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漂洋過海的崑曲之音

崑曲,是我國第一批口述型非物質文化遺産,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尤梅俊是新中國成立後江蘇省第一批學習崑曲的學生,在退休後致力於傳承崑曲文化。他把這朵“蘭花”帶到澳大利亞,與一群愛好崑曲的年輕人成立了布裏斯班崑曲社,讓崑曲在大洋彼岸生根發芽。

一生崑曲緣

尤梅俊今年已經83歲高齡,但他仍清楚地記得60多年前踏入崑曲大門的情形。1956年,一齣《十五貫》唱遍大江南北,使崑曲事業受到國家關注。作為崑曲發源地,江蘇決定建立專門教授崑曲的學校,又在江蘇的中小學校發掘學習崑曲的好苗子。

尤梅俊小學時擔任少年之家合唱隊的領唱,因良好的嗓音條件被戲曲學院破格錄取。他生於書香世家,父母都是教師。尤梅俊回憶説:“當時我的父母不同意我學崑曲。我的老師勸了許久,母親先松了口,最後父親也同意了。”

進入學校後,他先學習了兩年基本功,然後才專門學習演唱巾生。崑曲有“生、旦、凈、末、醜”五大行當,其中的“生”又稱“巾生”,扮演青年男性角色。尤梅俊學戲的時候,被老師要求一遍遍地唱,直到完全掌握要領。

遺憾的是,離開戲曲學院後,尤梅俊沒有從事戲曲藝術工作,而是入職中國空分公司。直到60歲退休後,尤老先生才重回闊別已久的崑曲界。2001年5月,蘇州崑曲傳習所所長顧篤璜邀請他到傳習所工作。他在顧篤璜面前唱了一段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被顧老先生稱讚道:“他唱的巾生是巾生。”

尤梅俊解釋這句讚賞:“崑曲中巾生標準的唱法叫‘龍虎音’,要求聲調有大有小,中間變換沒有棱角,這個是很難練的。”

尤老先生有著深厚的崑曲底蘊和豐富的崑曲知識。他介紹崑曲講究標準,一個曲牌是一段唱詞,中間還有唸白和舞蹈,要求表演者一氣呵成地完成一個片段。崑曲的發音叫“中州韻”,同樣講究頗多。“崑曲裏的門道我可以説上兩天。”老先生謙遜地説,“崑曲博大精深,像我們這般水準的人是學不透的。”

如今尤梅俊隨女兒一同定居在布裏斯班,也把崑曲傳承事業帶到海外。他説:“我的老師希望崑曲能一代接一代傳下去。我的父親也説,人的一生很短暫,最好要為後人留下一點東西。我要把我所學的崑曲都留給後人。”

澳大利亞首個崑曲社

重回崑曲界後,尤梅俊除了在傳習所和崑曲進修班教授崑曲外,還創辦曲社培養業餘崑曲愛好者。他在蘇州創辦了優蘭崑曲社,又在澳大利亞創辦布裏斯班崑曲社。崑曲蘊含豐富歷史文化,但也因此抬高了觀賞門檻。尤梅俊説:“一個劇種要是沒有了觀眾,這個劇種就不復存在了。我創辦曲社就是要培養懂崑曲的觀眾。”

因女兒定居澳大利亞,幾年前每到七八月份,尤梅俊都會到澳大利亞探望女兒。當地一群喜愛崑曲的大學生,聽聞他的故事之後,登門拜訪向他討教崑曲。一開始,閒來無事的尤梅俊便和幾個好學的年輕人在家裏聊聊天,拍拍曲,偶爾唱幾段。前來拜訪的學生越來越多,甚至附近的鄰居也跟著學起來。

美好的時光悄然過去,尤梅俊離開布裏斯班時,學生們很不捨,而尤梅俊也想把崑曲帶到海外。雙方一拍即合,在2017年成立布裏斯班崑曲社,這是在澳大利亞成立的第一個崑曲社。尤梅俊在中國時,曲社裏有崑曲基礎的成員就帶領其他人跟著視頻學崑曲,待尤梅俊回到澳大利亞再糾正錯誤之處。

澳大利亞夏季天氣炎熱,崑曲社通常在尤老師家裏開展活動。當天氣好轉時,成員們轉移到布裏斯班南岸公園練習崑曲,公園裏還有一座孔子像。尤梅俊解釋説:“因為那裏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而且也可以擴大崑曲的影響力。我們不能一直在我家裏閉門造車。”

尤梅俊注意到,在中國教崑曲時,還有南韓人、日本人、英國人等外國學生千里迢迢到蘇州學習崑曲。這些學生雖然不懂中文,但他們會認真地模倣老師的發音,還用自己的語言將音調標注在曲譜上。在澳大利亞,反而都是華人學生來學習崑曲。

隔行如隔山,這句話在崑曲中同樣適用。因為學習崑曲的學生裏女生比男生多,只學過巾生的尤梅俊,為了在澳大利亞更好地教授崑曲,還特意學了花旦的表演方式。在一次次演出過程中他摸清了花旦的表演程式。尤梅俊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我一定要把‘旦’的表演做好,不能誤人子弟。”

雙向奔赴傳承崑曲

在尤梅俊身體力行傳播崑曲的同時,他的學生們也積極參與其中。這些學生同樣喜愛著崑曲,為崑曲傳承盡心盡力。

小波是崑曲社的社長。入社後,她先是學習表演《牡丹亭·遊園驚夢》中的旦角,之後又學習了《山桃紅》等巾生唱的曲子。小波説:“崑曲的腔確實要比其他的戲曲難學,但只要你學會了一首,其他的曲子你就能觸類旁通了。我很喜歡這種有韻味的教學。”

崑曲社成員丁悅是蘇州人,小時候就夢想著學習崑曲。剛進入崑曲社時,她一字一句跟著尤梅俊學習崑曲演唱,學會的第一首曲子是《牡丹亭·遊園驚夢》中的《綿搭絮》。“崑曲入門並沒有這麼簡單,可能你學了一節課之後,一齣門就都忘了。”丁悅説道,“身在澳大利亞,崑曲寄託了我對家鄉的思念。”

為了更好地宣傳崑曲,崑曲社在國內外社交媒體創建“布裏斯班崑曲社”賬號,上傳崑曲社演出照片,或是宣傳日常活動,邀請當地華人體驗崑曲。崑曲社成員既有年輕學生,也有70歲的老人家,都積極參與曲社的活動。

除了網路宣傳,曲社經常在當地大學和社區表演宣傳崑曲,春節、中秋節、端午節、多元文化節等節日都有他們的身影,有時也會被邀請開展崑曲推廣講座。崑曲社的成員也很樂意參加這些活動,尤老師則是崑曲社表演的主力。小波説:“大家願意看尤老師的演出,因為很好看,很專業。”

澳大利亞本地人也喜歡看崑曲。雖然不懂中文,但他們通過崑曲社介紹的英文梗概以及演員的動作眼神便可領會一二。他們也被崑曲華貴的服飾和演員優美的身姿所吸引。丁悅記得有一回演出的時候,即將登臺的演員在樓道練習演唱《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結果發現幾個當地人在樓上圍觀。丁悅笑道:“他們其實很感興趣,但又不敢打招呼。”

尤梅俊認為,崑曲在傳承中不能改變傳統。在教學時,他不僅保持著曾經老師們教授的傳統的崑曲唱腔,也習慣使用工尺譜教學。尤老先生説道:“就像我們蘇州的北寺塔,如果門窗全都換成新的,那還算古跡嗎?所以一定要保留崑曲傳統的根。”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漂洋過海的崑曲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