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榆林:“藏糧于技”促高産

IMG_9597

榆陽區巴拉素村噸糧田春耕現場 陳靜仁 攝

4月24日,走進巴拉素鎮巴拉素村的田地間,多臺播種機和翻地機正在歡快地來回“馳騁”,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場景。村民趙子亮和大家圍在一旁觀看,並不時向榆陽區農技人員請教玉米種植技術。

趙子亮承包160多畝土地,過去一直採用傳統種植方式,當前正值春耕時節,各項化肥種子補貼均已到位,他的計劃也躍然紙上。“聽村裏人説農業部門推廣的這個玉米增密度技術可以提高玉米産量,所以專門過來學習。”趙子亮説。

IMG_9601

綏德崔家灣鎮種植紅薯場景。  王帥 攝

種植技術之所以廣受農民歡迎,源自其“藏糧于技”後的促高産——早在2021年,巴拉素鎮就開始全面推廣玉米增密度種植,種植後産量喜人,平均畝産增加300斤左右。去年,每畝播種量更是從以前的3800-4200株提升到5500株,平均畝産量增加至2160斤。

“藏糧于技”後的高産,讓巴拉素村堅定了推進玉米增密度提單産“噸糧村”建設的決心——今年,該村計劃整村推進3500畝玉米增密度種植,播種行距30cm×70cm、株距20cm,每畝播種量6200株,最終保苗6000株,創建市級千畝噸糧田示範基地。目前,巴拉素村田間的打糞、翻地、旋耕和播種工作已接近尾聲,預計5月份全部完成播種。

巴拉素村黨支部書記趙格平對此同樣信心十足。“通過前兩年的推廣,村民都非常認可這個技術,今年有農技人員的全程技術支援,我們有信心畝産能夠達到1100公斤以上。”趙格平説。

事實上,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就是保障糧食安全。近年來,榆林市持續推進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分區域、分作物制定單産提升技術方案,確保技術支撐有力,良田穩步增收。

IMG_9598

補浪河鄉點石村機械化收割玉米。 賈赟 攝

榆林以糧食生産為主,在全市安排玉米增密度、馬鈴薯標準化、大豆複合種植、雜糧良種推廣和薯麥輪作項目,通過項目帶動,著力提升單産,穩步提升糧食産能。同時,強化技術指導,組織種業、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等專家研究並出臺相關意見,指導不同區域推廣適宜農作物良種,充分發揮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産中的增産增效作用。其中,去年靖邊縣張家畔街道陽光村5000畝集中連片規模化玉米生産基地畝産達到1350.36公斤,創全省"千畝片"最高記錄,居全國第二(僅次於新疆1427.66公斤)。

IMG_9599

靖邊縣海則灘鎮剛收割完的玉米地。 陳治武 攝

今年,榆林市將全面發揮市縣農技推廣體系技術優勢,積極開展不同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篩選出適宜全市推廣應用的優良品種和整合技術。同時,在特色産業優勢區,以穀子、糜子、蕎麥、大豆、綠豆、油料、中藥材為重點,建立相對集中連片標準化生産基地,推動區域主導特色産業規模化、標準化、高效化發展。

IMG_9600

橫山區響水鄉稻田養蟹場景。 丁樹平 攝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榆林將繼續推進大面積單産提升行動,確保150萬畝玉米、100萬畝馬鈴薯、20萬畝雜糧、5萬畝大豆任務落地落實。同時,抓好示範,按照整縣、整鎮、整村推進的思路,建設好12個“噸糧鎮”、19個“噸糧村”,打造好241個“百畝田”、119個“千畝方”和15個“萬畝片”,助推全市糧食總産穩步提升。(通訊員 陳靜仁 劉波 戴榕梓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