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

福建廈門同安: 打好“僑”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日時節一個週末,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五顯鎮竹壩華僑農場遊客集散中心裏,車輛井然有序地停放在中心廣場周圍,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到這裡踏青遊玩。

廈門同安是著名僑鄉,海外華僑華人有20多萬人,分佈于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區歸僑、僑眷達5萬多人。竹壩華僑農場創辦于20世紀60年代,從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8個國家歸來的5000多名歸僑僑眷定居於此。

在竹壩歸僑史跡館內,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一個個舊影像片段,反映了歸僑在同安竹壩落地生根、融合發展的故事。講解員曾巧梅説,當年的農場樹木稀少,只有一片紅土坡。歸僑來到這裡後,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種下了1100畝果樹,開墾並耕種了2700多畝農田。

經過數十年建設,農場面積達7.84平方公里,如今是廈門市鄉村振興戰略市級試點村。“這裡已是集研學實踐、南洋風情、頤養度假、休閒農業及生態康養等為一體的特色文旅體驗區。”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許春梅説。

在歸僑史跡館,許多遊客爭相觀賞、拍照,一些家長還帶著孩子用筆記錄下來。“沒想到竹壩風情園內還有個歸僑史跡館,讓我了解到歸僑的生動歷史。”廣東遊客陳振田説。

為了更好地講述“僑”故事,當地還舉辦文化節。此前,由廈門市僑聯主辦的“僑家樂·福建省華僑美食風情文化節”在竹壩啟動。活動中,既有服裝體驗、迎賓花環祝福等元素組成的南洋風情演出,又有同安傳統民俗文化車鼓弄、拍胸舞等非遺文化展演,還有錫雕、漆線雕、珠光青瓷等同安非遺項目展示。同安區僑聯主席林一亭説,通過舉辦文化節,來竹壩遊玩的遊客大幅增加,僑鄉居民得到實惠,凝聚了僑心僑力。

當地還邀請藝術家入駐,將“閩韻”與“僑味”結合。“我們希望打造國際藝術駐留空間,把藝術、美食與生活融合起來。”同安竹壩國際藝術生活社區負責人、圖南美術館館長方惠紅介紹,目前已引入首批16位藝術家,並完成包括駐地藝術家空間、圖南美術館在內的第一期修繕項目。

布藝布偶設計師潘小娟作為入駐藝術家之一,在竹壩已生活兩個多月,這裡的東南亞風情文化為她帶來不少靈感。“今年是龍年,我以閩南的文化符號風獅爺和中國的傳統文化龍的形象,做了一個系列創作。”她説。

臨近晌午,不少市民和遊客穿行在美食市集,品嘗黃姜飯、咖喱雞、肉骨茶、芭蕉粽等南洋特色美食。

竹壩華僑農場僑安社區還自發組織起老人舞蹈隊、青少年節令鼓隊、少兒舞蹈隊,不僅為遊客獻藝,還多次代表竹壩到各地華僑農場演出交流。

從昔日人煙稀少,到如今的南洋風情旅遊度假區,竹壩的新面貌凝聚著歸僑的奮鬥史、創業史。林一亭説,同安區僑聯將繼續依託僑特色文化和資源優勢,打造匯集南洋風情美食、異域民俗文化的休閒度假旅遊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福建廈門同安: 打好“僑”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