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市民排隊買各種特色小吃。

“一碗米飯0.75元、一份紅燒肉7.65元、一份豆角燒茄子4.25元,我和老伴兩個人,做飯太麻煩,社區食堂的飯菜味道好,價格也實惠。”李利霞説,“你看,社區大食堂全是明廚,廚師們做飯炒菜都能看見,在這裡就餐不僅吃得安心,對飯菜的衛生也放心。”李利霞和老伴家就在十里鋪社區大食堂旁邊,試營業的時候就來吃過幾回,覺得味道不錯,聽説5月16日食堂正式對轄區居民開放,害怕人多,老兩口不到11時就來到食堂門口排隊。

5月16日,西安市灞橋區首家社區大食堂——十里鋪社區大食堂李家堡店正式對轄區居民開放。11時,附近居民就來到食堂門口排起了長隊,等待用餐。記者走進十里鋪社區大食堂,看到用餐區全新的桌椅乾淨整潔,服務人員面帶微笑,廚房裏各種做好的菜品一字排開,全部明碼標價,一份麻婆豆腐3元、一份幹煸青菜3元、一份幹鍋菜花4元、一份農家小炒肉7元……整個食堂裏飄散著飯菜的香味。

“為了關愛一老一小,我們社區大食堂對65歲以上的老人和學生,飯菜一律打九折。”社區食堂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餐熱飯’看似小事,但對高齡、失能、獨居等老年群體來説卻是一個難題。十里鋪社區大食堂聚焦轄區老年人實際需求,結合完善社區建設要求,把美味食堂開在社區裏,不僅是老年人家門口的食堂,也是附近單位的職工、孩子們經常吃飯的地方。未來,我們的飯菜不僅可以堂食,還可以點餐配送到府,讓全年齡段的人都能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該負責人表示,十里鋪社區大食堂以“老少共用 健康惠民”為目標,為“老幼”群體均設置有專屬的用餐優惠,“給老人孩子的飯菜多打一勺”,秉承匠心、真心、初心,積極辦好民生實事,力爭將食堂打造成灞橋區社區助餐惠民項目的範本,給居民以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據了解,十里鋪社區大食堂是西安市灞橋區首家社區大食堂,未來十里鋪社區大食堂的模式將會在該區推廣,為保障居民用餐安全健康與可持續運營,灞橋區十里鋪社區大食堂在設立之初,就有著明確清晰的功能服務定位,即“經營主體+社區食堂”模式,以政府引導、經營自主的原則,實現社區食堂公益性與營利性的平衡。為更好地服務居民,社區大食堂將繼續深化經營標準,不斷增強居民用餐服務品質,以連鎖化經營模式,為更多社區實現一站式服務落地,拓展品牌服務範圍,積極為更多社區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讓更多老人安享“住在自家 樂在社區”的幸福晚年。文/圖 記者 阮班慧

來源:三秦都市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