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

推動“慕課出海”邁向“2.0”(金臺隨筆)

摘要:跨越國界,“雲端”同窗,正是慕課的魅力。“愛課程”“學堂線上”兩個高校線上教學國際平臺,向全世界大學生和學習者提供了包含14個語種的1000余門線上課程。

“大家好,早上好,下午好。”在博雅塔旁的理科教學樓內,北京大學全球課堂春季學期如期開課,來自中國、亞塞拜然、日本、土耳其等地的青年學生們,隔著螢幕互致問候。循著知識之光而來的各國青年,借助一根根網線、一個個攝像頭,跨越時區、不論膚色,相聚在中國大學的優質課堂。

跨越國界,“雲端”同窗,正是慕課的魅力。“愛課程”“學堂線上”兩個高校線上教學國際平臺,向全世界大學生和學習者提供了包含14個語種的1000余門線上課程;開設340多門次全球融合式課程,推動一批國內外著名大學實現學分互認……自2013年起步以來,我國慕課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目前已上線課程超7.68萬門,註冊用戶達4.54億,不僅服務了國內12.77億人次學習,且通過實施“慕課出海”行動,為世界高等教育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慕課出海”,不僅傳播了知識,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的教育理念,促進了全球文化多元發展。清華大學開啟“擺脫貧困的中國道路”全球公開課,全景式反映中國減貧事業發展成就和世界貢獻;中國美術學院推出“中國畫學·中國人物畫的春秋與寫照”等系列慕課,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中展現東方審美;山西中醫藥大學製作的“針灸學”雙語慕課,入選學堂線上平臺“出海”印尼線上課程清單……豐富多彩的慕課,是讀懂中國的一扇窗。透過這扇窗,越來越多人得以領略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更加真切地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不斷走向世界的中國慕課,以開放的姿態分享數字教育成果,推動了世界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例如,西南交通大學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展課程、教材建設,培養了來自80余個國家的5000多名軌道交通人才,輻射海內外200余所高校、10萬多名線上學習者。又如,南方科技大學幫助柬埔寨、肯亞等13個亞非國家建設智慧教室,當地學生得以接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知識。多平臺共用優質課程,多模式開展教學合作,多渠道深化國際交流,中國已由課程資源引入大國,逐步轉變為優質課程資源輸出大國,為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共用的教育環境貢獻力量。

從資源出海、活動出海,到服務出海、標準出海,中國“慕課出海”正從“1.0”邁向“2.0”。促進慕課資源提質擴容,還需與更多國家的高校和線上教育機構搭建雙向溝通渠道。在深化合作方面,應開設更多全球融合式課程、推出系列全球公開課等國際活動,吸引國內外高校青年學生廣泛參與。此外,還應逐步完善與國外高校的課程共用、學分互認機制,建好高校線上教學國際平臺。開發和推廣適合國際學習者使用的便捷、高效的智慧教學工具,提供更加優質、系統的配套教學服務,才能讓中國慕課更有吸引力。

出海跑出“加速度”,合作擴大“朋友圈”。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期間,世界數字教育聯盟成立,目前已有來自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的104家機構加入;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版上線,為全球學習者提供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的學習支撐。教育塑造未來,慕課正打開教育的更多可能。推動更多“中國課”走向世界、享譽全球,任重道遠、未來可期。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推動“慕課出海”邁向“2.0”(金臺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