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點綠成金 生態力量延展夢想

興綠,就是要注重品質效益,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將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社會財富已成為蘭州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人工種植70年 生態價值已然顯現

徐家山公園綠樹成蔭,花香四溢。記者採訪時,正好遇到幼兒園在這裡舉行“尋找大自然線條”的親子活動。“爸爸,這個葉子怎麼長成這個樣子?”“媽媽,那個小鳥真漂亮,我們小聲點,不要吵到它們。”孩子們由家長牽著,沿山路排成長長的隊伍,一邊欣賞自然風光,一邊觸摸著綠色,一邊找尋老師佈置的答案。

樹木的年輪、枝葉的脈絡,石頭的紋理以及水流的波紋,每一處都隱藏著大自然的線條之美。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或撿拾,或描繪,如探險家,對每一處細微的線條都充滿了好奇。在父母的協助下,孩子們在尋找奇妙線條的同時,也將徐家山森林公園的美景與春天的氣息留在了心裏。

拾級而上,這裡有水池、有石墻,還有修建的遊園、涼亭……

殊不知,這些孩子們的爺爺輩,僅徐家山面向市區的區域點綴著些許綠色,其他區域全是荒山。

一位姓張的家長對記者説,親子踏青活動讓孩子們親近了大自然,增長了見識。他説:“徐家山的價值不僅僅是這些樹和花。小孩今天來徐家山,了解大自然,觸摸綠色,這個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是價之寶。”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經歷了70多年的人工種植,南北兩山由當初的荒山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態體系。目前兩山綠化工程面積達到62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6億株,植物種類達75科254屬424種,常見的脊椎動物達76種,其中鳥類55種。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曾經評估,2019 年,南北兩山林區年涵養水源1430.81 萬立方米,年固碳量107.29 萬噸,年釋氧量53.88 萬噸,年滯塵量57.87 萬噸,年污染物降解量二氧化硫(SO2)為3871.37噸,年固土量28.97 萬噸,年減少河道泥沙淤積量55.68 萬立方米,年保肥量2.53萬噸。

對南北兩山而言,徐家山公園只是其中的一個窗口。

羅九公路兩側色彩紛呈、造型各異的公園、水池、涼亭依山勢而建,造就一處處亮麗風景。

如今,南北兩山已建成九州臺景區、大蘭山景區和金城公園景區等5大景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綠地品質持續提升,生態服務功能潛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綿長的兩山已成為蘭州市民休閒、觀光、旅遊、健身的理想場所。

如今,蘭州南北兩山綠地已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城市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為城市居民提供娛樂休憩場所,同時也在涵養水源、防止水土(肥)流失、抑塵,凈化空氣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種好每棵樹 照樣能致富

通過種植特色農産品,發展林下經濟、林業旅遊,“不砍一棵樹,照樣能致富”已經成為普遍共識。要把森林“寶庫”作用充分發揮好,在“更好聯動”上做文章,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

那麼,如何林下掘“金”,走向富裕?蘭州北山泰興家庭林場通過實踐向人們交出了答卷。

林場位於紅古區花莊鎮北山臺,佔地面積210畝,綠樹成蔭,花果飄香。林場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旨,積極營造綠色生態環境,植樹成林,林中有雞,雞肥林,林養雞。目前場內栽植核桃、杏、李等經濟樹木2900多株,栽植榆葉梅等綠化樹4600多株。林間修建養殖棚舍15座共3800多平米,年養殖雞存欄量35000多只,現在每年産值在280萬元左右,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豐收。

林場負責人王玉林告訴記者,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經過10年經營成為林地。

王玉林説,為了盤活林下資源,他們在不斷擴大林果樹木栽植面積的同時,還注重樹木栽植的經濟性,從一般性的榆樹、柳樹綠化樹栽植,轉變為核桃、西梅、杏樹栽植,提高林木經濟效益,實現以林養林目標,年産水果約3萬斤,增加經濟收入約4萬元,使綠化生態與經濟發展互動共生,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為進一步提高林地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有草有蟲的優勢,王玉林四處拜師取經,學習養雞技術,從最初的220隻雞苗養起,不斷在實踐中摸索養殖經驗。雞食草減害,雞糞肥田育林,相得益彰,共生發展,如今每年出欄優質貴妃雞、珍珠雞等3萬隻,生産出售優質土雞蛋約2萬斤,提高了林地使用率。

如今,王玉林的林場已建立林畜、林農、林蔬等複合經營模式,走向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其中果林農産品銷售近2萬斤,美味的西梅、杏子、核桃,綠色散養雞,雞蛋不僅提升了農場的經濟收益,也讓更多人品嘗到了優質健康的林産品。

王玉林説,現在,他感覺林下經濟綜合發展還有潛力可挖,如林下可養蚯蚓、種植耐陰藥材等。

如今,北山泰興家庭林場已形成田在林中、路在林下、種植物與散養雞在林中的格局。田、林、路、種植物、散養雞、房相互融合,和諧發展,實現了産業發展、林場增效、經濟增收,為進一步提升林下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盤好“綠字經” 做活“融文章”

走綠色發展之路,就是要努力打通、拓展綠化轉換通道。

4月,皋蘭縣什川鎮路面乾淨整潔,農家小院落錯落有致,滿眼的梨花令人心醉。遊客絡繹不絕,遊園賞景、陶醉其中,展現出鄉村旅遊新景象。

樹間、地頭,四處都是前來觀賞鄉村風光的遊客,尋找兒時的快樂時光。

依託資源,順勢而為。什川鎮上車村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效帶動周邊休閒農業、文旅産業蓬勃發展,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山綠了,景美了,激活了市區周邊的“農家經濟”。

蘭山已成人們的避暑勝地,這裡農家樂遍地開花。約三五好友,或驅車、或步行,敘舊喝茶,打牌賞景,成為許多蘭州人週末的休閒方式……

綠色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也為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如今,走在蘭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外地來蘭的遊客,他們有的是來遊玩度假;有的是被蘭州的歷史文化所吸引,尋訪名勝古跡……古色古香的青城古鎮、雄偉壯觀的黃河樓以及一覽眾山小的三台閣、百里黃河風情線,歷經滄桑的中山鐵橋……無論何處,都在綠色的掩映下,如翡翠般使我們這座城市充滿了魅力,這都是無價之寶,是錢袋子。

紛至遝來的遊客,帶動了吃住行遊購,刺激了消費增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夜經濟、林下經濟、農家樂經濟、碼頭經濟等,可謂是“種樹美了城市、興了産業、富了市民”。

逐綠而行,久久為功,相信在蘭州人民的努力下,綠水青山的顏值必將更高,金山銀山的成色定將更足。

拓展轉化路徑

力爭林下經濟産值突破2億元

在年初召開的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部署會議暨培訓會議印發了《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先行先試工作方案》,確定蘭州市榆中縣先行開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力爭到2025年,基本形成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

按照方案要求,要積極穩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創新,依法保護廣大農民和集體林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內生動力,探索完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補償制度,充分發揮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作用,完善多種功能,推動甘肅林業高品質發展,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統籌保護與發揮資源優勢,探索“森林+”産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增加生態産品供給,促進林業發展、生態優美和林農增收。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改革,走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林業發展路徑,健全更加完善的保護制度和更加規範的林權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科學高效的經營模式,不斷拓寬林權價值增值途徑,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品質持續提高、林區條件持續改善、發展活力持續增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如何增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徑,讓更多的人富裕起來?採訪中,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今年蘭州市將深入探索森林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模式,利用現有的綠化條件,培育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林下經濟等生態富民路徑。指導縣區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強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培育,促進林業專業合作社和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化發展,提高林地産出率,力爭今年實現林下經濟産值2億元以上。調整優化林草種植結構,加快鄉土樹種、良種苗木、特色苗木及新品種的培育,擴大經濟類苗木種植規模,壯大農村綠色經濟。紮實推進榆中縣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重點圍繞落實集體林地“三權分置”、促進集體林地適度規模經營、完善森林經營管理制度、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完善多元服務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碳匯項目開發,積極對接中石油西北銷售公司,充分利用資源及技術優勢,共同合作包括造林綠化、林草碳匯、光伏、CCER、光熱項目、綠證和林業産業等碳資産的開發。

興綠,就是要注重品質效益,拓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推動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更好聯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良好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關鍵是如何保護、如何利用,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新路越寬、長卷越美。

來源:蘭州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點綠成金 生態力量延展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