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農耕文化博物館:“一鋤一鐮”見鄉愁

打鐵爐、軋棉機、織布機、耕地犁,補鍋佬、熟皮匠等“九佬十八匠”所用的工具,坐商行商走街串巷所用的挑子、背箱和推車……

在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有一座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館藏有上百個門類的30多萬件(套)藏品,主要展示明清以來社會生産生活領域的日常器具,涵蓋農耕紡織、編織刺繡、百業挑擔等多個領域。

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館藏的部分農耕器物。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小到縫紉用的針線,大到五六米長的板車,走進這座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民間博物館,隨處可見木質、皮質、鐵質、布質等材質的工具,猶如進入一個農耕文化的“文物世界”,滿滿的“懷舊風”讓人“穿越”回幾百年前農人們的生産生活情景。

“我父親是一名編織匠,從小耳濡目染讓我對民俗文化情有獨鍾。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走南闖北,用40年時間從全國各地收集各种老物件,器物歷史長則一兩百年,短則幾十年。”中國文物學會民族民俗文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韓光友説。

單是耕地用的犁,博物館裏就擺放著幾百件。記者看到,明清時期的傳統單犁是用弓形木頭和鐵犁頭製成,一次只能耕一壟地;新中國成立後使用的雙輪雙鏵犁,兩個犁鏵一次可耕兩壟地,且可調節耕地的深度,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具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從手工製作的農具到改革開放初期的手扶拖拉機,再到如今大馬力四輪拖拉機以及各種全自動化的聯合收割機,‘犁’的演變折射了農耕用具的科技之變。”韓光友説。

博物館展示的上千件各類度量衡用具。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在度量衡展區,擺放著上千件各類度量衡用具。韓光友向記者展示了一把竿子尺:“這把尺由9根竹竿用鐵環相連而成,每根竹竿的長度相當於一人身長,可折疊存放。使用時,將兩頭各一根的木桿鐵尖扎于土中,量出的每一竿長度就是一人所分的田地,既方便又公平。過去農民俗稱‘我家有一竿子地’,就是這個意思。”韓光友説。

記者看到,木質的軋棉機、織布機、印染機製作精巧,從一粒棉籽到一件棉衣,蘊藏著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小麥、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種農作物播種、收穫、晾曬、脫粒等使用的工具,體現了農耕生産的全過程。

“九佬十八匠”是中國民間對傳統手藝人及能工巧匠的俗稱,他們走街串巷,大到蓋房修屋,小到縫衣補襪,成為百姓生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展館內,閹豬佬、剃頭佬、熟皮匠等所用的工具,坐商行當、行商行當等所用的擔子、挑子、推車、鋪櫃,以及虎撐子、貨郎鼓、串鈴等民俗器物……伴隨時代發展進步,一些老行當逐漸消失,但這些器物仍靜靜訴説著當年使用者的“匠人精神”。

近日,聊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的50多名大學生來到博物館研習民俗文化。“博物館裏這些農耕文化器物,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從未見過的,通過它們可以了解各個年代的生産生活情景,成為我們了解傳統農耕社會的一把鑰匙。”大學生邢懷焱説。

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館長韓光友整理館藏的老物件。新華社記者王志 攝

守護傳統文化,留住民族記憶。目前,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已成為中國傳媒大學、齊魯工業大學、聊城大學等十余所大學,以及山東、江蘇等地多所中小學校的研習基地,每年有1萬多人次前來接受農耕文化的教育熏陶。

“一把鐮刀,一把犁頭,這裡的每一件器物都與生産勞作、衣食住行密切聯繫,立體式地活化展示了農耕文化的發展脈絡,蘊藏著世代傳承的文化記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邢莉説。

2019年以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先後從山東鄉憶民俗文化博物館徵集了3500多件藏品。“我希望這些農耕器物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見證農耕文明國度的發展變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韓光友説。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農耕文化博物館:“一鋤一鐮”見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