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20世紀歷史的“建築坐標”
900——這個數字背後是對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的審視和珍視。4月27日,由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産委員會等主辦的“公眾視野下的20世紀遺産——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項目推介暨20世紀建築遺産活化利用城市更新優秀案例研討會”在天津舉行,共公佈了滬江大學近代建築群、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哈爾濱北方大廈等102個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推介項目,覆蓋全國24個省區市,其中上海新增8項。從2016年至今,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産委員會已向社會公佈了九批共計900個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推介項目。
“新成員”中上海佔8項
寧波市人民大會堂、廣州市府合署大樓、天津古文化街(津門故里)、青島中山路近代建築群、江西省美術館、中國女排騰飛館、西南大學歷史建築群……在全國多地建築、文博專家的共同見證下,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推介項目名錄又添“新成員”。中國文物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黃元介紹,第九批推介項目的特點是“突出紅色主題建築遺産項目”,重點集中在1949年至1999年新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項目,同時兼顧少量特別優秀的21世紀初的建築創作項目。該批推介關注體現文化內涵、有成功保護傳承經驗、且在活化利用方面有突出特點的建築,基層建築以及有歷史背景的文化教育建築。其中有8個項目位於上海,分別是綠房子、韜奮紀念館、上海聯誼大廈、孫科住宅、上海文聯辦公樓、滬江大學近代建築群、舊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和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
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産委員會于2014年成立,自2016年起,該委員會每年向社會公佈一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推介項目,截至目前推介了九批共計900個項目。與波瀾壯闊的20世紀歷史相比,該委員會10年的歷程或許很短,但專家們付出的艱辛不可謂不漫長。10年間他們不斷拓展遺産類型,挖掘尋找建築巨匠。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修龍表示,這項工作給予他的啟示是,對建築遺産的保護不僅要關注建成的年代,更要關注建築本身所承載的時代性、文化性、影響力和在地性。20世紀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建築師設計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築項目,雖然這些項目的建成時間不足百年,但它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巧妙融合,成為城市發展進程的歷史文化載體。
向公眾打開20世紀遺産畫卷
建築遺産的保護不是少數專家學者或政府部門的“專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老建築也不僅是城市歷史記憶的錨點,更應成為當代生活的載體。如何向公眾打開20世紀遺産的畫卷?如何在建築遺産的保護與利用中取得平衡?與會專家給出了生動案例。
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會士、同濟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常青曾負責上海外灘輪船招商總局大樓修復與再生設計。這座建成于1901年的大樓是外灘年歲最老的建築之一,曾為清末輪船招商總局的辦公場所。由於百年前的設計圖紙無處可尋,常青帶著學生對外灘9號建築物從結構到細部進行了仔細的測繪,並利用殘存的構件仔細推敲,又多方參考相關的建築法式,恢復其始建時的原貌。據悉,未來大樓將充分利用歷史資源和行業實踐進行航海教育,新的故事將在這座老樓內續寫。
第九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産推介項目之一的天津第三棉紡廠舊址也在改造中完好繼承了歷史文化底蘊,並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其前身為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的裕大紗廠和寶成紗廠,是民族企業家實業報國、救亡圖存的一道縮影。天津市房屋鑒定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院長曹宇介紹,廠房厚重的磚墻、林立的管道、斑駁的地面在改造中被保留了下來,使整個空間充滿了工業文明時代的滄桑韻味,並引入元宇宙等新潮元素,過往機器轟鳴的紡織廠房搖身一變青年集聚的潮流街區。
于2021年開放的南京城墻博物館則是讓建築遺産被公眾閱讀、觸摸的又一個範本。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提到,博物館裏由700多塊城磚組成的展廳尤其讓他印象深刻,一塊塊磚列陣排布于展墻上,磚上銘文刻著城磚的製造者和監督者姓名等資訊,明朝城墻磚生産責任制一目了然。館內有城磚銘文查詢設備,觀眾可根據姓氏、地點等進行查詢,找到與自己“沾親帶故”的城磚,“明城墻”變為融入私人記憶的“民城墻”。“與傳統遺産相比,20世紀建築遺産更是大家推開門就能見到的遺産,許多仍在生産生活中使用。”單霽翔説,這些遺産不應該被束之高閣,要讓公眾充分發揮20世紀遺産保護與利用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與受益權。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梳理20世紀歷史的“建築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