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家庭無創通氣管理有了更優解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白春學、宋元林教授聯合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應用物聯網技術,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無創通氣管理開展的一項隨機對照前瞻性研究顯示,經過一年的干預管理,物聯網家庭無創通氣管理組患者較常規無創通氣組患者在身體功能、呼吸症狀、伴隨症狀和睡眠狀況等方面改善更明顯。近日,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期刊《柳葉刀》子刊《電子臨床醫學》上線上發表。
據了解,患者若同時患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病情更易反覆發作,需要頻繁住院治療,且病死率較高。目前,對於慢性穩定期合併高碳酸血症的慢阻肺疾病患者,推薦使用家庭無創通氣進行治療,但在如何實施恰當的隨訪、遠端監測及院外延續性管理等方面,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該研究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使用家庭無創通氣進行治療的患者管理,通過搭建物聯網慢性病管理平臺,實現對患者相關參數的遠端監測。該平臺不僅整合了患者的病情資訊、每日呼吸機使用數據以及隨訪情況等關鍵資訊,而且實現了數據的實時更新、自動分析處理,可生成報告供醫療管理團隊查閱。通過設置預警指標,該研究團隊還能早期識別潛在風險,並及時進行干預,為患者提供院外延續性管理。
據宋元林介紹,當患者在使用家庭無創通氣進行治療時,如果發生治療時長不足、漏氣量過高、呼吸頻率過快等異常情況,醫療管理團隊可以立刻通過數據管理平臺監測到,並快速給予患者相關干預。此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遇到任何設備技術問題,可以隨時撥打諮詢熱線,由技術服務專員進行設備維護和耗材更換。
該研究表明,物聯網無創通氣管理組患者較常規無創通氣組患者在一年內因病情急性加重再入院的時間延長;物聯網組患者的急性加重再入院率為34.3%,相比常規組的56.0%低了21.7個百分點。
來源:健康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慢阻肺患者家庭無創通氣管理有了更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