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非遺”文化為稅宣月添“彩”
近年來,陜西省大力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使非遺文化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魅力和光彩。為了充分發揮“非遺”這個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努力提升稅收宣傳的吸引力和覆蓋面,陜西省各級稅務部門在今年的稅收宣傳月活動中,主動借力“非遺”文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稅收宣傳活動,讓非遺傳統文化與稅收宣傳擦出多彩的“火花”,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
“好多平日裏不理解的政策聽你們這麼一解釋,馬上就清楚了。這副‘稅助發展向新而進’是我昨天剛剪的,謝謝稅務部門的幫助,也希望在稅收的作用下我們國家的經濟越來越好。”4月12日,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安塞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余澤玲,在收下稅務幹部送來的“六稅兩費”減半徵收優惠政策大禮包後,也高興地送上了自己親自創作的作品。
安塞剪紙是流行于陜西省安塞縣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它風格淳厚凝煉,線條粗獷明快,寓意單純質樸,具有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是國家級和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別具特色的民俗風情,使得陜西這片沃土孕育出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據統計,目前陜西共擁有包括安塞剪紙在內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1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766項。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是陜西人民的驕傲,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真可愛!”“好喜慶!”在寶雞市鳳翔區六營村鳳翔泥塑傳習所,當鳳翔泥塑代表性傳承人、首批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胡新明手捧國潮卡通人物“稅小寶”一齣現,前來研學的鳳翔區儒林小學的同學們立馬圍攏過來,遊客和村民們則拿出手機拍照,不停地嘖嘖稱讚。
據了解,産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鳳翔泥塑,是中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之一,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鳳翔泥塑胡氏第六代傳人,胡新明獲得過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聯合國世界傑出手工藝徽章等多個榮譽,其作品“平安馬”“富貴羊”“福壽豬”三上國家名片生肖郵票主圖,“鳳尾雞”“旺旺狗”兩上央視春晚。
“‘稅小寶’是我和兒子一起設計製作的。”胡新明説,這些年稅收積極助力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對鳳翔的非遺文化特別是泥塑産業發展幫助很大,“為表達感謝之情,我們就創作了‘稅小寶’,運用萌寵化的創意表達,展現了稅務工作者可愛可親的形象。”
“只要你我呦吼依法納稅噢哎哎咳呀,強國富民有你有呦吼我哎咳呀......”在榆林市清澗縣南坪鬧市區,一個小小的舞臺被圍的水泄不通,表演者是深受當地人喜愛、國家級非遺項目陜北道情傳承人白明理。清澗道情歷史悠久,表現力強,是陜北地區優秀的民間曲藝。
幾天前,接到當地稅務部門的邀約後,白明理認真了解了稅收工作情況。剛聽完這些年的稅惠政策和實施效果介紹,這位80多歲的老藝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欣然答應並主動提出要親自填詞一首“稅務道情”,“讓大家通過這種表演形式對稅收有更加準確的認識,這是我的榮幸,期待以後能有機會多唱幾首‘稅務道情’。”
秦腔,是陜西人的鄉愁,也陜西的文化名片,聽秦腔是“老陜”茶余飯後最重要的一種文化享受。寶雞是秦腔的發源地,長久以來,這裡弦歌不輟,收穫了一幫忘情于中的戲迷,今年春節期間,有8000余人進入寶雞秦腔博物館“觸摸”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不久前,寶雞市稅務部門“稅宣”小分隊走進寶雞秦腔博物館,向前來參觀的群眾發放了政策宣傳手冊,詳細講解了社保費、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等相關稅收政策,幫助群眾熟悉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等具體操作流程,讓盪氣迴腸的秦腔戲曲與稅法宣傳擦出多彩的“火花”。
“今天真的是收穫滿滿,既現場感受了秦腔秦韻的魅力,又學會了醫保繳納、個稅匯算申報等稅收知識。”前來參觀學習的秦腔票友李子昂説道。
一個饅頭能有多少種做法?在陜西,饅頭因花式各樣,故命名為花饃。花饃講究很多,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祭奠祖先、老人過壽、小孩滿月等等都有相對應的具有不同意義和用途的花饃,是我國民間藝術的奇葩。
近日,商洛市商州區稅務局來到花饃製作技藝傳承人趙娜的工作室進行稅收政策宣傳,並輔導電子稅務局和個稅APP的操作。
“人們常説民以食為天,國以稅為本,稅收説到底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來,我們不如一起做個有關稅收的花饃吧!”趙娜熱情地邀請稅務幹部共同創作稅收主題的花饃作品,她一邊講解著做饃技巧一邊説道,“這些年國家還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同行的姐妹們都説有了稅收支援,要更加在産品創新上加把勁,把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稅和政,兩頭牽,服務民生萬家安;聚發展,助創新,陜西稅務衝在先......”陜西華陰老腔聲腔剛直高亢、氣魄磅薄豪邁,今年稅收宣傳月,這個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又“吼”了起來,由華陰市稅務局組織製作的《老腔話稅收説發展》視頻在電視臺、廣場等平臺一經播出,就廣受關注並在當地掀起了有關“稅助發展向新而進”的討論熱潮。
“看到大家關注這個作品和創新發展,我心情十分激動。藝術需要創新,經濟更是如此。藝術創新能給更多老百姓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而在稅收的助力下,經濟的創新和飛越則能使國家更富強、人民更幸福。”老腔傳承人、主唱兼月琴手張喜民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八百里秦川,風光無限。陜西歷史璀璨,非遺文化積澱深厚而豐富。陜西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緊緊抓住這一機會,持續推出一批與非遺融合度深,群眾聽得懂、喜歡看的稅收宣傳作品,借助非遺力量擴大稅收宣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為發揮拓展提升稅收職能作用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來源:陜西稅務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陜西:“非遺”文化為稅宣月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