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數

在海量應用場景中“拔節生長”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暨2023中國人工智慧産業年會在蘇州舉行,展示了我國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沿。

一大批新突破、新技術、新應用,正在海量應用場景中“拔節生長”,昭示出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的廣闊空間。

“算力+數據+模型”形成的

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已經到來

從大模型與通用人工智慧,到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慧……年會上,通過展望人工智慧未來趨勢,與會專家共同探究如何推動人工智慧前沿技術與産業生態協同發展。

何謂大模型?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介紹,大模型是指參數規模在10億以上、由大規模參數構建起來的神經網路模型,在人工智慧內容生成方面能夠完成過去只有人才能創造完成的任務。

大模型的背後是大算力。獲得“吳文俊人工智慧最高成就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表示,“算力+數據+模型”形成的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已經到來。我們提出“中國算力網”研究計劃,就是希望讓用戶像用電一樣使用算力,推動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再進一步。

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新興戰略性技術,是驅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2024年我國首次將‘人工智慧+’行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誌著人工智慧已成為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黨委書記趙春江説。

三條技術路線推動人工智慧從弱到強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慧核心産業規模已達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400家。隨著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將為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奠定堅實基礎。

鄭慶華介紹,人工智慧從弱到強主要有三個標誌,一是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或者回答問題的水準接近人類,甚至在部分領域超越人類;二是能夠支援多種媒體,包括文本、圖片、視頻的生成;三是能夠支援不同場景,可以泛化到其他專業領域。

“我們認為有三條技術路線推動人工智慧從弱到強。”鄭慶華表示,第一是依託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強演算法來推動,第二是採用“神經+符號”協同的方式,第三是打造人腦記憶啟發的機器記憶智慧模型。

“總體上看,首先解決計算智慧,然後解決感知智慧,在這個基礎上進而實現認知智慧。”鄭慶華説。

“今年,通用人工智慧與其他前沿領域的融合創新有望發揮關鍵作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秘書長余有成告訴記者,我國人工智慧已廣泛賦能到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能源等19個應用領域。通過加強人工智慧産業科技創新,將逐步輻射一大批面向未來的行業應用落地。

加快推進人工智慧場景創新和高水準應用

專家指出,海量的應用場景、超大的市場規模、龐大的人才隊伍,是我國發展人工智慧的先天優勢。但相比世界頂尖水準,我國人工智慧技術仍存在應用場景系統設計不足、重大場景開放程度不高、場景創新生態不完善等問題,在基礎性技術等方面還處於弱勢。

為加速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攻關,著力解決人工智慧重大應用和産業化等問題,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與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4月13日正式啟動第二屆全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創新挑戰賽。

“只有面向地方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推動通用人工智慧與未來産業、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人工智慧場景創新和高水準應用,才能打造全方位、多場景、高頻次的應用解決方案。”趙春江説。

2024年,人工智慧産業發展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風向標。有分析機構預測,我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接近8000億元。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孫富春表示,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應強化整體設計和前瞻部署,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健全安全治理體系,開拓人工智慧新領域新賽道,構建支撐未來産業發展的創新生態,促進技術與産業更快更好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在海量應用場景中“拔節生長”)