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蓮湖區: 執“三筆”賦“三意” 繪就黨群服務“工筆畫”
今年以來,西安市 蓮湖區緊貼居民群眾需求,緊握“建設之筆”“載體之筆”“親民之筆”,提檔升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政治功能、服務功能、治理功能,繪就陣地出新、活動出彩、服務出效的黨群服務“工筆畫”。
緊握“建設之筆”,為基礎設施賦新意,陣地功能更多元
“社區在小區廣場新建的亭子,日曬能遮蔭,雨天坐在這裡欣賞景色也不怕淋,鄰居們聊天有了新地方,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了......”位於棗園街道的唐都花園社區,不斷延伸社區服務陣地,發動社區黨員志願者隊伍,在小區院子裏搭建起“暖心亭”,讓居民休息休閒、交流議事有了好去處。社區還在福彩廣場建起集休息、問路、健康諮詢等多功能一體的服務戶外勞動者和周邊群眾的“蓮心亭”,增加了“花園箋”彩虹引路便民條、便民醫療服務等貼心小舉措,營造了舒適、溫馨、實用的戶外黨群活動陣地,讓“蓮心亭”成為真正的“連心亭”。
蓮湖區各街道以社區服務陣地體系建設為契機,按照最小化辦公、最大化服務的原則,不斷完善社區基礎配套提升,進一步拓展和優化黨群服務中心佈局功能。青年路街道優化設置為民服務區域,將西北一路、蓮四兩個社區黨群中心共建,有效解決了社區黨群陣地不足問題;環西街道在用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基礎上,充分用活小區黨群服務站,打造了西儀103小區、慶陽官邸、長慶勞動路小區等一批群眾“願意來、坐的住、聊得開、能解決”的議事平臺;北院門街道多方協調,也於今年將化覺巷社區搬到面積更大的新址,在灑金橋旅遊區建立了社區愛心服務站,在學習巷社區設立了民情收集站,延伸拓展了黨群服務陣地和功能,為民族社區建設和服務帶來了新活力。西關街道唐延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以高顏值、多功能全新亮相,以打造“趣齡樂園”為目標,造就百姓“幸福圈”。
一個個便民、開放、共用的黨群活動陣地不斷投入使用,一張覆蓋15分鐘便民生活的片區、社區、小區黨群服務陣地網路正在蓮湖逐步構建完善。
緊握“載體之筆”,為便民活動賦誠意,群眾生活更豐富
“一直都很想學習攝影課程,但白天上班總是沒時間,現在能夠利用下班時間在家門口就學了,感覺圓夢了!”西關街道居民嚴女士看著自己拍攝的作品高興地説道。今年4月份,西關街道第一中心社區開辦了青年夜校,圍繞青年技能提升、社交娛樂等需求,開設了攝影、化粧、瑜伽等課程,在轄區掀起了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學藝”的新風尚。
同樣,在紅廟坡梨園路附近的居民群眾,白天可以在社區辦事、休閒、閱讀、健身,或參加親子早教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等,晚上還能在社區開辦的“夜校”學習新技能,社區通過“陣地換服務”方式,引入轄區培訓中心,開設了老年合唱班、成人燃脂課、少兒街舞及非遺手作課等豐富的晚間課程,不僅滿足了年輕人的生活需要,也滿足了社區老年人和少兒等不同年齡層居民的文化需求。
蓮湖區在持續推進中心社區建設運作中,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社區實際出發,不斷挖掘居民需求,以營造鄰里空間、組建“鄰里夥瓣”、開展鄰里互動、培育鄰里文化等,用“公益+低償”的模式,積極引入優質社會服務資源,讓居民生活品質不斷升級。
緊握“親民之筆”,為政務服務賦暖意,群眾辦事更便捷
蓮湖區圍繞解決急難愁盼,在積極推廣“離案工作法”過程中,打破“坐等到府”的服務模式,主動走進群眾中,不斷創新零距離服務群眾招法。棗園街道棗園西路社區常態化開展移動辦公進小區服務,直面解決群眾意見投訴等,有效化解物業服務、小區管理等方面問題;土門街道探索實踐“小會”議事模式,通過“小研討”“小觀摩”“小板凳”,著力破解社區治理中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和焦點問題。漢城東路社區開展“第二辦公桌”進小區,讓居民在現場就能諮詢,辦理醫保、高齡、養老、計生等各類民生問題;遠東東社區“啟動一小時行動”,利用“午間一小時”“黨日一小時”“志願一小時”三個“一小時”,連結黨建共建資源,為轄區居民開展錯時延時服務、到府服務、志願服務等,解決居民“上班沒空辦事、下班沒處辦事”難題及水電氣暖費用繳納、居家養老、到府問診、跑腿代辦等困難,把群眾的現實需求回應在“家門口”。
同時,為了不斷提高服務社區群眾的能力水準,今年蓮湖區還重點挖潛和釋放社區工作者能力,積極開展社區工作人員賦能培訓,打造社區實訓課堂,建立區級季度講堂、區域定期交流、社區每月觀摩學習機制,加強全區社區工作人員的學習提升力度,通過相互觀摩、相互交流、相互借智,讓為民服務更出實效,居民群眾更加滿意。(中共西安市蓮湖區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