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藍田 清風廉韻充盈美麗鄉村

近日,“清廉陜西建設”系列談第20期節目開啟“清廉村居行”,以視頻直播的形式,首站走進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和“清廉陜西建設示範先行單位”的藍田縣小寨鎮董嶺村,實地探訪該村涵養廉潔文化、建設清廉村居的生動實踐。

直播從董嶺村村口的啟航廣場開始。視頻中,藍田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李鵬華介紹了全縣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經驗做法和成效,董嶺村黨支部書記李田利帶著網友參觀了該村“三務”公開欄智慧螢幕、廉潔文化長廊、便民服務大廳、家風家訓牌、文化大禮堂、道德超市等。

董嶺村是藍田縣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藍田縣通過建強清廉班子、抓實教育培訓、嚴格管理監督、強化示範引領等舉措,推動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作風、清廉文化融入清廉村居建設。

為了深化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規範“小微權力”運作,藍田縣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等制度,制定村(社區)幹部履職“八不準”負面清單,引導村(社區)幹部廉潔履職、規範用權,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如今,在藍田,廉政教育已成為村(社區)幹部培訓教育的“必修課”。該縣採取專題講座、案例警示等形式,抓好村(社區)幹部黨風廉政教育,引導他們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2023年,1948名村“兩委”幹部、192名社區工作者接受集中輪訓。同時,該縣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形式,積極開展廉政教育,引導村(社區)幹部對照黨章、黨規黨紀、群眾期盼等,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

在嚴格管理監督方面,藍田縣選聘348名村(社區)監察員,充分發揮監督“探頭”作用,加強對村(社區)幹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日常監督管理,對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嚴肅查處。聚焦惠農補貼補助發放、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糧食安全與耕地保護等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檢查,推動問題整改。

幹部行不行,群眾説了算。藍田縣堅持每半年組織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代表等對村(社區)幹部廉潔履職情況進行測評,由各鎮(街道)黨(工)委結合測評情況對他們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同補貼待遇、評優評先掛鉤。

在清廉村居建設中,藍田縣注重發揮廉潔文化的浸潤引領和育人教化功能,以“廉風”帶“村風”,更好地展現清廉村居新風貌。

藍田縣三里鎮喬村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藍田四呂”的故鄉,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成文鄉約——《呂氏鄉約》的發源地。近年來,喬村充分挖掘和傳承“藍田四呂”為官從政、為人處世的清廉精神,以及鄉約中蘊含的廉潔思想,建設了村史鄉約館、四呂廣場、清廉藍田“一把手”紀律教育課堂喬村教學點等,營造了崇廉尚德的濃厚氛圍。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藍田 清風廉韻充盈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