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漢中市博物館:匠心“喚醒”歷史

初夏的漢中市博物館,古樹遒勁挺拔、庭院古樸典雅。展廳內,珍貴文物不勝枚舉,非遺展品琳瑯滿目,“天漢風韻”撲面而來。

2023年7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漢中市博物館考察時指出,要發揮好博物館保護、傳承、研究、展示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守護好中華文脈,並讓文物活起來,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漢中藤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久負盛名,要發展壯大特色産業,更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天漢文脈,綿延悠長。漢中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從博物館中的文物修復師、講解員,到非遺手藝人、傳承者,他們以匠心傳承歷史、守護文脈,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做好守護者  讓歷史遺産“復活”

清洗、除塵、除垢,剔除沉積物後,再由專業修復師進行修復,一件宋三彩釉陶便“煥然一新”。“文物醫生”王玉龍日常的工作,就是對一件件破損的宋三彩釉陶進行“體檢”。

今年是甘肅小夥王玉龍到館工作的第3個年頭。入職以來,他每天穿梭在文物庫、展廳和辦公室之間,對可能造成文物損壞的潛在風險進行排查,對文物進行日常養護。

2022年夏天,博物館決定修復一批宋三彩釉陶,讓它們“重見天日”。王玉龍接到一個新任務:跟隨專業文物修復團隊修復這批文物。

這批陶器2001年出土于漢中市漢臺區陳家營宋墓,整體造型精美,人物表情、動作栩栩如生,反映出宋代漢中地區匠人的高超技藝。由於出土時技術不成熟,文物只經過簡單的保護修復,就“躺”在了漢中市博物館的文物庫裏。

2022年底,通過招投標,一個專業文物修復團隊負責修復其中問題較嚴重的44件(套)宋三彩釉陶。博物館打算借此機會,培養一支自己的專業修復人才隊伍。

王玉龍就是其中一員。在館內的文物修復室裏,王玉龍主動給修復團隊打起了下手。修復一件,再搬出來一件。從早到晚,文物修復室燈火通明。經由一雙雙巧手,無數“時光碎片”被重組起來。

一天,在修復一件文吏俑時,王玉龍在內壁上發現了幾處指紋。這是工匠捏制這件陶器時留下的。“看到它的瞬間,我的心跳得特別快。我腦子裏浮現的是,身著宋代服飾的工匠目不轉睛捏陶器的畫面。我覺得自己在與古人對話。我想,讓歷史遺産‘復活’,就是文物保護的意義。”王玉龍説。

這項工作持續了半年。任務結束後,王玉龍又投入到館藏8000余件古籍善本核查登記編目工作中。

如今,漢中市博物館文物保護工作正持續“上新”。

去年夏天,博物館請來專業團隊,在每個展廳和文物庫安裝了監測設備,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含量,溫度、濕度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併為以石門十三品為代表的石質文物,以及鐵質、銅質、紙質等不同質地的文物量身制定保護方案。

去年年底,漢中市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項目啟動。第一期工作中,工作人員對全市近300件珍貴文物進行二維、三維數字採集,為日後建立資源管理系統、對文物資源進行統一管理作準備。由於文物紋飾圖案、文字、工藝不同,最多時,工作人員給一件文物拍攝了1600張照片,全方位記錄細節。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漢中市博物館考察時的殷殷囑託,如春風化雨,深深激勵著漢中市文博工作者。

“我們將繼續做好文物保護髮展傳承,進一步加強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提升文物研究闡釋水準,完善文物陳列展示體系,全面彰顯漢中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覺之根、文化自信之本、文化自強之源。”漢中市博物館館長盧輝表示。

4月19日,在陜西理工大學“漢水流域文獻與文學”課堂上,該校文化研究院教授梁中效正為5名研究生上課。他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總書記對歷史文化研究之深入,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文博人要更加深入地做好秦蜀古道、兩漢三國等歷史文化遺産的研究保護工作。”

去年至今,梁中效走進全市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漢中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並持之以恒研究漢中歷史文化。他表示,要把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當好“大學校”  讓傳承“遇見”新一代

今年4月,遊客蘇楠第3次走進漢中市博物館。她説:“古人的智慧和漢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震撼。每次聽完講解,我都有新的收穫。”

“如今,反覆來博物館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這對我們講解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講解員熊嬌説。

熊嬌在漢中市博物館工作了16年。如今的她,不僅是一名講解員,還是一名社會教育員。

近年來,帶著社教團隊策劃的“我從漢朝來”“身邊的國之瑰寶——石門十三品”等課程,熊嬌和同事先後走進漢中市11所中小學校,讓8500余名學生不出教室就能感受文物的魅力;團隊開展的“妙趣橫生的傳統佳節”“文物尋寶記”等系列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青少年走進博物館體驗;學習視頻拍攝剪輯、文案創作等新技能,拍攝“天漢故事我來講”紀錄片……講解員們創新傳承方式,讓文物“活”起來、文化“火”起來。

“以前是孩子們到博物館來‘上課’。未來,希望每一個書包都能‘裝下’一座博物館。”熊嬌説。

現在,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孩子們不僅是參觀者,還是參與者。

在漢中市博物館拜將壇館區,青少年研學體驗中心3D裸眼四折幕情景演繹為孩子們提供了與歷史對話的機會。

“哇,我們飛起來了!”

“看,這是‘張騫’,這是‘蔡倫’!他們朝我們招手呢!”

4月28日,漢中市漢臺區傘鋪街幼兒園在拜將壇館區開展研學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情景演繹中,遨遊在歷史的“海洋”……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部《漢風古韻·大美漢中》裸眼3D視頻,從4個方向8個維度宣傳漢中兩漢三國文化、自然生態、特色民俗等文旅資源,為市民遊客提供了立體化、沉浸式的視聽體驗。”漢中市博物館副館長房飛介紹。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去博物館“打卡”,正成為許多學校開展研學活動的首選。

2023年,漢中市博物館接待遊客75.9萬人次,是2022年的6倍多。面對越來越旺盛的參觀需求,博物館也變得越來越“智慧”。

4月15日,星期一,漢中市博物館閉館日。穿過靜謐的館區,工作區內一片忙碌。

業務科辦公室內,工作人員被一摞摞歷史書籍包圍。他們一邊搜尋資料,一邊在電腦上反覆修改著文物“數字導覽”內容。

雖然“數字導覽”只呈現三四百字的文物介紹,但背後的工作並不容易。工作人員要對文物的歷史背景、基本資訊與文物價值作出準確、具體的説明。

“拿我正編纂的‘三彩蓮燈侍女俑’來説,介紹它時,導覽既要説清楚歷史背景,還要比對各大博物館類似藏品的特徵,重點説明文物的形態、紋飾等藝術表現手法以及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等情況。”業務科科長王雅茜説,接下來,漢中市博物館將推出更多體驗感強的活動,增強展示的趣味性,帶領遊客感受漢文化的魅力。

吃上“技術飯”  讓群眾“腰包”鼓起來

“每天都有新的收穫和使命”“傳承非遺文化,展示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愛上非遺文化”……4月11日,參加完陜西省首屆非遺發展大會,陳良順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

作為漢中藤編代表性傳承人、陜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順匠心公司”)董事長,陳良順榮獲“陜西省非遺年度人物提名”。對他來説,這既是榮譽,更是責任。

良順匠心公司坐落在漢中市南鄭區黃官鎮非遺文化産業園內。公司展廳裏,一把標價1.5萬元的椅子引人注目。

總經理唐芳介紹,這是由丹麥設計師設計、良順匠心公司製作椅面的新式藤椅。客戶對産品的要求是“看不到一個接頭,而且表面光滑無刺”。為了達標,3個月裏,他們反覆試驗,做了幾十種椅面。

終於,産品獲得了對方認可。每季度,公司向海外發出4個集裝箱約300把同款椅子。就這樣,漢中藤編進入了歐美市場,還“牽手”國際奢侈品品牌,成為“時尚新寵兒”。

隨著陳良順的兒子、兒媳加入傳承隊伍,公司逐漸打開一片新天地:電商銷售佔總銷售份額的70%;僅各種符合年輕人審美趣味的小扇子一年就賣出30萬把……

余曉雲在公司編藤條已20多年。她老伴也在這裡打工,做藤椅的骨架。“我們倆一年能賺四五萬元。靠著手藝,我們養大兒子,現在又養孫子。”余曉雲高興地説,藤編産業讓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幸福感滿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漢中藤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久負盛名,要發展壯大特色産業,更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言猶在耳,催人奮進。

如何把“小技藝”做成“大産業”,把“小營生”做成“大品牌”?

3月2日,“漢中藤編”區域公用品牌正式發佈,久負盛名的秦巴生態非遺技藝邁上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我們聯合陜西理工大學,為推動藤編産業長遠發展量身定制了一整套方案,包括選育種植青藤原材料優良品種;建立數字化資訊平臺,開展産品溯源和數字化保護;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推出更具時代感和實用性的産品。”黃官鎮副鎮長陳琰説。

在漢中,越來越時尚的非遺項目,還有羌繡。心靈手巧的繡娘繡出了日月山川、花鳥蟲魚,也繡出了美好生活。

4月21日午後,寧強縣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繡娘們正專注創作。

一根繡針、一團彩線、一塊底料、一張繡繃……身著羌袍的繡娘李曉麗,左手捏寸許長的羊毫細針,輕挑慢捻、飛針走線。隨著絲線的經緯交錯,色彩明艷的花朵漸漸顯露出來,就像她慢慢綻放的人生——小時候因意外不幸造成雙手殘疾,但是羌繡為她打開了一扇窗。

李曉麗正在繡的《春色滿園》長1米,需一個多月才能完成。完成後,公司將以3000多元的價格回收。

7年前,李曉麗聽説縣上要舉辦免費羌繡技能培訓班,就趕緊報了名,跟著寧強羌繡非遺傳承人王小琴學習,之後一直在寧強縣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工作。“現在平均月收入3000多元,還能照顧家庭,陪伴孩子成長。”李曉麗滿意之情溢於言表。

“這些是寶馬集團定制的羌繡車挂香囊、伴手禮,這是中央民族大學設計的中式刺繡禮服……現在,咱們寧強羌繡‘走’得更遠了。”説起這些,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寧強羌繡代表性傳承人、寧強縣羌州繡娘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琴言語裏滿是自豪。

目前,寧強縣建立了11個羌繡基地,培訓繡娘超2000人。隨著越來越多繡娘的加入,古老的寧強羌繡不斷煥發出新活力。

漢中市現有各級非遺項目505個、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56人,探索出“傳承人的龍頭企業+手藝人的合作社+勤快人的家庭工坊+電商人的線上小鋪+創新人的研發基地”鄉村産業發展模式和聯農帶農機制。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今成了致富“金疙瘩”。

這些燦若星辰的非遺,正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新時代綻放絢麗之花。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漢中市博物館:匠心“喚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