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重慶即將邁入特高壓時代

湛藍的天空萬里無雲,遠處雪山在陽光直射下亮得讓人睜不開眼。這裡是海拔3450米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呷巴鄉——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起點所在地。

“調整角度,向左移動,慢慢放……”在甘孜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項目管理專責周萬駿的指揮下,現場工人“空地”配合,一座構架緩緩從地面立起——3月29日一早,記者來到這座在建的全國海拔最高的特高壓變電站,在稀薄的氧氣和肆意的風中,見到其架設線路拔節生長的姿態。

而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大骨架”,正逐一架設:成都東1000千伏變電站土建工程已收尾,正緊鑼密鼓進行電氣安裝施工;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電力工人正忙著進行設備裝卸和驗收;在銅梁1000千伏輸電線路張力場,隨著大型張力機制動鬆開,大型牽引機慢速牽引,最後一根導線架設完畢,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重慶段全線貫通……

這是解決川渝電源共濟,兩地通過特高壓“手拉手”共織能源互濟網的開局之作。作為川渝特高壓環網的第一段線路,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將在年內投用。

重慶,即將邁入特高壓時代。

甘孜站:3450米高海拔帶來諸多挑戰

近400噸的主變壓器首次被拆成了10多個“大包裹”

在甘孜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建設現場,有一座巨大的主變壓器組裝廠房。這是全國其他特高壓變電站點施工現場沒有的“大傢夥”,變電站的核心設備主變壓器在此組裝。

“以往建變電站,主變壓器都是整機運來再安裝調試。像這樣先拆分、再運輸,最後在現場建廠拼裝的做法,在國內也是首創。”周萬駿説,到達甘孜變電站建設現場,繞不開彎多路窄的318國道,整體運輸300多噸的主變壓器根本不可能,只能化整為零拆分運輸,“拆成9個運輸車的解體件,一共14個‘大包裹’。”

在廠房內的備料區域,記者見到了部分“大包裹”——四五個兩三人高的大箱子在這裡等待拆卸。

這些大箱子箱壁厚實,全密閉,內部充有氮氣、微正壓,箱子裏的壓力比外面大,能防止空氣中的水分滲透進來,確保變壓器部件乾燥不受損。

除了主變壓器運輸難題,這座全國海拔最高的特高壓變電站還面臨高海拔、重覆冰、高地震烈度三重挑戰。

由於風大,建設現場交談要扯著嗓子説話,加上缺氧,説幾句話就讓人上氣不接下氣。“每個運轉週期,上來的工人中有30%由於身體不適必須停下休息,另外的工人就得頂上。”周萬駿稱。

為了克服不利的地理條件,國家電網技術攻關團隊攻克了高海拔空氣間隙、外絕緣、電磁環境等關鍵技術,研製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壓設備及施工專用機具,為高海拔施工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也為我國首次完成高海拔、重覆冰狀態下的特高壓建設積累經驗。

天府南站:273萬立方米土方創全國之最

打造無購土無棄土的綠色施工範例

3月31日,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鎮陽鎮兩河村,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的主變壓器將在當日到達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主變就位軌道安裝工作。

為了給主變壓器運輸讓路,一條通往兩河村的道路當天限制了其他車輛通行。

工地上,變壓器防火牆已安裝完大部分龍骨——這是整個防火牆的支撐結構,安裝時必須確保穩固性和垂直度。

天府南站建設現場位於三山環抱的低窪地帶,最大高差69米,無論場平、土建、電氣,都是全國目前工程規模最大的特高壓變電站。而按照相關規定,天府南站的建設必須把好綠色施工關,最大限度減少建設對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

“我們通過科學規劃與施工,無外購土無棄土,做到結構形式最優、用地最省,爭取把這個工程打造成綠色施工範例。”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建設分公司天府南站業主項目部執行副經理馮浙介紹。

天府南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採取就地取材,將開挖的土方進行回填,全站總挖填土方量273.7萬立方米,分4層回填,每層約6米,最大填方深度達23米。

開挖之後,高邊坡會露出坡面,如果不處理好,水土流失會成為嚴重隱患。記者卻在建設現場看到,邊坡青草繁茂,與周邊植被融為一體。“你看那一塊一塊的是澆築的防護網,可讓邊坡保持穩定,網格裏還播種了草籽,用綠植覆蓋裸露土地。”馮浙説。

在變電站工地入口處,一棟“零碳”總控通信樓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安裝外立面。這棟建築的外立面並非玻璃或者鋁板,而是光伏板,能根據太陽走向和建築朝向接受太陽直射,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供建築使用。“我們正探索在日照時數少的地方採用光伏發電,實現一定範圍的電源自給,達到零碳排放的目標。”馮浙稱。

從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規劃圖看,整個工程走線呈“Y字型”佈局,三線交會的中心就是天府南1000千伏變電站。“甘孜送來的光伏、水電等清潔電能,通過這裡流向銅梁或者成都東變電站。”馮浙指著正在安裝的GIS設備,“它就像一個開關決定電流走向,哪邊缺電就向哪邊多送電。”

銅梁站:主變壓器重達493.8噸

創下重慶電氣設備大件運輸最重紀錄

“高抗區域防火牆保護液涂刷時,大家要注意係好安全帶,材料要分散穩妥堆放……”4月1日,在位於銅梁區高碑村的銅梁1000千伏變電站建設現場,重慶送變電公司項目安全總監王璀不停囑咐施工人員注意安全。

記者看到,銅梁站主體變壓器已經就位,防火牆、事故油池主體施工也快完成,其餘變壓器、組合電器、電抗器、電容器、繼電保護等設備陸續進場……

重慶送變電公司銅梁1000千伏變電站新建工程項目副經理李維告訴記者,已進場的主體變壓器是目前重慶最重、最高、容量最大的變電站變壓器,創下重慶市電氣設備大件運輸最重紀錄。

銅梁站主體變壓器總重量達493.8噸,相當於7台110千伏變壓器,其1000千伏套管高達18米。該主體變壓器由山東濟南發運,採取“公路+水路”聯合運輸方式,途經京杭大運河、長江航道,全程3227公里。公路大件運輸車貨總重566噸,經歷4次換裝換駁。其中,重慶段公路運輸採用液壓板車運出碼頭後,換裝350噸橋式車組,途中加固橋梁1座、拓寬道路7處。

穿上鞋套,換上防塵服,記者“全副武裝”準備進入1000千伏GIS(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設備的安裝廠房。由於GIS設備對安裝環境溫度、濕度和顆粒度的要求非常高,現場使用移動廠房進行安裝。

進入設備區域之前先要經過風淋室,四面八方的來風噴射至人身上,掃凈室外帶來的灰塵。“這是為了隔絕作業人員衣服上的灰塵、毛屑和行走産生的粉塵,保證設備保持良好狀態。”李維稱。

廠房內,大型行吊正將一件件GIS母線筒和斷路器等設備調運至對接作業點,工作人員則進行組裝設備、螺栓緊固和抽真空注氣等工作。內部的空調系統保證了安裝溫度濕度,又通過空氣迴圈過濾,減少了車間揚塵。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銅梁站GIS設備安裝這類精細活需要人工作業,很多施工環節實現了機械化施工和少人、無人作業。“整條線路多以山地為主,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基礎施工方面,安全和品質控制難度較大。”該負責人稱,在工程施工中,所有基礎開挖採用旋挖機進行成孔,杜絕作業人員下坑操作;澆築混凝土時,全部採用灌注樁澆築,既避免了人員下坑作業安全風險,又確保了混凝土澆築品質。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重慶即將邁入特高壓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