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涼山:攢勁兒春天裏

山巒蒼蒼,展現無限生機。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這是一個攢足了勁兒的春天。春日裏的涼山州,山野裏各種野花漸次盛開,將春色一層層鋪疊。“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一年有新變化,兩年有新突破,三年有新氣象”,“公路寬又長,連著四面八方”,“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從涼山州西昌市前往美姑縣,再到冕寧縣,沿著公路行進,轉過一個個彎,翻過一座座山,這些標語夾雜在山色裏,描繪出鄉村振興背景下勁頭十足的熱鬧景象。

過上好日子

從涼山州美姑縣牛牛壩鎮碾碾村到該鎮的北辰社區,對於35歲的吉克古洛來説,無疑是經歷了一次生活上的巨大變化。住進了樓房的吉克古洛直言:“和以前相比,居住環境改善太多了。”記者了解到,牛牛壩鎮西榮和北辰社區兩個安置點,是2017年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上萬人因此告別了破舊的土坯房,開啟了有滋有味的“小城生活”。

吉克古洛的客廳裏,傢具、家電齊全,電視櫃上放著一塊由涼山州婦女聯合會授予的小牌匾,上面寫著“銀線繡娘”。彝族服飾多姿多彩,有近百種,吉克古洛有著“飛針引線”的好手藝。“如果手巧的話,訂單也會多。”吉克古洛説,她已經不再種植馬鈴薯和玉米,如今靠做彝族服飾刺繡增加家庭收入。她的丈夫在碾碾村做護林員,也有一份收入。

易地扶貧搬遷,有效解決了交通閉塞造成的就學、求醫、發展等方面的諸多困擾。生産、生活條件改善了,也阻斷了代際貧困傳遞。近年來,各地統籌推進鞏固拓展搬遷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搬遷群眾住上好房子的同時,快步過上好日子。

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彝繡工作坊等。“繡制一件彝族服飾,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售價大概為2800元。”吉克古洛説,她以前就會一點刺繡,搬來北辰社區後,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培訓,刺繡手藝更好了。除了吉克古洛這樣的繡娘,社區中還有不少人進了製鞋廠務工。

點擊“我的醫生”

近日,吉克古洛感到右上腹隱隱作痛。鄉村醫生吉克金沙敲響了她家的門,這次登門除了關心吉克古洛的身體狀況,也是為了幫她熟悉一下手機應用小程式。“你看,進入‘遠端診療’板塊,點擊‘我的醫生’,就能看到我的名字,在這兒可以與我線上交流。”吉克金沙手把手地指導著。

吉克金沙手指點一點,又通過自己的手機端,為吉克古洛預約好了鄉鎮衛生院的彩超檢查。吉克古洛一臉新鮮地説:“這很方便,以後也會繼續使用這些功能。”

像吉克古洛這樣的青年人,很快就接受了遠端診療等新鮮事物。該遠端診療體系,以美姑縣人民醫院為中心,向上與涼山州第二人民醫院連接,向下輻射全縣18個鄉鎮衛生院。如今,遠端診療實現了“鄉鄉通”,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美姑縣人民醫院院長陳忠表示,資訊化是促進分級診療的一把鑰匙。對於鄉村居民來説,依靠遠端診療系統,在家中就能向家庭醫生問診、預約檢查;若是鄉鎮衛生院的醫生遇到難題,還能通過系統,實現與上級醫生“一鍵”面對面,並在必要時打開轉診綠色通道。

從西昌市前往冕寧縣的路上,山巒間的高架已有了雛形,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將為大山打開更寬的出口。為了讓患者在縣域內就能治好病,縣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升級就要和修路“賽跑”,以降低患者的外流率。陳忠説,醫院正在修建的新大樓會在年底投入使用,

“如果有合適的場地,我們就可以修建用來緊急救援的停機坪。這對於重巒疊嶂的美姑縣是很有價值的。”陳忠認為,儘管現階段條件不足,但空中醫療救援未來可期。

搞完衛生在群裏“打卡”

汽車駛入美姑縣牛牛壩鎮的阿波覺村,映入眼簾的是壯觀的大棚種植基地。

這些年,牛牛壩鎮在推動中醫藥産業發展方面,積極招商引資,成功引進了鐵皮石斛種植項目,為阿波覺村村民帶來了新的收入增長點。

在阿波覺村,60歲的海來果果搬了條長板凳,在屋外曬太陽。她指著不遠處一間小房子説:“去年,每戶人家都有了這樣的獨立衛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村裏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衛生環境更是發生了大改變。村民委員會還組織建立了微信群,村民們每天搞好家裏衛生後,會拍照發到群裏“打卡”,這已經成為村民的生活習慣。來到海來果果家中,記者看到,院落裏沒有堆積雜物,廚房裏的鍋碗瓢盆全都擺放得整整齊齊。

撤村並鎮成為農村建設發展的一種趨勢,在冕寧縣高陽街道,“廟高山村衛生站”已經更名為“大石板社區第二衛生服務站”。鄉村醫生喬聯澤説,這些年鄉村醫療條件改善了,可以説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是在自家土坯房裏開診所,現在有了診斷室、治療室、藥房三室分開的服務站;以前,藥物缺乏,有時要上山採藥,現在藥品充足,工作中更重視健康管理。”喬聯澤説,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他每年都要學習,尤其推崇中醫適宜技術。

消毒以後才能進大棚

正午,高陽街道金葉社區,太陽火辣。52歲的王德斌用鐵鍬翻著肥料,以促進發酵。

王德斌説,每年過了春節,他就要開始忙活了。十幾年前,家裏種植玉米和蕎麥,常常餓肚子;現在,利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經濟作物,再以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輪作的方式,向土地要效益,每年能有三四萬元的凈利潤,生活品質大大改善。處理完肥料,王德斌還要抽空去大棚看看正在培育的青苗,這些可是他心頭的“寶貝疙瘩”。

進入育苗大棚區,要經過不少環節。石灰粉上鋪了稻稈,先要踩兩腳,為鞋子消好毒,以防止攜帶污染土壤的病原菌。用肥皂洗過手,再經過一次消毒工序,就可以推開小柵欄了。

在熱氣滾滾的大棚區域,金葉社區居民余自英正將大棚中的一盤盤青苗搬出來。隨後,她坐在小板凳上,一邊擦著汗一邊修剪葉片。

看過培育良好的青苗,王德斌寬了心,回到自家小院。院裏有兩輛摩托車、一輛小轎車。王德斌笑著介紹:“一輛摩托已經騎壞了,小轎車是兒子買的。”

余自英每天清晨出門,太陽快下山了才歸。她説:“辛苦是辛苦,但是有盼頭。”

來源:健康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涼山:攢勁兒春天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