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非遺陳列館:藝術之鄉的“寶貝計劃”
3月27日,天色漸晚,位於綏德縣城東南的“天下名州”石牌樓下逐漸熱鬧起來。
三五成群的人們從縣城的各個方向聚攏過來。雜貨店老闆、建築工人、計程車司機……隨著嘹亮的嗩吶聲響起,大家手舉小花傘,邁開十字步。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綏德非遺秧歌花轎隊隊員。
“是排練,也是休閒,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綏德非遺秧歌花轎隊負責人劉強説。在他身後,高大的石牌樓傲然矗立,圍觀的孩子和著歡快的音樂扭得有模有樣。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産陳列館考察時指出,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綏德是黃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也是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秧歌之鄉、石雕之鄉、民歌之鄉、嗩吶之鄉、剪紙之鄉。近年來,聚焦非遺“活化”與傳承,綏德縣不斷創新形式,傳藝興才,讓黃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藝術之花,在新時代綻放出熠熠光彩。
一鏨一鑿 守藝術根脈
坐落于綏德縣文化館院裏的非遺陳列館不大,但集納了秧歌、石雕、民歌、剪紙、嗩吶等陜北特色民間藝術。
走進陳列館,一個個憨態可掬的炕頭獅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我們陜北民間傳統的石雕‘吉祥物’。”44歲的鮑海東説。鮑海東是綏德石雕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列館裏的不少炕頭獅出自他之手。
綏德石雕藝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一鏨一鑿,不僅雕出了一件件藝術品,也雕出了一個個石雕匠人的人生軌跡。
13歲跟隨綏德石雕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鮑武文學藝以來,鮑海東已經跟石頭打了半輩子交道。一塊普通的石頭,在他手中,錘一錘、鑿一鑿,用不了多久就變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石雕是綏德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天下名州”石牌樓正是綏德石雕技藝的集中展示。“建石牌樓時,我們組織了200多名石匠,雕了1168塊石頭,幾乎用上了所有的雕刻技法。”鮑海東説,在他看來,石雕是綏德人賴以生存的“根脈性”藝術。手藝人以鏨為筆,以石為紙,將陜北人的生活、精神展現在精美的石雕藝術中,代代相傳。
30多年來,鮑海東雕刻了上千件石獅子,對石雕技藝也有了一些新想法。
吹嗩吶的炕頭獅、拿壽桃的炕頭獅、敲鑼打鼓的炕頭獅……在鮑海東的巧手下,原本作為“拴娃石”的炕頭獅有了更多形態,也更富有時代氣息。
如今,綏德石雕不僅遍佈全國各地,還遠銷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全縣石雕從業人員1000余人,全産業鏈年産值1.5億元。
這幾年,鮑海東將發展重點放在了手辦等新鮮事物上。“石雕手辦更加小巧也更加多元,對年輕群體很有吸引力。”鮑海東説,“製作石雕手辦既能拓展市場,也能提高産品附加值,讓石雕手藝更有吸引力。只有與時代相結合、與大眾需求相匹配,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些‘老手藝’。”
從手藝人到“守”藝人,鮑海東肩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何守護好藝術之鄉的非遺寶庫也是綏德縣一直在思考和努力回答的問題。綏德縣文化館非遺辦主任延保霞告訴記者,縣上多次組織人員下鄉摸排,發掘出一大批優秀的民間文化傳承人,並對其進行專業化的輔導培養,如今不少人已成長為非遺傳承人。
邊説邊唱 趕文化“新潮”
儘管已經過去了兩年多,説起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非遺陳列館的那一天,49歲的魏雄雁依舊激動不已。
“當時我們以陜北民歌《高樓萬丈平地起》為曲目,表演了一段陜北秧歌。大家情緒高昂,秧歌扭得格外賣力。我們一定努力把陜北秧歌傳承好、發揚好。”魏雄雁説。
魏雄雁是綏德縣文化館的老藝人,年輕的時候曾當過醫生,最後還是選擇傳承陜北秧歌。
“我覺得陜北秧歌是動作與情緒的共鳴,通過舞步、表情將情緒表達出來。這是陜北秧歌深受群眾喜愛的關鍵所在。”提起秧歌,魏雄雁這個原本有些木訥的陜北漢子,眼裏突然有了光,説到激動之處還不由自主地表演起來,舉手投足間頗有神韻。
對於陜北人來説,秧歌已經融入了基因。
在陜北秧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賀世成看來,陜北秧歌有一種“自娛自樂”的屬性,是群眾生命力的展現,體現著陜北人骨子裏的熱情、質樸和豪邁。
“以前的陜北秧歌,像是一對青年男女相互熟悉的過程,動作扭扭捏捏。近些年,隨著時代的發展,秧歌動作裏增加了大開大闔的跨越步,更符合現代青年的姿態。”賀世成説,陜北秧歌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順應潮流,既守得住傳統,也跟得上時代。
這些年,為進一步做好陜北秧歌的創新性傳承,讓更多人喜歡、參與陜北秧歌,魏雄雁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形體到神態,精摳每一個細節。他也毫不藏私,遇到秧歌愛好者到府“求師”,便悉心指導。除此之外,他還走進校園,帶著孩子們跳健身秧歌。
目前,綏德全縣有超過20支秧歌隊,從業者1000多人。在榆林古城舉行的全國秧歌展演中,綏德秧歌隊贏得滿堂彩;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魏雄雁幫當地100多位村民排練了4套完整的秧歌節目;在德國柏林國際旅遊交易會上,陜北秧歌驚艷全場……
不只是秧歌。説書藝人李康緊跟時代,創作出以“騎電動車戴頭盔”為主題的現實作品;泥塑藝人王維生,每週去中小學給孩子們上泥塑課,豐富校園文化;70歲的陜北民歌歌手薛林才,上午挖玉米稈、下午放羊,而後吼出一嗓子的豪情……
在綏德,這些與時俱進的非遺技藝正在塑造一座城市最具體的形象。
且“傳”且“融” 助非遺“破圈”
“藍格瑩瑩的天,紅格艷艷的花,粉嘟嘟的臉蛋蛋羞答答……”3月28日,在綏德縣遠竹中學,綏德縣級陜北民歌傳承人朱海娥正在給初一年級的學生教唱民歌。30分鐘的時間裏,朱海娥一句一句領唱,還給孩子們講解樂理知識和發聲技巧。
“唱就是説,説也是唱。這首歌曲調歡快,就算不懂樂理知識也能很快學會。”朱海娥告訴記者,“歌詞用的是方言,基本上聽一遍就能跟著哼唱了。”
這是綏德縣推動非遺進校園的一個縮影。“我們每年都會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進鄉村等活動,反響特別好。”綏德縣文化館副館長閆慧説,“我們希望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種子,讓非遺項目煥發新的生命力!”
讓非遺走進大眾視野、融入群眾生活,就是最好的保護和傳承。
為此,綏德縣積極搭建非遺保護傳承平臺,建成省級非遺項目生産性保護示範單位1個、省級非遺項目傳承單位3個、省級非遺工坊4個、非遺傳習所(基地)12個,並常年開展非遺傳承實踐、展覽展示和互動體驗等活動,讓非遺深入群眾、融入生活。
“我們縣在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的品質和數量上在陜北佔絕對優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我們責無旁貸。”綏德縣文化館館長雒勝軍説。
目前,綏德縣有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10大類89項。其中,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3項,傳承人5名;省級非遺名錄11項,傳承人15名;市級非遺名錄23項,傳承人61名。
立足豐富的非遺資源,綏德縣實施“匠心傳承計劃”,每年舉辦秧歌、剪紙、嗩吶等技藝提升培訓班,常態化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不斷壯大傳承人隊伍,提高技藝水準。
不僅如此,一項更為宏大的“寶貝計劃”正在綏德悄然落地。
近年來,綏德縣不斷探索推進“非遺+”産業發展,通過農業、旅遊、文化演出等産業與非遺項目的結合,大力構建産業發展新格局,組織開展“我在綏德過大年”“中國綏德國際石雕藝術節”“非遺年會”等多種形式的系列宣傳展示活動,以節造勢、以勢促遊、以遊招商、以商興市,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縣域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拓寬綏德非遺産業發展渠道,先後打造了鮑武文石雕、武燕剪紙、“郝字號”等非遺品牌,推進非遺資源優勢向非遺産業優勢轉變。
從非遺技藝到非遺産業,從精神財富到物質財富,綏德“寶貝計劃”正搭建起連接非遺與大眾、非遺産品與消費者的重要橋梁。
嗩吶聲聲,鑼鼓陣陣。春日的陜北大地生機勃勃,高亢的信天遊穿過圪梁梁,格外綿遠悠長。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綏德縣非遺陳列館:藝術之鄉的“寶貝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