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賞秦州非遺裏的技藝之美
天水古琴製作技藝傳承人熊尚德正在斫琴。
目前,天水市70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中,有國家級非遺項目8項、省級非遺項目50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天水雕漆技藝,繁工珍材,雍容爛漫,以亮麗的傳統中國色,成為天水民間工藝的典型代表,該技藝的出現和繁盛,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發展壯大。
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天水古琴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浸潤了一代代制琴藝人的心血與希冀。
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生動的藝術凝練,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被譽為“不可多得的藝術佳品”。
豐厚的文化遺産,在不斷地傳承與發展中,擦亮了天水傳統文化的底色,也成為人們領略秦州大地風采的生動韻腳。
古琴製作:匠心傳承 絲韻悠遠
古琴,原名七弦琴,古時又稱瑤琴,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撥奏弦鳴樂器。唐代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記述,“太昊伏羲氏結土為塤,制絲為弦”,這是現存古籍中較早關於樂器製作的記載。
古琴有據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三國時期,琴七弦十三徵的制式演變為定式,並一直延續至今。
羲皇故里天水,歷史悠久,文脈昌盛。在這裡,至今還流傳著伏羲削桐為琴的故事——相傳上古時期,伏羲看見朵朵祥雲托著兩隻大鳥緩緩降落在一棵梧桐樹上,眾鳥繞而齊鳴,呈現出一派祥瑞之象,於是便以此樹製成了一種能夠彈撥出優美之音的樂器——古琴。也許是因著美麗的傳説,流傳至今的天水古琴形制獨特,音質蒼古曠遠。
天水古琴的製作有大小300多道工序,工藝複雜,做工考究,傳承規整。
製作古琴,唯白松、杉木、桐木為上,其中尤以杉木、桐木為佳。天水當地出産製作古琴的重要資源——杉木和生漆,是斫琴的上品材料。
天水城南的天靖山麓清靜悠遠,鬧中取靜的山水新城坐落其間。居住在這裡的熊尚德,生於1948年,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琴製作技藝傳承人、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從他學習古琴製作開始,無論斫琴,還是大漆髹漆、鑿槽、麻布敷琴,都一直沿用古法。
斫琴,是天水古琴製作中一門重要的手工技藝。斫琴技藝靠的是手傳口授,講究師承關係。熊尚德的斫琴師傅是他的父親,而其父的師傅許沛倉,也是老天水城裏非常受歡迎的斫琴師。
琴斫好後,就要刮灰胎。一張上好的古琴,一般要刮四遍灰胎。古琴的音色講究中庸,如果灰胎太厚,聲音難以發出,太薄,聲音又會過大,方寸之間的掌握全在於經驗。
灰胎與生漆是一對孿生兄弟,相互作用,相互黏合。經過漫長等待,灰胎完全乾燥後,就可以用大漆漆面了。琴行有句老話:“非大漆者不為古琴。”為了讓古琴琴面更具美感,熊尚德與原天水雕漆廠的高級技師陳興茂合作,將雕漆工藝裏的髹漆技藝運用到古琴製作上。經過髹漆的古琴漆面,更加溫潤、透亮。
漆面乾燥後,一般的斫琴師會用細砂紙進行打磨,按天水古琴的製作之法,打磨時要調和好植物油和幹白粉,然後反覆擦拭,直至漆面光潔如鏡。
古琴槽腹的鑿制,因人而異。這道工序看似簡單,但只有做到精準到位,才能保證琴的品質。上好的古琴不用木板黏接,而是由整塊木頭挖鑿而成。槽腹的薄厚處理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音色是否渾厚悠遠。琴底一般有兩個音槽,大的叫龍池,小的叫鳳沼。此外,琴面上還鑲有用於架設琴弦的硬木,叫“岳山”。寓意“有山有水有龍有鳳”,象徵著天地萬物。
在琴面上包裹一層麻布,在傳統工藝裏叫“披麻”,可以使古琴日久經年不易開裂,同時也會讓琴音變得內斂和含蓄。隨後,底板與面板之間要進行黏合,這道工序叫合琴。黏合之後的面板和底板,要用麻繩捆綁起來。這種方法看似古樸,卻能夠使琴板在長時間內不易變形。
在熊尚德看來,只有把傳統文化、古老技巧融入現代生活,悠遠的古琴才能找到更多知音。於是,他對古琴製作傳統進行改良,解決了古琴挂弦落後、雁足栓弦繁瑣等痼疾。據介紹,將琴長定為三尺六寸五,是代表一年有365天;十三個徵,代表的是十二個月再加上一個閏月;琴尾寬四寸,表示四季。如今,在各種古琴式樣中,曾獲甘肅省工藝美術一等獎的伏羲式古琴最受歡迎,這既是一種對人文始祖的緬懷,也是向古法工藝的致敬。
玲瓏剔透,溫潤光潔。面對穿越時光的古琴,人們無不驚嘆于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手撫琴弦,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那幽深空靈的琴音仿佛劃破時空長河直抵心胸。
雕漆技藝:繁工珍材 華美溢彩
天水雕漆,技藝獨特,流金溢彩,享譽日久。
1986年,離麥積山不遠的放馬灘漢墓中出土了漆耳杯、盤、樽等11件漆器。這些漆器大多外髹紅漆,內沿描繪著黑色雙線的紋飾。與此相似的是,同一時期的清水、秦安等地也相繼在墓葬中發掘出和俗世生活相關的各類漆器。這些古樸的漆器,共同見證了天水漆器歷史之久遠。
《詩經·秦風》記述,“阪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鼓瑟。”阪,為隴阪之地,在今天的大關山。若干年後,流寓秦州的杜甫在靠近隴山的東柯谷也寫下了“近聞西枝西,有谷杉黍稠”的詩句。著名民族史學家馬霄石在《甘肅漆藝之光輝》一文中寫道,“天水、臨洮是現在甘肅漆藝的總匯”。
1916年是天水雕漆史上一個有著重要意義的年份。這一年,天水第一家雕漆生産工廠——隴南工藝廠正式成立,後來改名為隴南第一民生廠,廠裏的漆藝技師是從西安聘請來的汪基成、汪俊傑。汪氏二人只會髹漆而不善畫工,為此又請當地書畫名流張拱辰、趙仰岷等參與設計,以拓寬漆藝的表達內容和形式。由此,梅蘭竹菊、祥獸瑞鳥等中國傳統繪畫題材,與雕漆工藝融合在了一起。一時間,盤、奩、盒、碗、筆等生活用具廣泛開發。相生相伴的是,竹胎、木胎、皮胎、藤胎等新工藝次第出現。當時的髹涂方式,還借鑒了臨洮紅油描金工藝,增加了油飾和罩漆的工序。這樣的漆器,時尚而流變,艷麗而光亮,且有了濃厚的浮雕感。《天水史話》記載,當時僅在天水中城的山貨市場上,經營漆器的商鋪就有十多家,以皮胎漆箱為代表的雕漆産品,遠銷蘭州、西安、漢中等地。丹青妙趣,化為精美飾品,一時間天水雕漆,盛名遠揚。
溯源而上,天水漆器的出現和繁盛,與周邊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天水地處秦嶺山脈西端,這裡氣候溫潤、植被茂密,是我國漆樹比較集中的地方,所産之漆,質地醇厚,被專家稱為“甲于全國之第一等漆質”。這種漆,叫生漆,也叫大漆,能夠很好地保護竹木器物。
雕漆老藝人孫興茂一生與雕漆為伴,在他的記憶中,第一次見到的古漆器是1975年從麥積區甘泉鎮出土的兩隻宋碗,外黑,黑得黝然,裏紅,紅得燦然。這是天水傳統雕漆的真正底色,精緻而有內涵。
在隴南工藝廠的帶動下,協濟工藝廠、蓮葉公司相繼創辦。一大批新老藝人推陳出新,將各種姊妹藝術嫁接到漆藝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雕填這門日後成為天水雕漆最具代表性工藝的技藝,是由四川、陜西傳入天水。雕填技藝,要求一鏟三色。所謂色,是用刻刀勾出陰線紋理後填以金粉。所謂鏟,就是牛角鏟,一鏟一鏟刮進紋理。比起單純的填漆來説,這種技法能讓整個畫面更加華美、飽滿和流暢。難怪當時業內人士用“繁工珍材”來形容天水雕漆。繁工,説的是工藝複雜,工序繁多,大多産品須經過木工、漆工、配石、石刻、鑲嵌、粘貼、描金等上百道工序。珍材,説的是裝飾材質全為珍貴的純天然材料,如桃紅松、椴木作胎,以優質天然漆為塗料,以壽山石、青田石、瑪瑙、珍珠等為裝飾材料,而且還要鑲金、貼銀,極盡爛漫。
天水雕漆,在歷經了這種自主創業、自我發展的積澱後,産業發展日漸壯大,小到手杖、茶盤、煙具、小圓桌、小凳、挂盤,大到花瓶、茶几、躺椅、沙發、古式書架、傢具、餐桌椅等應有盡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水雕漆業和全國其他手工行業一樣,先是成立了雕漆生産合作社,後又整合為國營雕漆工藝廠。為了雕漆産品的至善至美,廠裏派人遠赴北京、天津、揚州等地取經、學習更加優良的製作技藝。如是,天水雕漆又增加了彩繪、鑲嵌、胎花、印錦、堆漆、刻灰、戧金、便涂、平螺鈿、研磨彩繪等至今仍在使用並煥發了無盡光彩的裝飾技法。
天水雕漆漆面顏色除傳統的烏黑色外,還有硃砂紅、翠綠、寶蘭、駝黃等。如今的雕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八仙過海》《楊門女將》等傳統人物造型,也有《松鶴延年》《花好月圓》《錦雞牡丹》等花卉鳥獸,更有《戈壁駝鈴》《牧馬圖》等生活題材。它們栩栩如生,美不勝收,不僅僅是一種實用的器具,更是一種精緻的藝術品。
鴻盛社臉譜:秦風隴韻 妙趣橫生
天水鴻盛社,是被戲曲界譽為“甘肅南路秦腔”的代表戲班之一,尤以獨具特色的秦腔臉譜聞名。
鴻盛社秦腔臉譜凝結了西北人民厚重的性格印跡和當地豐富的文化烙印。在幾代藝人的傳承、積累與創新下,鴻盛社臉譜逐漸形成了古樸大方、粗獷豪放的風格,筆法細膩而不失大氣,色彩絢麗而不顯蕪雜,造型獨特而盡顯雕鏤之美。大開大闔的表演,讓秦腔臉譜所重現的人物性格更為鮮明,給人一種陽剛之美。
粉墨青紅,縱橫于面。濃郁的地域特色和高度的藝術概括,讓鴻盛社臉譜的圖案裝飾性非常突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鴻盛社臉譜逐漸形成了泰山眉臉、象形臉、整臉、碎臉、圈圈子臉、小花臉等眾多特有的譜式。其中,一些譜式還能千變萬化,做到 “一人多譜”“一譜多式”。讓人稱奇的是,臉譜中大量使用粘臉技術,即先用棉花做成各種樣式的鬍鬚和眉毛,以及壽桃、油燈等物件,等演員勾好臉,然後將它們粘在相應的部位,凸顯出一種立體的效果,如《郡仙陣》中的老壽顯、《過沙江》裏的龍王等。此外,鴻盛社臉譜中還有許多獨特的變臉技巧,如吹粉、上膩子、抹油臉、心畫臉等,都可將原有臉譜在瞬間改變。
由於鴻盛社演出範圍主要在天水和隴南兩地,演員、觀眾大多數是當地人,所以鴻盛社臉譜藝術也就烙上當地的民風、民俗和人文印跡。在造型上,常選擇某種物象作為象徵人物的特殊標誌,寄寓一種樸素的願望,比如用八卦圖來表現三國戲曲人物的臉譜。在用色上,鴻盛社秦腔臉譜對比強烈,繁而不雜,艷而不俗,富有民間色彩和文化意味。如紅色代表吉慶、忠義、耿直,用於關羽、黃飛虎、姜維等凈角人物;白色代表專橫,用於曹操、嚴嵩、賈似道等凈角人物。
米新洪是譽滿西北的秦腔花臉藝術家。他塑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花臉舞臺人物形象,他的花臉臉譜,繼承、借鑒、吸收鴻盛社傳統,改線勾為塊涂,使人物臉譜豐滿而富有變化,創造了天水秦腔臉譜的新風貌。如《五台會兄》中的楊延昭臉譜,他參照川劇,在黑色上增以粗白線條和黃色色調,額上加一紅色圓圈,讓戲曲人物既潔凈、凝重,又富有禪意。再如張飛、李逵的臉譜,改細線條為大塊顏色,既簡練、美觀,又莊重、大方。還有包公的臉譜,在黑色勾畫中,加入紅色,棉球輕擦後,便黑中透紅,紅中見黑,更加彰顯了人物威嚴的神態。
王貴林是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的第四代傳人。1993年,他和天水鴻盛社第三代傳人李映東的外孫女喜結良緣。李映東,秦州區人,成長在鴻盛社梨園世家。由他傳承和創新的鴻盛社秦腔臉譜達數百幅,其中趙公明、三教主、方臘、項羽等百餘幅臉譜,粗獷大方、用色講究、譜式分明,極具地方特色。李映東將自己的臉譜繪畫之技傳授于王貴林。王貴林深刻體味並努力把握鴻盛社臉譜的勾畫精髓。在他看來,臉譜主要是表達人物性情,用筆須大氣而不粗糙,才能傳神;用色須純正而不艷俗,才能鮮明。
2006年10月,天水鴻盛社臉譜研究中心成立。2008年,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入列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了讓鴻盛社秦腔臉譜為人們所熟知,王貴林還製作了紙制、泥塑工藝臉譜,如蟹殼臉譜、葫蘆臉譜、扇面臉譜等,這些臉譜精緻美觀,立體感強,裝飾性強。
經過傳承和創新,天水鴻盛社秦腔臉譜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它就像一枚戲曲藝術的“活化石”,為研究秦腔臉譜藝術的演變提供了充沛的原始資料,也成為天水歷史文化傳承的鮮活載體之一。(本版圖片均由天水市融媒體中心提供)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共賞秦州非遺裏的技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