全部53.3公頃耕地的播種工作。”德興村黨支部書記王興斌介紹。
提到機械化種植,王興斌表示:“目前購置的4輛播種農機一天能完成2公頃耕地的種植,通過機械種植,不僅提高了種植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大大減少了人工勞作的成本。”
“今年,我們將撂荒地整治後的6公頃土地全部用來種植馬鈴薯。繼續做大北山鄉馬鈴薯特色産業。”王興斌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在北山鄉完成整鄉扶貧搬遷後,德興村駐村工作隊積極爭取21萬元資金,扶持德興村成立德心種植專業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流轉本村86.6公頃耕地種植馬鈴薯、油菜、小麥等農作物。
2023年,在德興村打造的省級馬鈴薯標準化種植試點基地通過驗收;今年,在此基礎上,合作社融入民和縣打造推廣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的戰略中,積極聯繫當地農業農村局解決80噸種薯和60噸化肥,持續推動馬鈴薯種植標準化、規模化。
“近年來,北山鄉按照‘四個工程’工作任務,立足當地獨特土地資源優勢,持續將馬鈴薯種植作為群眾增收的重要産業,通過‘建基地、育主體、培龍頭、促行銷、建機制’,不斷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北山鄉黨委副書記王光榮説。
馬鈴薯種植不僅讓特色産業發展更加穩固,也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在馬鈴薯儲藏窖前,65歲的德興村村民李富花正和工友一起切著種薯,“開始種植以來,我們已經斷斷續續幹了二十多天,一天一百的工資,聽説馬上就要打給我們了,大家心裏都很高興。”李富花和工友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優先吸納帶動本村村民務工,目前已有20多名村民實現就業。”王興斌不禁算起了致富賬,“近五年來,光發放務工費這一項就達到150余萬元,而且,不僅有土地流轉費,德興村每家每戶每年還有兩袋馬鈴薯的分紅吶!”
除了馬鈴薯特色産業,北山鄉還將家庭牧場作為持續走穩農業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通過種養結合,不斷拓寬農業發展的新思路、新産業。
走進北山鄉永進村,村民鐵祥煒的養殖大棚內,130余只草膘羊正在躍躍欲試等待著散養“放風”。鐵祥煒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大棚四月份已經出欄出售70余只羊,剩餘的羊將全部訂購流入本地餐飲市場。
在北山鄉,像鐵煒祥這樣的養殖大戶還有60戶,今年預計出欄牛羊等6000余只。依靠家庭牧場,北山鄉的畜牧産業得到快速發展,它也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門路。
種養殖齊頭並進,特色産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如今,北山鄉的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我們將繼續乘著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春風,以黨建為引領,堅持‘做大做強’馬鈴薯規模化種植,推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完善農業發展新模式,不斷拓寬搬遷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對於未來,王光榮信心滿滿。本報記者 謝夢茹 通訊員 馬 芳
來源:青海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鄉村振興的“北山”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