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外貿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海關總署5月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4月單月進出口3.64萬億元,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8%。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外貿領域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動能持續增強,前4個月累計進出口增速較一季度加快的同時,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進出口總值保持增長

海關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價,前4個月進出口總值1.9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出口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進口8439.1億美元,同比增長3.2%。

出口方面,前4個月,我國出口7.81萬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科技創新持續推動産業創新,船舶、電動汽車、工程機械等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産品的出口競爭優勢不斷增強,分別增長108.4%、28.3%、16.2%。進口方面,前4個月延續向好態勢,進口6萬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國內生産持續向好帶動相關産品進口加速,製造業中間品進口增長10%,增速較一季度加快2.3個百分點。

從貿易夥伴看,中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企穩回升。前4個月,中國與美國貿易總值為1.47萬億元,同比增長1.1%,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0.6%;其中對美國出口1.08萬億元,同比增長2.4%。同期,中國與南韓貿易總值為7287億元,同比增長5.5%,佔中國外貿總值的5.3%。

“4月份,中國對新興市場進出口持續向好,對歐美等傳統市場進出口由降轉增,加上較去年同期多2個工作日,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外貿向好態勢明顯。”呂大良説。

外貿主體活力充沛

從産品類型看,前4個月中國出口機電産品4.62萬億元,增長6.9%,佔出口比重近六成。同期,出口勞密産品1.32萬億元,增長6.9%,佔出口比重的17%。進口方面,前4個月中國鐵礦砂、原油、煤和天然氣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其中,原油進口量同比增加2%,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增加20.7%。

從外貿主體看,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紅利持續釋放,前4個月,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經營主體數量同比增加8.6%,外貿經營主體活力充沛。在各類外貿主體中,前4個月,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增加10.1%,進出口值同比增長10.7%,佔中國外貿比重達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同時,國有企業進出口2.21萬億元,同比增長2%,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6%,其中出口5960億元、進口1.61萬億元。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02萬億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29.1%,其中出口2.14萬億元、進口1.88萬億元。

各類展會向外貿主體釋放引力。日前,第135屆廣交會在廣東省廣州市閉幕。自4月15日開幕以來,共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24.6萬名境外採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增長24.5%,創歷史新高。本屆廣交會線下出口成交247億美元,線上平臺出口成交30.3億美元,分別比上屆增長10.7%和33.1%。

政策“大禮包”提振信心

今年以來,中國發佈一系列推進制度型開放、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舉措,涵蓋民營企業、跨境貿易、金融開放等多個領域。

4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積極擴大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支援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近日,海關總署新增17項便利措施,將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制度拓展到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和廣大中小微企業……政策“大禮包”有力提振了外貿主體的發展信心。

隨著中國外貿提質增效,外貿主體加速佈局新興市場。前4個月,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6.54萬億元,同比增長6.4%;中國與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貿易總值達2.18萬億元,同比增長8.5%;對拉美、非洲、中亞五國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均高於中國外貿整體增速。此外,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成交138.6億美元,也比上屆增長13%。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分析,在全球經濟逐漸恢復、中國經濟外需擴張疊加低基數效應之下,2024年出口增速有望企穩向好。“目前,中國外貿保穩提質政策不斷出臺、RCEP紅利持續釋放、出口結構優化升級、新能源汽車行業外貿引擎作用增強,都將對出口增速形成支撐。”蘇劍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趙福軍預計,二季度中國外貿形勢將逐步向好。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和高水準開放穩步推進,中國貿易高品質發展新動能將加快培育,外貿增長將持續煥發新活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 絲路中國

(原標題:外貿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