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點睛”當代藝術
中國的當代藝術該往哪走,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迷茫。隨著近年來中華傳統文化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將目光投向腳下生長的沃土,從馥鬱芬芳的傳統文化中,採得靈感之“蜜”。
近期于上海各大美術館舉辦的多個藝術展覽中,藏著一個個鮮活的樣本。人們欣喜地看到,傳統文化正在激活當代藝術;當中華美學精神與當代審美追求融為一體,中華文化持續煥發出勃勃生機。
借傳統山水之意,找尋精神的棲息地
在古代中國,人們將自然山林視為自由的寄託,超越塵世的“隱遁之所”。由此,自然逐漸成為中國藝術中永恒的主題——“山水”。久事美術館正在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群展“山水遊”以及西岸美術館上新的“陳軸:行旅圖”展,不約而同聚焦傳統山水之意在當代藝術中的巧妙轉化。
12位當代藝術家的共計37組作品匯聚在“山水遊”展,在新媒介、新手法和新觀念的引導下,繼續探索“山水”這一古老而永恒的主題。這些作品延續了古代文人對自然的嚮往和鑒賞,也融入現代社會的感悟,展示著“遊”的多種可能性,激發人們重新思考“藝術”與“現實”、“自然”與“人工”之間的關係,開啟“藝術山水精神之旅”。
例如,以水墨介入影像,傅百林帶來《玄林》系列手工染色作品。“明室暗房”的手法,賦予畫面獨特的灰度和影像質地,融入多層水墨的暈染和細緻入微的描繪,則借鑒了宋元山水的筆法,讓畫面恍如撲面而至的黑色蒙太奇,近觀又仿佛營造了神秘的幽邃之境。以大漆、苧麻等創作的綜合材料作品《那水》系列,源於吳觀真兒時的經驗和記憶。這位藝術家將漆畫從厚重的漆板上移轉到輕盈通透的麻質基材上來表達,善用“光”作為隱性的材料呈現在“大漆”和“苧麻”的交融中。在不同時間和光源下,這一系列作品都呈現出和而不同、入微至真的觀照狀態,使觀者與作品産生了美妙的視覺互動。
“陳軸:行旅圖”是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的聯合策展項目,以80後藝術家陳軸的數件繪畫作品以及一件影像新作,將展廳營造為一處動靜雙生的精神行旅空間,邀請觀眾一同探尋當代人的精神世界應如何安放。
展廳正中特別置景了一處懸浮空間“超然亭”,宛如山中讓人小憩的涼亭,四週圍繞以山水風景繪畫,共同構建出互動式劇場舞臺。超然亭上方,展映的是影像作品《暴雨將至》,通過場景的交替與畫面形式的轉向,使主人公的夢境、回憶或幻想以微妙、離散式的敘事方式展開。觀眾可以躺在超然亭裏,領略晝夜交替、景物流轉的自然萬化之境,潛入一場“白日夢”。
借東方故事之魂,展開想像的翅膀
五千年中華文明,流傳著無數或瑰奇跌宕或韻味無窮的東方故事。以這些生動鮮活的故事作為原點,展開當代想像的翅膀,藝術便有了特有的東方底色與文化意蘊。亮相於程十發美術館的“向文學經典致敬——朱新昌藝術展”以及余德耀美術館展出的石至瑩大型個展“東方故事集”,無不以眾多作品成為其中的代表。
用當代國畫“復活”《西遊記》《封神演義》《聊齋志異》《山海經》等一系列中國古代文學經典,是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朱新昌在“向文學經典致敬”展中交出的答卷。這些畫作無意於以畫解文,而著力以極富現代感的用筆敷色與空間構築,探求基於中國古典魔幻文學和歷史的深層意境,並將從中提煉的神話元素、視覺符號表現在某種內在結構之中,通過藝術再造賦予主題以新意。
此次展出的朱新昌多個神幻、志異系列創作各具特色。如在描繪《聊齋志異》的作品系列中,《嬌娜》《青鳳》《嬰寧》《阿寶》等格外動人。畫中主要形象都是女性,大多不為人間禮教所拘束,勇敢追尋幸福生活,這種真實的人情與幻想的場景、奇異的情節巧妙相融,折射出人間理想光彩。
上海油畫雕塑院青年油畫家石至瑩近年來的創作,被策展人沈奇嵐“編排”成一本包括七個故事的“東方故事集”,在同名展覽中試圖呈現藝術家對線條、色形、重量、造像與物性的探索和理解。
石至瑩筆下的東方故事,很多時候不是圖像上的,而是精神意味上的。例如,傳統文化裏的“化城喻”便是展覽中的一個故事,藝術家在此呈現對意識流動的實踐。有意思的是,整個展覽同樣形成了一座化城,觀展動線被設計成正方迴圈往復的閉環,不預設觀看的先後順序,圍繞主廳中間圓環狀的空間向外放射散落的座椅,如同陣陣漣漪,邀請觀眾一起進入故事。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傳統文化“點睛”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